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网红”这个词的负面含义将被无数努力的城市所消除。
网红城市如璀璨的星星一样闪耀。流量盛宴之下,他们迅速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
回顾2024年一整年,有很多与城市爆炸相关的值得注意的时刻:
一碗辣汤给西北小镇天水带货了; “低调老实”的山西人终于因为《黑神话:悟空》而感到自豪;郭有才直播让合泽南台出圈;冬季“二滨”依然稳居榜首。 ..
我们在网络上或现实中亲眼目睹了网红城市的崛起和变化。
一次次出圈后,幕后高手也浮出水面。
甘肃天水:
一场“火爆”的模仿秀
淄博的受欢迎程度是有目共睹的。正当大家都在猜测“下一个淄博”是谁的时候,甘肃天水端着一碗麻辣烫出现了。
天水的爆炸,其实是在意料之中,又在情理之中。
没想到,一碗在甘肃街头随处可见的普通小吃却被誉为美食,甚至在上海、北京的豪华商场里开店。
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天水是一座“被遗忘”的宝镇。其昔日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已不再辉煌,确实急需坡田交通的救援。
然而,在淄博隔河触摸天水,似乎缺少了一些灵性。
无论是大众化的美食套路,还是厌倦了戴着“止痛面具”的街头小贩,还是举着牌子欢迎游客的做法,都与去年的淄博相差无几。
但这个技巧并不新鲜,它只是有效。全3月份,天水共接待游客46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67.2%。
但过于“刻意”的套路,让天水未能复制去年淄博的片面称赞。登顶一个月后,天水也被紧随其后的其他网红城市从金字塔顶推下。
此后,不少人声称天水从此“跌落神坛”,仿佛天水的知名度只是“过眼云烟”。
但事实上,对于天水来说,能够短暂成为顶尖高手一个月,就足以让全国都知道这样一座小城市的存在。
甘肃腹地积累的土豆、辣椒、花椒等农产品得到了走出大山的机会;而被遗忘的伏羲庙和麦积山也可以提高它们在搜索引擎上的算法排名。
对于网红来说,流量可能意味着快速登顶、瞬间暴富。
但对于网红城市来说,流量就意味着背后无数普通人等待的机会。
南京:
业内第一人给马桶加“过度劳作”
City Walk的潮流还没有跟上,酷酷的年轻人已经开始WC walk了。
南京应该是第一个因为厕所而出圈的城市。
风格应有尽有,森林花园风格、蓝调奢华宫廷风格、赛博朋克夜店风格、中国老钱风格……
小厕所已经成为大型商场的热门店,甚至拥有自己独立的大众点评入口。
过去,大型商场的如厕体验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对大型商场的调查显示,超过77%的购物者会根据标识寻找厕所,但只有12.15%的人认为标识有用。
于是,在南京德基广场,“爆炸式改革”从厕所开始。
2022年,德吉耗资800万建了一座厕所。号称当时全网最贵的厕所,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南京德基的厕所不仅仅是一个噱头,在人性化细节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
候诊区设有亲子卫生间、母婴室、无障碍卫生间和医疗急救室,还有无线充电长椅。
为什么商场要花这么多钱买厕所?
