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屏手机的整体热度已经消退。
据11月28日消息,研究机构Counterpoint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下降1%。这是可折叠屏手机连续六个季度同比增长后的首次下降,也是该细分市场历史上第三季度的首次下降。
本季度可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下降的原因是三星和“其他”的出货量下降。报告显示,三星2024年第三季度出货量同比下降21%,除小米、摩托罗拉、华为、荣耀、三星之外的“其他”整体出货量下降33%。
△图片来源:Unsplash
尽管出货量大幅下滑,但三星仍以 56% 的市场份额稳坐全球可折叠屏手机出货量榜首。报道指出,三星折叠屏手机下滑的原因是三星Galaxy Z Fold6和Galaxy Z Flip6折叠手机的销量不及预期。
由于屏幕和铰链技术的进入门槛较高,加上苹果迟迟没有布局计划,可折叠屏手机一度被各大安卓手机厂商视为缩小与苹果在高端市场差距的筹码。 2018年,柔宇科技发布全球首款折叠屏手机FlexPai; 2019年,三星推出了首款可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售价13000元。研究机构DSCC的数据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三星占据了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93%的份额。
如今,折叠屏鼻祖柔宇科技本月宣布破产,先发者三星的出货量也出现萎缩。折叠屏手机真的在衰落吗?
“目前,大部分折叠屏手机厂商的出货量依然稳定。”中关村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项立刚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折叠屏手机旨在改善特定消费群体的消费。 ,其消费群体较小。
TrendForce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可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为1590万台,仅占智能手机出货量的1.4%。在中国市场,2023年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约为700万台。虽然同比增长了114.5%,但与智能手机全年2.76亿台的出货量相比,仅占2%。
项立刚认为,随着厂商不断进行技术突破,可折叠屏手机的价格有望下降,并触及更广泛的消费群体。他表示,目前折叠屏手机主要针对高端商务人士和年轻人,推出更大、更薄或便携紧凑的产品,未来折叠屏也可能成为老年人群体的选择。
针对三星可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下降的情况,项立刚表示,其在中国市场的存在感较低是制约其增长的重要因素。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折叠屏手机市场。 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48%,中国折叠屏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总出货量一半以上,同比增长39% 。 2024年第三季度,三星可折叠屏手机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仅为8%,远低于其在全球其他市场82%的份额。
2016年8月,三星Galaxy Note 7“爆炸丑闻”后,本来就下滑的三星智能手机在中国的销量腰斩了一半。根据Gartner数据,2013年和2014年,三星在中国的销量分别约为5894万台和5280万台。 2015年和2016年则出现大幅下滑,销量分别约为2902万台和2243万台。
当时,高端市场竞争加剧,中低端市场被众多国产品牌瓜分。 2014年,苹果推出4.7英寸iPhone 6和5.5英寸iPhone 6 Plus,削弱了三星Galaxy系列的大屏优势;在Android手机领域,随着智能手机产业链达到成熟阶段,智能手机价格巨大的探索空间被挖掘,小米、OPPO、vivo实现了快速崛起。
2021年前后,三星尝试以折叠屏重返中国。据当时媒体报道,三星成立了新的中国市场创新小组,专注于手机和智能家居设备。该团队直接向三星电子联合首席执行官韩宗熙汇报。 2021年9月1日,三星折叠屏产品Galaxy Z Fold3 5G和Galaxy Z Flip3 5G在中国正式发布。已在上海、广州、北京、杭州、成都、重庆等全国10多个城市开设了20多家三星折叠屏手机快闪店。
然而时过境迁,三星的可折叠屏手机不仅没能在国内打开新局面,其海外市场也出现了被中国手机品牌蚕食的迹象。
Counterpoint报告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主流折叠屏手机出货量普遍实现增长。本季度,得益于Mate%的高度关注,市场份额达到10%;摩托罗拉2024年第三季度出货量增长164%,市场份额为7%;小米首款翻盖手机MIX Flip也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185%,市场份额升至6%,创历史新高。
西欧是全球第二大折叠屏手机市场。 2024年第二季度,荣耀首次超越三星,成为西欧出货量最大的折叠屏手机。此外,面对千元以下摩托罗拉Razr系列和荣耀轻薄Magic V系列的强劲竞争,三星的霸主地位面临严峻挑战。 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摩托罗拉占据北美和拉丁美洲最高的折叠屏手机市场份额。在Razr 40系列的带动下,摩托罗拉可折叠屏手机在拉美地区的出货量同比增长458%。
曾经几乎完全由三星主导的可折叠屏手机市场,正在被一批后来居上的中国手机品牌重塑。 “三星的折叠屏缺乏变化和突破。”项立刚表示,与国产手机相比,三星的价格逊色于Ov、小米和荣耀,而且在技术层面缺乏像华为三折屏这样的产品创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作者:沉金瑞,36氪经授权发布。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2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