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分享

蚂蚁集团未来20年展望:韩歆毅接任CEO,井贤栋专注董事长工作

蚂蚁集团成立20周年之际,马云登场。

“今天,我不是为了蚂蚁过去的20年,而是为了蚂蚁的下一个20年。”

_蚂蚁积分如何获取更多_蚂蚁集团相信的力量

来源:蚂蚁集团官方微信

未来谁来带领蚂蚁集团奔跑?

答案在于重大人事变动。

12月8日,蚂蚁集团董事长兼CEO井贤栋在致全体成员信中宣布,蚂蚁集团总裁韩信谊将于2025年3月1日起正式接任蚂蚁集团CEO,全面负责蚂蚁集团各项业务及日常工作。运营。管理工作向井贤栋和董事会报告。

未来,井贤栋将专注于董事长工作,全力支持韩信谊及管理团队。

这一天,距离韩心怡上次升职仅剩9个月了。

在这九个月的时间里,韩信谊给蚂蚁集团带来了很多改变,比如对蚂蚁集团的组织架构进行重大调整; 2024年普惠外滩大会上发布三款蚂蚁AI新产品等

这些变化与蚂蚁集团今年的战略密切相关。

今年以来,蚂蚁集团逐步度过了漫长的调整期,进入了业务增长的关键阶段。今年3月,蚂蚁金服围绕“AI优先”、“支付宝双飞轮”、“加速全球化”三大战略进行组织调整,年内进一步优化。

最值得关注的是支付宝今年7月推出的新支付方式——“碰一碰”。作为“支付宝双飞轮”战略的关键一环,支付宝必须花大量资金尽快推出这一功能,并重塑用户的支付习惯,抢占被微信支付“抢走”的市场份额。

此时,马云的三分钟演讲也被视为恢复员工信心的举措。 Ant的发展路径已经清晰,考验也即将到来。它面临着许多竞争对手和增长瓶颈。 。

但同时,它也面临着AI时代的巨大机遇。再次奔跑后,管理团队仍要“过五关斩六将”。

井贤栋,为什么要把CEO的重任交给韩信谊呢?

或许13年前的韩信谊没想到,13年后,他会成为蚂蚁集团的掌舵人。

在韩心仪的回复中,他提到,“无论什么时候,大家可以继续叫我小韩,也可以叫我西里尔,我还是13年前那个微笑的年轻人。”

2011年6月,阿里巴巴宣布将淘宝网拆分为三家公司:一淘网、淘宝网和淘宝商城。该公司仍在争论未来是属于B2C还是C2C。

与此同时,该公司仍有40%的股份掌握在雅虎手中。对于当时的阿里来说,有必要拿回自己的股份,获得对公司更多的控制权。

韩信谊在此期间加入阿里巴巴。那一年他34岁。

_蚂蚁积分如何获取更多_蚂蚁集团相信的力量

韩信谊,来源:蚂蚁集团官网

上任第二年,韩信谊作为融资部高级总监,先后参与完成了阿里巴巴的两起重大融资事件。一是初步回购雅虎所持40%左右一半股权,二是完成香港B2B业务。私有化和退市。

加入阿里巴巴第三年,阿里巴巴宣布成立以支付宝为主体的小微金融服务集团,即蚂蚁集团的前身。韩信谊也参与了该项目的准备工作。

随后,2014年,小微金融服务正式命名为“蚂蚁金服集团”,即蚂蚁金服。韩信谊也于当年加入蚂蚁金服,担任投资部高级总监。

从此,正式成为“小蚂蚁”的韩心怡,见证了蚂蚁集团一路披荆斩棘,也实现了自己打怪的升级。

2020年7月,蚂蚁金服更名为蚂蚁集团,并宣布启动IPO。

本次IPO引发了市场投资热潮。据当时报道,沪市有超过515万投资者参与蚂蚁集团新投,有效认购倍数为872.13倍,中标率仅为0.13%。

在这场资本狂欢前的三个月,韩信谊已经是蚂蚁集团的首席财务官。然而,本次IPO却按下了暂停键,蚂蚁集团进入了漫长的整顿期。

时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井贤栋带领蚂蚁集团一步步调整。比如,在财务管控方面,蚂蚁集团申请成立金融控股公司,全面纳入监管;支付业务方面,回归支付本源,坚持小额便利。 、服务小微定位等

