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神器”近日在社交平台火了。
在某景区发布的视频里,爬山的游客穿上外骨骼后,就好像开启了四肢功能得到加强的“外挂”一样,行走起来很顺畅,步伐也很轻快。
外骨骼能够为使用者提供功能。这种功能包括保护、支撑以及构型等。同时,外骨骼还能够放大人类的力量和动作速度。
近日举行的第 91 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下称医博会)期间,中新经纬留意到,程天科技公司的展位上展出了“爬山神器”,此“爬山神器”吸引了不少参观者停下脚步驻足观看。
这款产品是一个月前推出的。在推出后的大概 15 秒内,公司前期准备的一百多套产品就全部售罄了。目前这款产品正在加紧补货。此外,有电源版本的助力外骨骼正在研发测试,因为有电源版更适合户外登山场景,所以两款产品预计将在六、七月上市。
外骨骼成景区“新宠”
在医博会现场,中新经纬留意到,程天科技的“爬山神器”被称作助力外骨骼。从外观方面来看,助力外骨骼是由灰橙黑三色进行涂装的。其组成要件包含一块碳纤维的腰部背板以及两侧的弹簧助力器。该产品的重量大约为 2.5kg,单人单手能够轻松地将其拿起和放下。
中新经纬 王玉玲摄
这款设备,是否真如视频中般神奇?
中新经纬试穿之后发现,助力外骨骼的穿戴较为简单。只需撕开魔术贴并粘贴,就能将其固定在身上。并且还能够依据自身的需求来调整松紧度,两分钟的时间就可以独立完成穿戴。
从使用体验方面来讲,中新经纬在室内、户外空旷地以及楼梯场景分别进行了行走尝试。经过尝试后发现,对于健康的成年人而言,在行走和爬升的过程中,其感受尚未达到解放双腿的程度,更多的情况是类似于“被人轻轻推着”,这样能够节省一部分力气。
程天科技展台工作人员向中新经纬介绍说,这款助力外骨骼主要是以老年人日常生活场景的助力为出发点来应用的。它针对户外登山场景能起到一定的助力效果。并且,他们之后还将推出带电源版的助力外骨骼,其助力效果会更加明显。
从使用体验方面来看,经我们测算,它能够提供的助力最大可达 10Nm。(要知道,1 公斤重的物体所产生的重力大约等于 10N。倘若有一根 1 米长的杆子,用手握住其中一头,在杆子的另一头挂上 1 公斤的物体,并且让杆子保持水平状态,那么此时手腕所承受的扭矩就是 10Nm。)这样一来,能够节省约 15%至 20%的体力。对于那些存在有机能损失的患者来说,这种感受可能会更加明显。”前述工作人员说道。
程天科技的创始人张继宇介绍说,2023 年杭州举办了第 4 届亚残运会。在那时候,因为很多火炬手都是残疾人运动员,所以组委会开始去寻找新的技术,目的是帮助运动员能更好地完成火炬传递。程天科技花费 2 到 3 个月的时间,在原有的技术之上,快速地开发出了一款用于火炬传递的助力型外骨骼,而这也是该公司消费级外骨骼产品的起源。
我们后来察觉到,这款产品具备能够适用于更多场景的能力。例如,它可以助力老年人进行日常的行走活动,也能够帮助老年人进行攀爬。在亚残运会结束之后,我们耗费了两年的时间对这款产品进行了迭代以及技术方面的拓展。最终,在今年,我们率先开始了试行发布的工作。张继宇如是说道。
工作人员介绍称,从助力外骨骼的工作原理方面来看,这款产品无需电源。无电源助力外骨骼的原理在于,它结合了齿轮齿条与弹性结构的设计,以此来模拟人体腰-髋关节的联动,从而形成助力效果。
受访者供图
近期,外骨骼机器人在景区中很受欢迎。2025 年之后,山东泰山等全国多家景区,先后宣布引进外骨骼机器人当作游客爬山的辅助设备,帮助游客轻松登山。根据携程数据,传统山岳景区 60 岁以上游客所占比例不到 12%,智能助行外骨骼能够有力地帮助中老年游客登山。
张继宇称,该公司已和中国的多个景区确立了合作关系或是达成了合作意向。各个景区在运用助力外骨骼的方式方法方面存在差别,部分景区会如同对待轮椅一般,免费提供给老年人使用,而有些景区则是有偿服务。目前,各景区具体的合作模式还在进行商议。
售价2599元,不久后将正式上线
外骨骼在社交平台上成为“爬山神器”之后,张继宇切实地感受到了大众对这一新产品的关注是很火热的。