德基的自身定位非常明确,那就是高端奢侈品牌购物中心。但现在,当直播带货一次又一次打破每小时数千万笔交易的记录时,线下人们必须使用特殊策略。
德记的网红厕所在网络上掀起了巨大的热潮,一波又一波的游客组团参观厕所,也解决了这座高端奢侈品购物中心的交通问题。
很多人看到南京一家商场愿意花几千万建厕所。殊不知,为了引进顶尖人才,南京还慷慨提供了300万元的落户补贴,综合补贴高达1亿元。
敢于承担意外的城市,为未来赢得了更多的可能性。
菏泽:
最憋屈的网红城市,两度被流量污蔑
山东菏泽绝对是最受委屈的网红城市。
一年之内,菏泽两次受到交通青睐,但热浪并没有带来财富和财富,地上却只剩下鸡毛。
今年5月,菏泽迎来了第一位“贵人”——郭有才。凭借歌曲《约定》搭配复古油雾滤镜,他被送上流量巅峰,10天收获千万粉丝。
废弃已久的菏泽南站也迎来了春天。每天都有超过30万游客来到菏泽聆听郭有才的歌声。
为了抢占这势不可挡的客流量,菏泽文旅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5月12日之后,菏泽南站每天几乎都是一样的:基站、公厕、免费水和盆菜、免费牡丹、免费手机充电。 5月13日晚,菏泽连夜加班铺路,全网都在称赞“菏泽速度”。
可惜,还没等菏泽迎来财富,先迎来了一群手舞足蹈的网红。他们把菏泽南站变成了“丐帮主播”的狂欢地,全然不顾不远处有一所高中。
为了维护良好的社会环境、平息舆论,菏泽不得不将他们拒之门外,从此被贴上了“网红寿命最短的城市”的标签。
七个月后,打假网红B太质疑单县羊肉汤的洁白程度,让菏泽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为了反击铺天盖地的舆论,无数羊肉汤店老板现场直播了羊肉汤变白的过程,甚至菏泽电视台还播放了有关单县羊肉汤的纪录片。
这场突如其来的“羊肉汤危机”差点就误伤了菏泽的金字招牌。
事实上,菏泽并不缺乏网红基因。 2021年,热门表情包“宇宙中心曹县”火遍全网; “2023年,卖汉服一年能赚70亿元”深入人心; 2023年,单县羊肉汤火遍全网。有“中华第一汤”之美誉。
有基础、懂流量的菏泽,在走红之前可能只需要一点运气。
新疆阿勒泰:
年轻人的“灵魂故乡”
说起“净化心灵”的目的地,过去人们可能会想到西藏,但2024年,这样的地方只有一个:新疆阿勒泰。
得益于《我的阿勒泰》的热播,这座西北边陲小城成为北上广无数年轻人心中的“精神氧吧”。
与同时期的“网红同事”相比,阿勒泰绝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选手。
对于其他小镇来说,他们可能需要一个受欢迎的理由。比如,淄博需要卷饼,天水需要麻辣烫。但对于阿勒泰来说,似乎只要站在那里就足够了。
由于与其他城市完全不同的自然风光,阿勒泰在今年通过电视剧走红之前,就以“东方小瑞士”的名义成为了“欧洲旅行的另类”。
然而,今年之后,阿勒泰已经慢慢摆脱了“小瑞士”的称号。相反,全国各地涌现了一大批“阿勒泰替代者”。
原因很简单:阿勒泰距离太远,这让一些来“追求远方”的年轻人第一次感受到了不可避免的远行之痛。
不过,由于阿勒泰距离足够远,破天峰的攻势并没有那么猛烈。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热播后的国庆黄金周期间,阿勒泰也延续了往日的人气,接待游客182.73万人次,同比增长13.29%;实现旅游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16.86%。
今天的旅行都是关于速度的。迫不及待地早上去淄博吃卷饼,晚上飞去哈尔滨玩雪。
而遥远的阿勒泰则依靠物理距离让匆忙的灵魂“慢下来”,用其朴实无华的自然风光让疲惫人群的目光得到放松。
对于“灵魂故乡”理论来说,距离产生美。
湛江麦河村:
一夜堵车,却很烦人
与其他网红城市渴望流量不同,全红灿的家乡湛江麦河村根本不想搭这波流量。
因为麦河村确实没什么景点,所以很多商贩就打起了全红婵的噱头:“欢迎大家来找我做全红婵同款美甲。” “冠军的选择!全红婵在我们店里挑选了她心爱的小狗。 “……
更何况,全红婵自己的家族,还这么受欢迎。爷爷家门口变成了“小吃街”。由于她家门前聚集的人太多,全红婵和家人曾来到围墙前要求粉丝们明天再来。 “小声一点,小声一点,回去吧,明天再来。”
入夜,全爷爷家门口依然聚集着不少游客。全红婵只能对二楼的游客喊道:“我们去休息吧。”你可以回去睡觉了。我的家人要睡觉了。”
但人们的热情并未减退,甚至出现了“麦河村一日游”旅行团。
某旅行社推出了麦河村及周边一日游,“走进奥运冠军全红灿故乡,感受奥运精神”,价格128元/人。
由于人流量大影响正常生活,全红灿家门前设置了护栏。麦河村在征求村民意见后,每晚9点实行“封村”,尽量不让游客打扰村民休息。
有律师表示,这种流量共享行为严重影响了全红婵及其家人和社会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涉嫌违法。
转型为网红的全红婵,已经被逼到了墙角。
不得不说,流量没有价值,但商业却要守住底线。
山西省息县:
只有经过八十一难,才能达到正确的目标
《黑神话:悟空》堪称今年最强MVP。
不仅让单机市场火爆,也让索尼PS5火爆。也让拍摄地:山西省息县小西天走红。
游戏刚发售几天,还没完成游戏的天明人就挤满了小西天的古建筑。
息县的交通量如此之快,以至于当地很快推出了已经被无数次证明的“淄博模式”。
不仅有副县长唱歌、公安局局长担任导游等“传统项目”,还有三天搭建悟空雕像的“山西速度”项目。
然而,小成虽然获得了大圣的神通,但却遇到了“八十一难”。
流量过多是第一个困难。
由于游客太多,景区不得不采取限制游客数量的措施。但由于缺乏处理大流量的经验,不少游客苦不堪言。
不少游客甚至开始大喊“小西天,差评!”排队很长时间后。那场面堪比国足输球。
未能处理好内部问题是另一个困难。
由于游客太多,小西天的保安异常忙碌。在一段视频中,一名忙碌的保安开玩笑说自己“工资涨了500元”,被全网记住。
但没过多久,网上就开始传出叔叔被“解雇”的消息。
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网开始声讨小西天安全团队“射第一只鸟”的做法。
虽然后来大叔亲自澄清,自己并没有被解雇,只是被调动了。
但整个事件涉及的问题却暴露无遗:爆炸发生后,小西天是否会迫于压力而降低员工的基本待遇?