蚂蚁集团于2023年1月完成股东上层建筑调整,马云不再是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独立董事席位数量进一步增加。蚂蚁集团内的“阿里巴巴味”减弱,同月,韩信谊进入董事会,担任执行董事。

随着整改逐步接近尾声,2024年蚂蚁集团也进入了从平稳调整到快速运行的关键时期。

2024年3月,井贤栋宣布蚂蚁集团进行组织调整,将蚂蚁国际、OceanBase、蚂蚁数字科技三大业务转为独立运营的子公司,并分别成立董事会,实行CEO负责制。董事会的领导。 。

与此同时,任命了新的集团总裁韩信谊。

由于此前井贤栋从集团总裁晋升为CEO,当时市场上有不少猜测韩信谊就是井贤栋选定的CEO人选。

走上新工作后,韩信谊开始逐渐展现出自己的“活力”。

韩信谊上任后,对蚂蚁集团的组织架构进行了重大调整。数字政企事业部将拆分为医疗、出行、民生三个独立的业务事业部。

据LatePost报道,韩信谊愿意在一些新的重点项目上投入更多的力量和资源,也敢于对一些已经持续多年的项目做出改变。例如,五福征集活动已经开展了8年。此前每年只有一些小创新,但2025年春节期间将会有重大修改。

蚂蚁集团相信的力量_蚂蚁积分如何获取更多_

来源蚂蚁集团官网

追求“效率”是韩信谊的特点,也是蚂蚁集团今年需要改进的地方。

韩信谊在他主要负责的业务——数字支付、数字互联、数字金融方面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7月,他带领支付宝推出高效支付方式“碰一碰”。这种减少用户支付操作的方法可能会成为支付宝重新夺回市场份额的关键策略。

无论是与蚂蚁一起寻找新的增长点,还是对原有业务做出改变,这些都是韩信谊接下来的重要任务。 47岁的韩欣怡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压力也很大。

今年,蚂蚁集团急需战斗力

根据阿里巴巴财报测算,蚂蚁集团2023年净利润约为238亿元,较2022年下降23.7%。

净利润的这种下滑不可能持续下去。从今年开始,蚂蚁集团必须从更多业务中增加商业收入,实现商业增长。

2023年,井贤栋进行了这次组织升级,提出了蚂蚁的三大战略:“AI优先”、“支付宝双飞轮”和“加速全球化”。

这三大战略的重要性在今年3月份的组织架构调整中得到进一步深化。

今年3月,蚂蚁金服进行了四年来最大规模的重组。除了上述任命韩信谊为新任总裁外,还将蚂蚁国际、OceanBase、蚂蚁数字科技三大业务转为独立运营的子公司,并成立独立董事会,实行CEO负责制。董事会的领导。

这三大战略所代表的三个关键词:AI、支付、全球化,都是蚂蚁集团必须抓紧时间布局、抓住机遇的领域。

其中,作为一家从未脱离“技术支撑”的公司,AI想必是蚂蚁集团必须加速投资的方向。

此前,蚂蚁金服旗下的支付宝由于缺乏社交基因,在支付大战中略显被动。

而人工智能可能会帮助蚂蚁改善与用户的联系。去年11月,蚂蚁推出了百灵语言模型。今年,以此为基础,推出了生活、医疗、金融三大应用——智小宝、AI健康管家、马小菜。

这些应用可以为用户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服务。例如,智小宝可以帮助用户订咖啡、订机票; AI健康管家可以帮助用户寻找医生、阅读报告、陪诊;马小菜可以解读实时财经热点、提供定制简报等。