这次医博会上,我们受到的关注度比以往明显要高。展会开始之前,有很多人表示要来现场亲眼目睹设备。张继宇说道,不仅在医博会现场,在助力外骨骼发布之后,公司每天都有大量的参观接待,这些参观接待来自政府部门、供应商、合作伙伴等。张继宇还说道,我们公司都快变成景点了。
张继宇告知中新经纬,当下无电源版的助力外骨骼,其第一批货源已售罄,此刻正在进行补货。有电源版的助力外骨骼正处于研发测试阶段。无电源版助力外骨骼的价格是 2599 元,有电源版助力外骨骼的价格约在万元,且这两类助力外骨骼均在电商平台进行销售。
有电源版比无电源版增加了外在的动力,在节省体力与助力方面效果更好。并且,由于我们主要做外骨骼康复医疗设备,有电源版能够实现产品联网,还可以支持步数统计。张继宇说道。
当谈到 2599 元的定价时,张继宇称,助力外骨骼具有比纯推动式轮椅更灵活的特点,比拄着拐杖更方便,并且更加美观。有一些年轻人开始购买外骨骼送给父母长辈。张继宇表示:“我们的这个产品主要是引流产品,外骨骼是唯一一个可穿戴机器人,我们希望更多的人愿意使用它并且了解它。”
外骨骼成为人体“新器官”
在医博会现场,中新经纬进行了探访。探访发现,程天科技的主要展品是外骨骼机器人。这些外骨骼机器人总体上都是大型设备,配备了康复训练系统、辅助吊架、电源等。它们均属于二类医疗器械,面向的是具有康复需求的人群。
以机构版悠行 UGO 康复外骨骼为例,这款产品的适用对象是脊髓损伤、脑卒中、下肢肌无力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导致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它主要应用于医院康复科室以及康复医疗机构,能够帮助那些可以下床活动的康复患者进行步行训练。
我们认为,在 B 端医疗机构端,失能人群对於外骨骼机器人存在刚性需求。传统的康复训练模式是由康复师手动操作,而如今能够借助外骨骼机器人进行主动及被动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所收集到的数据,一方面可用于算法,另一方面也能应用于患者康复方案的制定。因此,现在康复科的采购意愿有所提高,部分地区已将其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张继宇说道。
张继宇认为,外骨骼机器人更大的想象空间在于直接面向消费者。医疗机构是一个流量入口,能够将外骨骼的概念推广至日常生活。他们此次推出的助力外骨骼是直接面向大众的,未来消费品级的外骨骼机器人正是程天科技所关注的重点领域。
外骨骼机器人未来必定会走进众多家庭。我们坚信外骨骼必定会成为人类的“新器官”,未来每个人都将拥有它并且使用它,人机融合必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张继宇表示,在他们的设想里,面向消费者的外骨骼不仅会协助人类提升运动能力,还能帮助人们达成一些超出自身能力的事情,例如跳得更高、更远,移动得更快速等。
三是实现智能化,让助力外骨骼具备“大脑”,能够与其他设备实现更多的交互。
社交平台上有网友认为,助力外骨骼目前的能力并非十分突出,其概念大于实际的作用,当下的热度只是短暂的,就像昙花一现般。
张继宇称,人口老龄化情况愈发严重,大家对机器人的适配与应用越发关注,需求始终是存在的。外骨骼机器人就如同助听器一样,要是没有助听器,就难以听清声音,这些对于失能人群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不能把它仅仅和提升生活品质的消费品进行简单对比。大众想象中的功能和实际上的功能目前存在一定差距。不过,随着时间不断推移,一定会有更优秀的产品出现,以满足大众的需求。张继宇如是说道。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5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