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分享

华为 Mate 70 系列震撼发布,AI 隔空手势操作或迎重大升级

万众期待的华为Mate 70系列终于亮相。

11月18日,华为正式公布了Mate 70系列的发布时间,并同时开启预售。截至目前,Mate 70系列的预订量已突破228万,而线下,预售当天不少门店都排起了长队。对于这款“史上最强Mate”,经销商早已将其视为提升年终业绩的主力军。

从已经放出的官方资料来看,Mate 70系列在影像、安全、性能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当大的升级,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可能就是AI。在19日发布的AI主题预告片中,华为用抽象的方式预览了Mate70系列可能的升级:主角可以通过握住和松开手来控制所有物体的运动。这或许意味着华为独具代表性的AI空中手势操作将进一步升级。

图片

AI无疑是今年智能手机行业的热门词。随着软硬件基础设施的完善,近两个月的旗舰手机大战中,AI已经被列入各大厂商发布会的置顶PPT中。作为2024年旗舰手机的压轴之作,Mate 70系列能否在AI领域进一步前进,也将是本次新品的主要关注点。

图片

Mate系列的AI基因

ChatGPT爆发后,AI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而智能手机被认为是AI最好的载体之一。它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设备延伸,使用频率高,便于携带。

为此,各大厂商也将“All in AI”作为会议幻灯片上最引人注目的口号。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消费者对智能手机的深度应用,让中国成为AI手机发展迭代的最佳沃土,中国手机厂商也走在了前列。

2023年被视为AI手机元年。各大厂商竞争的核心是大型号参数的水平。然而,这并没有从根本上彻底改变智能手机的体验,反而让AI成为了一个噱头。今年,行业各大厂商都认识到,AI与手机结合的核心不是比拼参数,而是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便利,真正提升工作和生活的效率和幸福指数。

说到AI,华为显然是最难回避的厂商。

早在2017年,华为就推出了被认为是全球首款AI智能拍照手机——Mate 10系列。当时,华为Mate 10系列搭载的麒麟970处理器首次内置神经元网络单元(NPU),极大提升了手机的AI性能,也让Mate 10系列能够首次实现人工智能:可以清晰识别物体。识别拍摄对象并自动调整到相应的拍摄模式。这也是AI与影像结合的早期模板。

图片

Mate 10系列为手机与AI的结合铺平了道路。此后,Mate系列不断迭代,成为高端旗舰机型的代表。针对Mate 20系列,华为将NPU升级为双核,带来AI手持超级夜景模式、电影级AI人像保色等创新功能。即使不设置三脚架,用户仍然可以拍摄稳定的高质量图像,Mate 20系列的成像能力再次表现出色。

华为对AI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成像。在Mate 30 Pro中,AI空中手势控制已经成为最为人熟知的功能之一。基于机身正面的姿势传感器,用户可以通过双手在空中上下滑动来浏览页面,并可以通过握紧拳头进行空中截图。可用于识别人脸朝向,并智能切换屏幕显示内容的横屏和竖屏。

华为抓住了生活中高频且容易被忽视的需求,这才是AI真正应该造福于人们的地方。在Mate 40系列中,华为还推出了独特的智能支付功能。支付时,无需打开支付程序(如支付宝等)。手机可智能识别扫描框,自动弹出支付码,快速完成支付。用户可以节省大量切换应用程序的时间。

图片

隐私和安全一直是Mate系列关注的焦点。过去常见的操作是,用户转发聊天记录截图时,往往需要自己“打码”。在Mate 50系列中,截图完成后手机会主动提示对隐私信息进行编码,对头像、昵称等关键信息进行自动拼接,拼接详情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置。

在Mate 60系列中,华为在隐私和安全方面也给予了更加周到的考虑。 Pro+版本配备的静音通话功能还可以在用户处于电梯、密闭空间、汽车等相对私密的场景时,减少耳机的声音泄漏,从而降低隐私泄露的风险。得益于AI的应用,Mate 60系列还具备智能降噪功能,甚至支持AI音频放大,在嘈杂环境下也能流畅沟通。

同样是在2023年,Mate 60系列发布时,由于大机型的普及,各大厂商将手机上的AI应用重点放在了实时翻译、会议纪要、一键P图等生成功能上。在提供上述功能的基础上,华为选择了另一条路,结合手机本身的特点,探索人类本质的情感需求,比如通话、支付、社交等日常场景。

这也是手机AI最有价值的地方。

图片

Mate70升级大猜测

Mate系列是手机与AI结合的先驱,每一代都带有“智能”的基因。这也让Mate 70系列的发布更加令人期待:在领先手机厂商都叫嚣着主打AI的时代,华为是否还能给用户带来新鲜感。

从今年发布的旗舰手机来看,各大厂商在AI功能上最大的升级就是AI与系统的深度融合。作为AI足迹最广、投入资源最丰富的厂商之一,华为在这一领域的经验显然更为丰富。例如,在Mate 10系列搭载的EMUI8.0智能系统中,AI可以学习人类的使用习惯,实现系统内部资源的智能分配和用户行为的预测。

