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比亚迪与华为联合打造的方宝汽车豹8上市。这是比亚迪与华为联合打造的首款车型。双方合作的关键在于Leopard 8搭载了华为乾坤智能驾驶ADS3.0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此前,比亚迪于今年8月与华为签署智能驾驶合作协议。协议称,双方将针对比亚迪方宝车进行智能驾驶深度联合研发。
方豹汽车豹8,来源:方豹官网
值得注意的是,与华为在智能驾驶方面的合作只是比亚迪在智能驾驶方面的主线之一。比亚迪现在的另一条主线是加速自主自研。
据界面新闻报道,比亚迪近期成立了前瞻部门,专注于端到端技术落地。同时,公司两个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团队“天狼星”研发部和“天选”开发部将合二为一。
上述举措凸显了比亚迪在智能化浪潮中的紧迫感。
目前,比亚迪旗下多款车型已长期成为各细分市场的畅销车型。在刚刚过去的10月,比亚迪销量首次突破50万辆,打破了中国品牌单月销量纪录。今年1-10月,比亚迪销量达到325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6%。
虽然销量可观,几乎在每个价位段都占有一席之地,但智能化并不是比亚迪的核心优势。与一些最早投入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技术的新造车企业相比,比亚迪在智能技术的创新和普及方面起步相对较晚。
比亚迪需要弥补这个短板。
从长远来看,智能化在车企竞争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与造车新势力利用技术先发优势加速推出智能驾驶系统,传统车企也将自动驾驶和端到端技术作为核心发展方向相呼应。
在多方竞争压力下,比亚迪加快了补发工作。
在今年6月的股东大会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比亚迪已投入近5000人的研发团队,未来计划投入1000亿元,专注于生成式AI、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端到端大型模型。
这与比亚迪通过内部调整和大规模人才整合打造大规模智能驾驶研发团队的决心相对应。同时,该公司计划将基本的智能驾驶功能扩展到入门级车型,以增强全价位的竞争力。
然而,比亚迪的转型之路却并非那么一帆风顺。随着技术研发的加速,比亚迪也面临着管理和资源整合方面的挑战。
在未来的智能竞争中,如何平衡技术创新和销售优势将是比亚迪的首要课题。
比亚迪加速追赶,布局精英聚焦智能化突破?
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浪潮中,比亚迪正走到关键节点。
在当前市场上,智能驾驶技术已经是新车的标配,也是市场的决定性点,已经成为车企的共识。例如,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金宇智曾表示,“智能化已经成为用户购车的关键因素。以文杰为例,超过70%的用户选择高端智能驾驶版本”。
面对造车新势力的加速布局和传统车企的加速追捧,比亚迪此时选择了深度投资智能驾驶。
近期,比亚迪在集团内部发起大规模人才动员,打破部门间壁垒。对智能驾驶感兴趣的员工可以通过简化流程转入智能驾驶团队。如今,“天选”和“天狼”两个研发团队已合二为一,千人的技术团队已融为一体。
据界面新闻了解,目前自研团队的核心重点是中低端平台的高端智能驾驶量产,最新目标是明年3月前实现适配50款车型。同时,高端平台DiPilot 600采用双Orin
图片来源比亚迪官方微博
这样的调整体现了比亚迪在智能化战略上的双线布局:
一方面,比亚迪希望将智能驾驶技术普及到更多价位车型上;另一方面,公司也在集中资源攻克高端智能驾驶前沿技术,努力提升自研能力。
回顾过去,比亚迪近年来的智能化之路并非一朝一夕。
最初,比亚迪依靠外部合作伙伴推动智能化进程。早在2018年,该公司就与百度、华为、速腾钜创、黑芝麻等行业巨头建立了合作关系,试图通过引入这些技术资源来实现基础的智能驾驶功能。
现阶段,比亚迪的策略是首先在快速发展的智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但技术主导权更多掌握在合作伙伴手中。
2021年,比亚迪将开始在腾势等高端车型上引入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今年还标志着比亚迪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BYD OS正式推出。通过该系统,比亚迪首次实现了各类自动驾驶辅助功能供应解决方案的自主集成。这一举动可以看作是比亚迪从“技术借用”转向“自主集成”的关键一步,为后续的自主研发奠定了基础。
到2022年,比亚迪智能合作圈将进一步扩大。今年,该公司与百度合作推出ANP(城市智能辅助驾驶产品),并将百度地图系统深度集成到旗下车型中。与此同时,比亚迪与芯片巨头英伟达达成协议,将在未来的自动驾驶系统中使用英伟达的平台。
2023年无疑是比亚迪智能化发展的“分水岭”。
图片来源比亚迪官网
今年,比亚迪推出了高端智能系统“上帝之眼”。该系统包含比亚迪自主研发的感知与决策模块,可实现高速导航、自动泊车等功能,并首次应用于腾势N7等功能。高端型号。这一自主研发系统的问世,标志着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初步建立了自己的技术体系,使其不再单纯依赖外部资源。
同年,公司大幅扩充智能驾驶人才储备。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可去年曾透露,公司拥有4000至5000人的软件团队,专注于自动驾驶开发。
进入2024年,比亚迪将进一步拓展智能化布局,成立“天选”和“天狼”两个研发团队,分别专注于端到端技术的前沿研究和量产。近期,有关这两个团队即将整合的消息不断传出,这表明比亚迪或计划通过资源整合提高研发效率,推动技术快速落地。
在资金和技术投入方面,公司宣布未来几年将投入1000亿元用于智能化发展。公司将专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端到端大模型等前沿技术,以在智能化浪潮中保持竞争力。
此次巨额投资不仅体现了比亚迪对技术自主的渴望,也体现了其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的紧迫感。
将基础智能驾驶功能下放到入门级车型是比亚迪下一步的关键