《黑神话》的热度并未消退。小西天作为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未来还会继续走红,但对小西天的考验也会越来越多。
深圳:
2024年顶级本土特产征服全球大亨
如果有一座城市让马斯克念念不忘,那一定是深圳。
马斯克在深圳观看无人机表演后,点了三下,直言“令人印象深刻”。
今年9月26日,深圳无人机创下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10197架无人机同时升空,形成多种花样,创造“单机控制升空无人机数量最多”。同时”和“由无人机组成的空中图案最多”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这场破纪录的演出不仅让市民和游客欣喜不已,还走红海外。
2024年,深圳将把无人机升级为中国科技文化产品,打造深圳新的城市名片。
深圳无人机快速崛起的背后,隐藏着深圳发展低空经济的一张王牌:应用为王。
在深圳,无人机已经渗透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年4月,深圳开通了首条定期低空短途运输航线,从深圳南头直升机场至珠海九洲机场。
今年6月,我国首个“低空+轨道”空铁联运项目再次在深圳启动。
深圳北站东广场设有300多平方米的直升机停机坪。旅客可从那里登机,1小时内可到达粤港澳大湾区90%以上的地区。
如今,深圳实际运营的无人机及产业链企业已超过1700家,年产值约960亿元。
深圳,无人机之都,牢牢确立了“天空之城”、“低空经济第一城”的地位。
珠海:
昔日的农业县,如今的“男人天堂”
珠海是一个广东城市,在全国范围内通常知名度不高。
但今年十一月是它的高光时刻。
11月12日,珠海航展盛大开幕。随后几天,航展占据了各大平台。空中、天空、海洋、陆地各种尖端设备,几乎应有尽有。总有一些东西能够打动男人的心。珠海航展“男人天堂”的名号不胫而走。
500元的门票根本阻挡不了人们的热情。
黄金周期间,有些地方就像国内顶级旅游景点一样人头攒动。
一群摄影爱好者从各个适合摄影的建筑物的屋顶上涌现出来。
文创店里的各种款式都被抢购一空。
如此盛况,让不少持续关注珠海航展的人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20多年前,谁也想不到它会因航展而成为全球焦点。
当时,与国内其他大城市相比,珠海的航天产业并不占优势。别说航天事业,当时的珠海连机场、港口、铁路都没有。
不过,珠海早有准备。为了以后能够举办航展,顶住压力,将机场定位从普通民航机场调整为国际机场,直接将跑道长度增加到4000米。
此外,珠海机场还预留土地用于附近建设航空展馆。
当其他城市还没有举办航展的想法时,珠海就已经确立了绝对优势。随后又主动申请举办航展,一举获得举办航展的资格,并于1996年举办了首届航展。
珠海也从农业县升级为国际化城市,如今具备建设“空中之城”的能力。
珠海因航展而闻名,也因航展而获利,令人羡慕。
但此时不要忘记:追根溯源,一切红利都源于其发展的决心。
上海:
独特“拍电影”气质,被韩国人包围
谁也没有想到,上海会成为又一个被韩国人集体“占领”的城市。
携程数据显示,11月8日至12月28日期间,韩国入境游客近50%的旅游订单是在周五和周六前往中国。
其中,上海韩国入境游客订单同比增长超过224%,环比增长超过135%。
这使得上海含有过多的“韩国”。用当地人的话说,上海周围都是韩国人,偶遇韩国人的概率高达60%。
武康路、豫园、东方明珠塔、迪士尼乐园都是韩国年轻人的聚集地。小红书上有超过200万条关于韩国人在上海旅游的笔记。
因为韩国人太多,甚至还流行了一种职业——韩语陪护。
近期,不少旅行社在社交媒体上高价招人。市场上的韩语陪护每日报价已高达2000,很多会说韩语的民工可以直接解锁副业赚钱。
