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新识研究所,作者 | 杨启隆,编辑 | 丁力
“9.9 就可以包邮!并且能够在 30 分钟内充满电!”当这样的快速充电头广告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刷屏的时候,我认为任何人都会心动。
大家肯定不止一次在深夜刷到这类廉价商品。
自己的原装充电头原价一百多元且已发烫,自然就会想要换一个“物美价廉”的新快充头。然而,这样低价的快充头,其产品质量究竟会怎样呢?
为探究这个问题,新识研究所分别在抖音平台的不同商家处下单了价格不同且宣传是快充的产品,在拼多多平台的不同商家处下单了价格不同且宣传是快充的产品,在淘宝平台的不同商家处下单了价格不同且宣传是快充的产品,在京东平台的不同商家处下单了价格不同且宣传是快充的产品。
图源:新识研究所拍摄
我们测评所谓“快充头”在这些方面的安全和售后保障问题,包括对其进行了解。
1、用这些充电头充电是否有虚标的情况出现?
2、产品是否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3、对于那些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商家和平台会如何处理?
9.9元快充头,居然都是慢充
拿到这几款充电头时,手感轻飘飘的,塑料壳上的 3C 认证标志也很模糊,这让新识研究所心里感到不安。这些充电器连包装都不舍得用盒装,真的能安全且快速地把电送到我们的手机里吗?
我们怀着这个疑问,购买了能够检测充电电压和电流的插件,打算弄清楚其中的缘由。
直接使用后,我们发现这些宣称 66W/120W 功率且能适配不同品牌的充电头,无法适配所有手机品牌。只有部分品牌的手机在充电时显示了快充标志。
但是,有快充标志的这些快充头,其速度让人不太满意。原本半个小时就能快充满电的手机,更换了购买的这些快充头后,有的充满电甚至需要两个小时。
为了探究真实功率,我们对四个快充头进行了分别测试,这里通过电压乘以电流的方式来计算功率。
其中,从淘宝购买到的第一款低价快充头,其机身标有可支持 10V—4A、11V—6A、20V—6A、30V—8A 这四个不同的输出功率,意味着能达到 40W、66W、120W、240W 的功率。然而,实际的测试结果却令人失望。
图源:新识研究所拍摄
使用两个品牌的手机,在不同电量状态下进行测试。我们发现,这个所谓的超级快充充电头,最终稳定下来的充电功率大约只有 5W。
图源:新识研究所拍摄
如果第一款充电头存在虚标情况,那么在拼多多买到的商品名为“66 快充套装”的第二款充电头,简直就是毫不掩饰了。
它的输出功率规格为 5V—2.67A、9V—1.55A、12V—1.17A。从这些规格来看,无论如何都无法计算出 66W 的功率。
图源:新识研究所拍摄
到了此时,我们想起要确认这款充电头的名称。接着,我们发现了其中的猫腻。这款快充头上面标注的是“66”,而不是“66W”。并且,除了在商家那一串为提升搜索权重的名称上提到 66W 外,它完全没有任何显示功率为 66W 的标志。
如此文字游戏,也算是让商家玩明白了。
名字玩心机,功率就不可能像理想中那样快充。在手机端显示的快充功率,大概在 7.5W 左右波动,这也是妥妥的慢充了。
图源:新识研究所拍摄
第三个充电头是从京东店铺买到的,第四个充电头是从抖音店铺买到的。经过仔细对比后发现,这两个充电头的产品规格相同,生产厂家也相同,它们其实都是由深圳市威特美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只是通过不同平台进行外售而已。
在充电头的标注方面,这两个充电头的标注显得更为详尽。它们不仅有其他标注,还多了一条内容,即本产品仅适用于海拔 2000m 及以下的地区,并且仅在非热点气候条件下才能安全使用。
不过,在具体的充电功率方面,毫无例外地与前面两个充电头的情况相同,都出现了问题。手机端显示是快充,但功率却不到 10W。
图源:新识研究所拍摄
使用这些廉价快充头充电时,存在一个可能导致手机电池受损的点。其电流和电压不稳定,上下峰值之间的跳动可达 40%。
这些主流电商平台所买的便宜快充头,达不到所谓的快充效果。并且,可能会存在损伤手机等电器产品的风险。甚至,还有可能存在安全风险。