_蚂蚁集团相信的力量_蚂蚁积分如何获取更多

来源蚂蚁集团官网

不过,目前蚂蚁推出的三款AI应用的功能尚未完善,其定位与微信小程序、百度咨询等其他平台的功能有些类似。有些功能也有些脱离了支付宝的使用场景。作为“后来者”,蚂蚁在吸引用户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

围绕支付场景的战略“支付宝双飞轮”是蚂蚁集团所有战略的重中之重。双飞轮分别指的是数字支付和数字互联两大业务。这“两个轮子”能否“起飞”,也是支付宝能否实现商业增长的关键。

今年数字支付最大的变化是支付宝于今年7月推出了“碰一碰”项目。用户只需解锁手机,“触碰”商户的支付设备即可支付,至少需要一步。

该业务的原理是通过引入NFC技术实现快速支付。随着目前智能手机NFC支付功能的普及,一些用户在乘坐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时,用手机刷NFC电子交通卡进行支付的情况也很常见。未来,用户对NFC支付的接受程度可能会逐渐提高。

因此,支付宝押宝“碰”,相当于抓住了支付领域新的突破口。

在又一轮数字互联方面,支付宝今年也实现了很大程度的开放。例如,支付宝放弃了对阿里巴巴的优先考虑,与美团、京东展开合作。

不过,支付宝的全面开放也是建立在与其他平台深度合作的基础上的。阿里巴巴旗下的饿了么、淘天等平台也接入了其他支付平台渠道。因此,平台之间的“对抗”仍在继续。

第三大战略“加速全球化”也是推动业务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量企业开始向海外扩张,这或将刷新蚂蚁的天花板。

主要负责全球化的蚂蚁国际目前有两款产品——“A+”和“B+”。原支付宝+,即支付宝海外版,接入多种海外数字支付方式,服务海外商户和消费者。

后者B+以蚂蚁金服旗下万里汇为核心,为中国跨境电商平台提供收款、支付、管理、兑换、贷款等服务。

不过,这两款产品在海外的存在感还有待提高。

_蚂蚁积分如何获取更多_蚂蚁集团相信的力量

来源蚂蚁集团官网

此外,此前被搁置的蚂蚁集团上市计划也可能在2025年再次被提上日程。

近期,市场传出蚂蚁集团重新上市的消息。如果能够重新上市,蚂蚁集团将进一步增强竞争力,并有更多弹药投入AI建设和新一波支付革命。此前,井贤栋曾提到,“蚂蚁集团一定会成为上市公司,我对此充满信心”。

对于韩信谊来说,他需要更好地带领蚂蚁寻求增长,为蚂蚁恢复上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触”,最大的机遇和最大的挑战?

毫无疑问,“碰一碰”有望成为支付宝的王牌。

此前,微信支付已逐步打破支付宝在支付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并获得越来越多的份额。

艾瑞数据显示,2014年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市场份额中,支付宝以82.8%的份额排名第一,财付通仅以10.6%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

但到了2023年第二季度,支付宝的市场份额下降至54%,而微信支付的市场份额则上升至46%。

微信支付的优势在于它所依赖的平台具有社交属性,也是大多数用户一天中使用最多的APP。用户在支付时出于习惯,可能会点击微信扫描二维码进行支付。

可见,培养用户的支付习惯也是支付平台抢占先机的关键因素。

对于支付宝来说,关注微信并学习如何制作社交软件是一条“弯路”。如何让用户看到它的吸引力,才是支付宝最正确的决定。

而“碰碰”因其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很可能重塑用户的支付习惯。

“碰一碰”一经推出,便在各大城市实现了快速覆盖。支付宝8月披露的数据显示,一个多月以来,其“支付+会员”数字化能力已开放至商超便利、快餐烘焙、茶饮甜品、商业综合体等全行业。