有人总结了韩国年轻人在上海的路线:外滩——新天地——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豫园——朱家角——海底捞——很久以前的羊肉串——吃烤鸭可以看到东方明珠塔的餐厅——小杨生煎餐厅——迪士尼。
同时,上海最大的王牌就是其独特的网红气质,能够完美击中韩国年轻人拍电影的亮点。
最让韩国人兴奋的不是拍电影,而是去中国旅游的超高性价比。
对于很多来中国的欧美游客来说,机票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但韩国人只有几百元去中国旅游。有博主分享说,他在青岛住了三天五星级酒店,打了两天高尔夫球,没有超出预算。
虽然韩国人在中国的消费表现尚未释放,但韩流风暴已经在旅游、餐饮、服务业掀起。
旅游的交通密码再次被上海触动。
哈尔滨:
冬季顶级美甲户背后都有高手
哈尔滨堪称人气最长的城市,每年冬季都是当之无愧的榜首。
今年,随着冰雪大世界的开业,哈尔滨再次火爆。去哪儿网数据显示,今年12月21日至2025年1月19日,哈尔滨酒店预订量环比增长2.4倍。
哈尔滨可以成为一流户。除了其独特的气候和环境之外,最大的因素就是超出预期的体验。
如果说去年哈尔滨是一座“讨人喜欢的城市”,那么今年的哈尔滨则升级为“娇生惯养的城市”。
去年冰雪大世界开业后,由于太受欢迎,一些人玩不了大滑梯等网红项目,喊着“退票”。今年,哈尔滨吸取了经验,拿出了力所能及的最大诚意。
冰雪大世界的面积从上个冰雪季的81万平方米直接扩大到100万平方米,成为历史上最大的。
深受游客喜爱的大型滑道数量由上届的14个增加到24个,并在排队区临时搭建了长度超过300米的防风温室。
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体验哈尔滨,除了冰雪大世界的升级改造外,哈尔滨几乎对整个城市进行了全面改造。
去年,中央大街只铺了防滑地毯。今年,哈尔滨还用红色天鹅绒覆盖了扶手,并覆盖了免费Wi-Fi。连街上的石墩、路灯、垃圾桶都擦得锃亮。
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哈尔滨还做出了许多“逆祖的决定”:将冻梨切成方块后,开发了冻梨果冻;有的餐馆把锅肉切成小块,炸冰棍、雪豆沙也从盘上卖演变成了个体售。为了让游客品尝到各种风味,有的烧烤店将五种玉米串在一起烧烤。
很多人不明白,哈尔滨的旺季每年只持续两个多月。为什么这么辛苦?即使面对一些外国游客的苛刻要求,我们也忍气吞声,尽力善待他们。
事实上,哈尔滨成为一线城市的最大意义不仅在于为这座城市的知名度不断提升树立榜样,而且还为整个东北的冰雪经济开了一个好头。
结论:
2023年上半年,淄博的爆发开辟了这座城市的新玩法。
一时间,文旅行业成为王者云集,各路大神使出浑身解数“宠客”——有的文旅账号四天内发布了百余条抖音视频,有的文旅账号四天内发布了百余条抖音视频,用过“美女陷阱”和“美男陷阱”,有的甚至大方赠送人造钻石……
与2023年相比,今年的网红城市有很大不同。
去年流量猛烈,同时人气又有些均匀,“抄袭”的痕迹非常明显。
今年的流量略显适中,但同时也很有自己的特色。它不再局限于美食、美景、服务等文化旅游范畴,而是突出了能更好展示城市特色的方方面面。
虽然交通奇观较少,但中国实际上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地区差异巨大。或许这是一种更健康、更长远的出圈方式,能够更好地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一座城市。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2023年的网红城市没有2024年那么辉煌。
从0到1的探索,从1到100的升级,都是极其珍贵的。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3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