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宗明/文 曾经红极一时的人人网会成为另一个天涯社区吗?
这两天,“人人网已停止服务”的消息成为热搜话题。不少网友反映,自己无法再登录人人网,登录时会提示账号和密码错误。面对“停服”传闻,12月2日晚,人人团队发布公告称,人人正在进行“换车”升级,请大家耐心等待“新车”上路。但这一回应并没有打消公众的疑虑。
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人人网。知道的人称之为“青春回忆”,不知道的人可能会问:“它有什么作用?”这并不奇怪。作为曾经的校园社交霸主,人人网竭尽全力爬出互联网“坟墓”,但最终未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重拾辉煌。
说起人人网,有几个不能忽视的关键词:Facebook、校内网、王兴、陈一舟。大约20年前,Facebook在美国流行起来,很快就有人把它复制到中国,包括王兴(现任美团CEO)创建的校内网和陈一舟(前人人网CEO)创建的5Q校园。是最相似的。两者经历了一场用户争夺战。由于创业资金有限,王兴于2006年将校内网出售给陈一舟。
此后,两者融合形成的学校网络以其独特的校园宣传、口碑传播、校友记录、日记发布等功能进入了快速成长时期。当时主流的即时通讯软件QQ和内容应用博客在设计上都是封闭的。校内网开发了自己的SNS社交网络平台。
有人永远是学生,但没有人永远是学生。校内网的“校内”二字,定义了其用户规模的天花板。为了避免用户流失和活跃度下降的痛苦,2009年8月,陈一舟正式将校网改为人人网。虽然这种旨在“破圈”的更名行动让不少学生失去了圈子归属感,并带来了口碑反弹,但确实起到了扩大用户群的作用。 10多年前,其用户数量达到惊人的1亿。
人人网的巅峰时刻是2011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时候,当时靠的是“Facebook(当时美国最大的社交网络平台)+Groupon(美国最大的团购平台)的故事”当时)+Zynga(当时美国最大的社交游戏平台)+LinkedIn(当时美国最大的职场社交平台)”陈一洲告诉我,他的“人人帝国”是受到华尔街的广泛认可,人人网成为继百度、腾讯之后的中国第三大互联网公司。
但人人网的辉煌转瞬即逝。那时,移动互联网已经开始。外向的微博和内向的微信相继出现。广播型社交媒体和熟人社交媒体开始瓜分人人网的用户群,尤其是微信,几乎改写了社交产品的形式和形态。这种情况让人人网岌岌可危。
然而,面对危机,陈一洲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横向扩张、广撒网上。除了社交之外,人人网还形成了团购、视频、游戏、招聘四方矩阵。
人人网的母公司几乎总是追寻热门话题:团购盛行时,它创办了糯米网;看到页游、手游的机会,创立了人人游戏;当职场社交网络流行时,它创办了经纬网;它模仿Facebook,在移动设备上添加了“私人消息”。而“新鲜事”则做了两个客户端;模仿了当时流行的语音图片社交工具“啪啪”,做了“波波”、“美美”等小型移动社交产品,后来也进军互联网。推出人人网移动直播业务。
在四面出击的同时,内部缺乏资源协调,过度约束,核心业务优势完全丧失。一方面,由于内耗,员工流失严重,高管变动频繁;另一方面,过于分散的战略布局稀释了主业产品的深度发展,内部小业务单元各自为政,导致主业资源投入过大。缺少。
陈一洲后来反思,“一个1亿活跃用户的产品,比5个1000万活跃用户的产品价值高出四倍,价值按平方叠加,最终都会转化为经济效应。”但等到他完成了所有的小型创业项目时,你再把它砍掉,重新专注于你的核心业务时,就已经太晚了。社交领域以“两个微博(微信和微博)”为主。
在国服争夺战中落败的人人网,因游戏下架、高层变动、转型失败等一系列问题而逐渐衰落,最终在2018年被多牛传媒卖掉。 2019年推出的人人网就错过了时代潮流:设计面向ins、功能面向微博、学习资源联动。就算能带回老粉丝的感伤滤镜,也拯救不了人人网。
最终,人人网和天涯社区一样,不可避免地成为了AI时代黎明时分的“时代眼泪”。忽盛忽衰。曾经梦想成为“中国版Facebook”的人人网未能成为跨代巨头。无论是天涯社区还是人人网,它们的结局都证明了一件事:抓住时代红利容易,但熬过周期、做持久生意却很难。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2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