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分享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成功救治胎龄22周+2天超早产儿,刷新上海纪录

一名胎龄仅22周+2天、出生体重仅450克、入院时“比一瓶矿泉水还小”的早产儿,被市新生儿诊疗中心精心救治。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4年12月27日顺利出院回到家人身边,早产儿刷新最小出生纪录上海幸存胎龄早产儿。她的成功治疗也标志着复旦大学儿童医院超早产儿治疗的突破。

比矿泉水瓶还小、胎龄仅22周,复旦儿科医院成功救治一名超早产儿__比矿泉水瓶还小、胎龄仅22周,复旦儿科医院成功救治一名超早产儿

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成功救治极早产儿。本文图片由医院提供

12月28日,澎湃新闻(微博)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获悉,7月27日,胎龄仅22周+2天的早产儿乐乐(化名)在奉贤分院出生。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院长。乐乐出生后生命体征微弱,产医院立即给予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静脉补液等机械通气。接到报告后,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诊疗中心迅速反应,立即派出专业转运队伍,启动绿色通道,为乐乐的救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复旦大学儿童医院新生儿诊疗中心执行主任袁林表示,胎龄小于24周的早产儿在医学上被定义为“生存受限的早产儿”。此类早产儿的器官发育极其不成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都存在问题。它在神经发育、神经发育等方面面临巨大风险,容易出现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危及生命,治疗难度极大。据中国新生儿协作网统计,国内胎龄22-23周的早产儿经积极治疗后存活率仅为10.3%。 22周时存活的病例仅有少数。有存活极限的早产儿存活率极低。

医院方面表示,当时孩子的情况极其危急,治疗团队奋起应对。乐乐出生当天,就被转入复旦大学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刚入院时,乐乐非常“迷你”,比一瓶矿泉水还小。他全身的皮肤都“像果冻一样,快要破裂了”,所有的器官都极其不成熟。经过综合评估,医疗团队采取精细化护理和综合治疗策略,以精湛的技术帮助乐乐度过了最初的危险期。

在早产儿的治疗过程中,他们经常面临呼吸、循环、喂养和感染的挑战。对于乐乐来说,每一关都更加困难,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克服。新生儿诊疗中心副主任、病房主任张蓉表示,救治过程中,医疗团队密切关注乐乐病情变化,针对呼吸、循环、呼吸等方面制定了全面细致的预案。根据不同阶段的发育特点来调整神经和营养。综合管理。比如,乐乐每天的奶量、静脉补液和营养物质都“小心翼翼”,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同时采用先进的NAVA(神经调节辅助通气)呼吸支持技术帮助乐乐退出有创通气;护士一对一护理,将一根中心静脉PICC(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插入一根头发丝细的静脉;此外,引入家长参与的袋鼠式关怀,增强家长的信心和情感支持。

通过精准医疗干预,依靠先进技术和多学科团队合作,在过去五个月的治疗中,复旦儿科新生儿诊疗中心医疗团队一一攻克了各种复杂的医疗难题,陪伴着乐乐的逐渐成长。出院时,乐乐已将胎龄修正为1个月(预产期后1个月),不需要吸氧辅助呼吸,口奶供应良好,体重2.74公斤,达到排放标准。

_比矿泉水瓶还小、胎龄仅22周,复旦儿科医院成功救治一名超早产儿_比矿泉水瓶还小、胎龄仅22周,复旦儿科医院成功救治一名超早产儿

乐乐,胎龄22周的早产儿。

出院前,乐乐已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转到家庭护理病房。医疗团队帮助家长做好出院充分准备,增强家长居家护理的信心和能力。出院后,复旦儿科将建立长期多学科团队进行随访,包括呼吸、营养、儿童健康、护理、神经内科等,密切监测乐乐的生长情况,特别是定期评估神经系统的发育情况。专家表示,乐乐在1岁左右就会基本赶上正常孩子的生长状态。

复旦大学儿童医院新生儿诊疗中心执行主任袁林表示,虽然极早产儿的生存仍面临巨大挑战,但随着医疗技术和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生儿医学的不断发展和更多前沿技术的应用,将会有更多超早产儿突破医学生存极限,给无数早产儿家庭带来新的希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371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3588888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