七年来,手机厂商的AI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了几个层次。一个高度确定的猜测是,在Mate 70系列中,AI与系统的融合将变得更加深入。例如,用户日常使用的图库、备忘录、文件等系统应用将被智能升级,个人数据信息也将被智能升级。获得更科学的记忆、管理和规划,同时提供更人性化的情感支持。

随着用户对AI需求的增加,华为一直在考虑如何创新人与手机的交互方式,让用户更轻松、便捷地获得AI体验。过去,AI空中手势是一种创新尝试。随着手机AI性能的提升和动作库的丰富,Mate70系列的这一功能有望应用于更多场景。

图片

从按键到触摸屏,手机设备的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伴随着交互形式的变化。空中手势不仅理解了用户在使用手机时有时会遇到的尴尬需求,也是交互形式上的一种创新。 AI时代,人与设备的交互可以通过触摸屏、语音问答,也可以简化为“举手之劳”。

隐私和安全一直是Mate系列升级的重点。尽管各厂商都在大谈隐私保护的重要性,但仍然存在遗漏的场景。比如在地铁等场景看手机屏幕时,很难避免被陌生人偷看屏幕的困扰。一些商家尝试使用防窥膜来解决这个问题,但这极大地损害了屏幕的清晰度,用户不得不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

或许只有手机厂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偷窥困境。在11月19日发布的预告片中,华为展示了这样的场景:排队时,一名女子正在她面前看书。当她身后的陌生人走近时,这本书就会自动消失;女人拿着一盒盛开的鲜花走开。进入密封的电梯后,当旁边的人走近看花时,花自动关闭了。

图片

这似乎暗示着Mate70系列将进一步升级:当有人偷看屏幕时,消息会自动隐藏,只有机主才能查看。

同样值得期待的还有硬件层面的创新。视频主题预告片中,手机利用AI技术让人物多次曝光,达到“人物克隆”的效果。这意味着Mate 70系列可能会配备更先进的运动传感器,以提高摄影和运动追踪方面的性能。

图片

“AI手机”的真正价值

无论是以华为为代表的国内厂商,还是苹果、三星等海外巨头,AI一直是新机型迭代的重点。但从市场反馈来看,AI带来的销量提升始终不够明显。

那么,手机AI去哪儿了?

11月15日,市场研究机构益普索发布《AI手机白皮书》。研究表明,“连接”、“效率”、“安全”、“情感”和“个性”是消费者使用智能手机的关键因素。 AI功能的核心诉求也是AI Phone定义产品尤其是功能价值的主要出发点。此外,《白皮书》还提出了AI终端智能水平的L1-L5分级标准,包括:

图片

L1是指AI被称为工具,任务仍然由人类来执行; L2是指AI执行分解任务,人类分解并分配任务; L3是指AI感知人类情感,实现任务级自助拆解闭环、人与AI的协作与监督; L4是指AI达到人类专家水平,具有自主情感反馈,人类参与交互; L5意味着AI超越人类专家的水平,完全自主地实现对人的深度理解和情感支持,而人类只需要授权AI即可。

《白皮书》指出,当前智能手​​机基本停留在L2级别,即执行分解任务。 AI手机是一个全新的物种,需要一些领先的企业与整个行业合作来创造和发展。目前的智能手机基本停留在L2级别。在积极拥抱AI的中国市场催化下,我们有理由期待通过产业共创走向L3:感知人类情感,最终成为有温度的AI智能体。

如果AI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仅仅停留在P图、翻译等生成式AI功能层面,那只能是互联网功能的延伸。真正的AI手机应该是基于人工智能底层逻辑、面向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结合手机设备本身特点、具备感知人类情感并与之交互的新能力的新物种。这也需要手机厂商发挥自身的硬件基因,打造差异化优势。

这与华为的理念不谋而合。这在Mate系列的AI思维中不难发现:空中手势利用了传感器与算法的结合。在任何不方便用手直接触摸屏幕的场景下,例如洗澡或涂油,手机仍然可以自由使用。控制;智能支付解决支付程序加载慢的尴尬; Silent Call专注于手机最基本的功能,让用户在使用时减轻负担。

随着智能手机已经极大覆盖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其搭载的AI功能不仅要提高效率,更要关注人们真实的情感需求,真正赋予科技温暖。这是区分移动AI区别于互联网AI服务的最大特点,也是Mate 70系列与其他手机的区别。这也意味着华为Mate70系列目前已率先进入《白皮书》中指出的L3级别。

华为一直从实际需求出发推动AI在手机上的落地。或许华为想要传达的理念是,对于手机来说,AI不应该为了升级而升级。只有更好地理解人类,进行更深层次的情感互动,AI手机才能逐渐发挥出其真正的价值。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178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3588888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