截至目前,全国20个城市已陆续接入,接入便利店品牌超过50个,覆盖数万家门店。

蚂蚁集团相信的力量__蚂蚁积分如何获取更多

来源:蚂蚁集团官方微信

但如此高的推广效率背后,支付宝需要“花钱”。

支付宝也在这个项目上投入了大量资金。据LatePost报道,支付宝拥有数千人的团队,还自掏腰包为商户安装了数百万台“触摸”设备。

从支付宝“碰一碰”界面我们可以看到,对于用户来说,支付宝推出了每笔支付优惠,叫上好友即可领取高达100元的福利补贴,还设置了互动小游戏,有机会领取玩游戏时发卡、领取红包。

使用“碰点”的线下商户以及推广“碰点”的当地促销员均可获得奖金。

尤其是本地促销员,在招聘软件上还可以看到,不少企业都贴出了“支付宝碰碰促销”、“支付宝NFC促销”字样的职位名称。

如果随意点开一条信息查看,可以看到这些招聘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推广商户、打造团队、帮助商户免费入驻平台。奖励80-640元/个,操作时间10-30分钟等。

即使按照每店80元的奖励计算,如果当地推广员每天成功推广10个商家,他每天可以获得800元的奖励。随着“触摸”的使用频率逐渐普及,一些本地推广者获得的推广奖励也可能会随着设备活跃度的增加而增加。

蚂蚁积分如何获取更多_蚂蚁集团相信的力量_

图片来源BOSS直聘APP截图

但支付宝能否借此超越微信支付,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很多用户向Wired Insight反映,当他们使用“触摸”时,感觉机器不是很灵敏,用户体验似乎并不像支付宝想象的那么容易形成习惯。

一个典型的现象是,很多用户对如何使用“触摸”以及对机器灵敏度的描述有不同的看法。

用户杨乐告诉Wired Insight,她只使用过一次“碰碰”功能,需要点击支付宝才能成功“碰碰”。

但另一位用户胡英则表示“摸摸它”。她付款前不需要打开支付宝,但机器反应有点慢,她怀疑商店本身不知道如何使用,也没有人教她如何使用。她还不太清楚他们每次都是用什么“手势”来成功用手机支付的。

网友林佳也表示,自己没有使用“触摸”的习惯。只有当商人要求他使用时他才会使用它。 “而且我觉得机器傻,半天都做不了,我还不如自己扫码。” ”

不过,在社交媒体上,一些自称“鹏电”用户的网友表示,由于“鹏电”机器过于敏感,他们差点付了两次钱。

此外,胡颖还向Wired Insight透露了另一个不方便的细节。

“‘碰’后的界面不会显示你花了多少钱,所以我还是要付款后点击支付宝才能看到我花了多少钱。我不知道每笔订单便宜多少。钱,反正界面付款后不显示。”

胡颖认为,对于自己来说,付款后打开支付宝和付款前打开支付宝扫描二维码没有太大区别。

目前,“触摸”在国内还处于培养用户习惯的阶段,很多用户刚刚接触它,还不熟悉。

不过,NFC+条码支付相结合的支付方式未来确实会成为一种趋势。

艾瑞咨询报告显示,到2024年,外部环境因素发生巨大变化。支持NFC的智能手机逐渐普及,条码支付软硬件服务设施已全面部署。结合政策层面提高支付便利性的要求,NFC技术在支付领域的应用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支付宝的“触感”仍需继续迭代,等待用户养成新的支付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微信支付近日澄清了该公司推出“碰一碰”服务的传闻。或许在新一轮的支付革命中,支付宝能够抓住一定的机遇。

从蚂蚁集团目前的投资和押注“碰”来看,似乎是势在必得。如果赌赢了,蚂蚁集团将真正步入发展快车道,将拥有更多想象空间。力量。

(本文头图来自蚂蚁集团官网,文中杨乐、胡颖、林佳均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作者:窦文学,36氪授权发布。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315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3588888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