“本色”院士——我国著名模具钢专家崔坤(图)
2005年3月2日 08:32 汉王
(记者曲凌云))在华中科技大学南楼一楼,记者推开铁门,看到一位身材矮胖、干练的老人,头发花白,身高约1.65米,一身老旧的衣服。会议室。 “崔院士在哪个办公室?”
“我是。”
很难看出,眼前这位平凡的老人就是我国著名模具钢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崔坤。
据说,为了接受采访,他特地穿上了一件他只在会见“贵客”时才穿的深色格子衬衫。 这件衣服是夫妻俩四五年前花了200多元买的。 崔坤平时不穿,但现在看来款式有点过时了。
自从当选院士以来,崔坤的生活并不平静。 一开始,前来参观的人很多,他们无法拒绝。 为了避免接受礼物,他在家中通常不接待访客,他的办公室成了他会见访客的地方。
他今年80岁了,他的妻子也77岁了。 他们生活简单,家务基本都是自己做。 妻子做饭、洗菜、炒菜,他们幸福极了。 他从不向学生寻求家庭事务上的帮助。 “我和学生的关系是学术关系,我不能让学生给你做家务。”
做好自己的事,这是崔坤的原则。
从1963年开始,他带领教研室老师从无到有,建设了冶炼、盐炉、热处理等实验室。 为了控制温度,崔某曾坐在一个温度超过1200摄氏度的炉子旁边,用手指按下温控开关,盯着仪表(温差不得超过3至5摄氏度) 。 他工作了几天几夜。 有一次,武汉下了一场大雨,一楼的实验室被淹了。 他第一个跳进水里把水沥干。 在场的工人非常感动,亲切地称他为“我们工人的教授”。
1981年,崔坤专业被评为我国第一批博士学位授予点。 此后20年间,他共培养硕士生23名、博士生24名。 “我每年要照顾两到三个研究生,感觉时间很紧张。” 当申请的学生多了,他就会交给其他人照顾。 “研究生是创新型人才,必须保质保量。” 崔先生拥有多项科研项目。 多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省部级基金项目8项。
崔坤特别注重研究生的科学道德。 每当他看到学生论文中的图表时,他都会反复询问其来源:“这是你的测试结果吗?如果不是你的,那就必须签别人的名字。”
一位名叫崔的博士生在发表一篇关于他过去的工作的论文时。 崔坤警告他不要这样做,并说:“你这样做是对我不利。”
传
崔坤,材料科学家,1925年出生于山东济南。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为我国模具材料国产化、我国新型钢种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
30年来,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近30项,开发高性能新型模具钢10种,其中6种列入国家推广计划,2种列入国家重点推广计划。国家工具钢标准。 它们广泛应用于许多行业。 数百家工厂已应用,解决了许多生产问题,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 其中含铌基体钢为国内外首创,易切削精密模具钢为国内首创,高韧性易切削塑料模具钢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mjg/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