在智能驾驶领域,比亚迪长期以来优先将智能驾驶技术应用于高端车型,并率先将先进的智能驾驶技术应用于腾势等品牌的高价产品。
然而,市场竞争格局却悄然发生了变化。如今,智能技术正在快速渗透到中低价位车型中。价值10万元左右的入门级电动汽车也配备了自动驾驶功能。智能化不再是高端车型的专利。
比如小鹏G3i、广汽Aion Y、奇瑞QQ冰淇淋等车型就在基础智能驾驶功能上“降级”,迅速进入大众市场,配备高速导航、自动泊车等功能。可以说,这种“智能平等”的趋势,让比亚迪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
比亚迪显然意识到,单纯依靠高端车型推广智能驾驶功能已经不足以满足市场的普及需求。智能驾驶已经从“豪华配置”变成了消费者的“刚需”。对于比亚迪来说,如果不能在10万至20万元的主力价格区间实现智能化普及,未来市场将很难取得成功。保持领先地位。
因此,如何推动入门级车型的智能化成为比亚迪面临的重要挑战。
进入2024年,比亚迪智能去中心化计划加速实施。相比之前“上帝之眼”等系统的高端定位,比亚迪正在加紧推出更精简、成本更低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在11月1日举行的比亚迪海洋三周年庆典上,比亚迪海洋网络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张卓透露,海洋网络的目标是在海鸥上搭载智能驾驶系统,真正实现科技与智能的平等。这也意味着,无论是海鸥还是秦PLUS DM这样的高销量入门级车型,比亚迪都计划逐步为其配备基础的智能驾驶功能,试图吸引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图片来源比亚迪官网微博
这一战略的成败,不仅在于智能驾驶技术的适配和降低成本的能力,更在于比亚迪能否快速适应中低端市场的需求,在智能体验与体验之间找到平衡点。成本控制。
毕竟入门车型的核心消费群体对价格极为敏感,哪怕多上几千块钱也会影响购买决策。
然而,这个策略并不容易。
“上车”智能驾驶的成本一直是行业的难题。比亚迪需要面对来自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的激烈竞争——这些竞争对手不仅价格更低,而且在智能功能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利用高端性价比的智能优势争夺市场份额。市场。
因此,比亚迪的智能驾驶分散化计划不仅需要快速推进,还需要在市场上形成差异化优势。未来,智能驾驶功能能否有效转移到入门级车型,甚至形成“标配”趋势,将直接关系到比亚迪的市场表现。
目前,比亚迪高层的态度已经足够明确。王传福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只有将情报传播到更广泛的价格区间,才能进一步巩固市场份额。
智能化集体加速浪潮中,“销售冠军”必须冲刺前行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始终依靠强劲的销售业绩维持市场地位,多个系列车型长期处于各自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
2024年上半年,比亚迪累计销售160.71万辆汽车,成为中国市场汽车品牌销量王,稳坐国内车企销量冠军称号。
从具体车型来看,刚刚过去的10月,宋PLUS新能源(含EV、DM-i)交付量为51,615辆,秦家族(含秦PLUS、秦L)交付量为42,767辆。该车型销量稳居前列。这些车型不仅为比亚迪积累了庞大的用户基础,也展现了其在新能源车型布局上的成熟。
图片来源比亚迪官网微博
然而,智能化正在成为汽车市场的关键之战。竞争对手正在加速布局。比亚迪不能再仅仅依靠规模取胜。
近两年,随着智能驾驶技术成为市场新标准,各车企纷纷加速技术升级。新造车厂商利用技术先发优势,快速推出智能驾驶系统,吸引市场关注。
传统车企也全面转向智能化布局,并将端到端驾驶、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等前沿技术列为未来发展重点。
例如,早在2021年,长城汽车就发布了“咖啡智能2.0”,重点关注电子电气架构、线控底盘和智能升级。到2023年,长城汽车明确主攻智能新能源,推出15款新能源车型,快速构建智能产品矩阵;吉利发布“智能吉利2025”战略,通过“一网三制”布局智能生态系统,打造智能吉利科技生态网络。
今年,奇瑞还发布了面向未来的高端智能驾驶技术解决方案。计划2025年,高端智能驾驶量产上市,十余款车型,从未知城市NOA到自主旗舰高速NOA,依靠端到端技术快速实现大NOA规模量产。
这一系列举措显示了传统车企在智能化转型上的积极布局和战略决心。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比亚迪虽然销量领先,但也感受到了明显的外部压力。
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王传福明确制定了比亚迪的智能化转型路径。除了现有的智能驾驶团队和技术投入外,比亚迪未来还计划投资1000亿元,聚焦前沿智能驾驶技术。
不难发现,比亚迪希望通过强势投入,加大智能化投入,弥补自身在智能化方面的短板。
但对于比亚迪来说,这或许并不容易。
首先,2025年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节点。大部分品牌的核心车型预计今年将完成智能化升级,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其次,比亚迪希望今年通过新的智能驾驶配置巩固市场地位,实现技术与市场份额的双赢。但智能化投资的过程是耗时、资金密集的,这对企业管理、技术储备、资金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如王传福曾经说过的,“汽车的前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已成为行业共识。在当前“全押”智能化的形势下,比亚迪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对于比亚迪来说,如何保持销量与技术领先之间的平衡,并在竞争加剧的市场中实现高效落地,将成为未来几年的重要课题。
(本文头图来自比亚迪官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作者:卢千影,36氪经授权发布。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1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