低价快充头,全无合格3C认证
新识研究所涉及的产品是强制要求 3C 认证的。在与商家沟通时,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商家拿不出这些充电头的 3C 认证编号;二是即使商家能拿出产品的 3C 认证编号,该编号也几乎是处于暂停认证的状态。
拼多多上购买的充电头,其机身上有 3C 认证编号。经过查询,该充电头的 3C 认证状态为“已暂停”。
《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质检总局令第 117 号)第二十九条规定:获证产品被注销、暂停或者撤销认证证书时,认证机构需确定不符合认证要求的产品类别和范围。从认证证书注销、撤销之日起,以及认证证书暂停期间,那些不符合认证要求的产品,不可以继续出厂,不可以继续销售,不可以继续进口,也不可以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商家起初表示没问题,然而看到 3C 认证后才认可,最后要求我们把充电头泡在水里后进行了退款。
而淘宝上的充电头商家,则主打一个一问三不知。
在沟通的一个小时里,商家客服只是说“有的,有的”。然而,当被问到编号是多少、生产厂是谁以及制造商是谁这些问题时,商家客服却一言不发。最后,商家客服主动为我们申请了退款。
京东的某一店铺与抖音的某一店铺,其售卖的同一型号的充电头,京东店铺给出的 3C 认证编号与抖音店铺给出的 3C 认证编号完全不同。
其中,抖音店铺给出的 3C 认证编号在数据库里未被查到。京东店铺客服在像抖音店铺那样未查到后,向我们发送了另一个 3C 认证编号,但依旧无法从数据库中查到。
那么,是因为这些店铺没有拿到厂家们的 3C 认证编号吗?看起来并非如此。
我们从标注在充电头上的制造商和申请人那里找到了这个充电头的 3C 认证。让我感到惊讶的是,该充电头的 3C 认证在 2021 年就已被撤销。被撤销的原因是获证产品的关键元器件、规格和型号,以及涉及整机安全或者电磁兼容的设计、结构、工艺及重要材料/原材料生产企业等发生了变更,从而使产品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一款产品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用户几乎每日都会复用,甚至每日复用多次,然而这样的产品仍在主流平台上随意售卖。
而就此事,新识研究所也和几家主流电商平台的客服进行了沟通。
抖音客服表示,我们会进一步对商家的商品质量问题进行审核,以保障每一位消费者的权益。具体的处罚,平台会依据严重程度来进行判定。同时,请您放心,我们会严格依照规则处理,不会对商家姑息迁就。
淘宝表示,平台虽会对入驻时的产品进行审核。然而,商品是由商家发出的。正因如此,平台无法做到完全监管。不过,平台已经将相关情况上报给了专门管控商家的部门。一旦核实存在违规行为,将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来执行处理。
拼多多客服表示已将相关情况反馈至有关部门进行核实,之后能够看到处罚结果。
京东客服上报了专员。之后与专员取得联系。在探讨平台是否进行入驻审核的问题时,专员仅表示若商家存在销售不合格产品的情况,平台会对商家进行处罚。然而,对于先行审核的问题,专员却始终未提及。
从平台角度来看,这样庞大且价格低的产品,确实难以做到对每一个都进行全部核查。正因如此,像上述这些廉价充电头产品才找到了出售的最佳环境,在登陆平台后得以大肆售卖。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平台应当肩负起监管的责任。尤其对于那些消费者不会关注安全问题且懒得去投诉的低价产品,更应如此。毕竟,任何人都不能也不应该让一颗“定时炸弹”在自己身边存在。
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下载钛媒体 App 也能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4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