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分享

中国行业协会呼吁审慎采购美国芯片,强调其不再安全可靠

12月3日,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等发表声明称美国芯片产品不再安全可靠,呼吁国内企业谨慎选择购买美国芯片。此前一天,美国政府宣布对华实施新一轮出口限制,其中140多家中国企业被列入贸易限制名单,涉及半导体制造设备、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等各类半导体产品。还扩大了限制中国与第三国贸易的“长臂管辖权”。尽管美国政府和一些美国媒体极力渲染其效果,但事实一再证明,这样的打压吓不倒、阻止不了美国的崛起。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与进步。

美国的相关限制措施是早已被预测会落下的一只靴子。据悉,大部分措施已于今年年中完成,不少业内人士都已知晓。之所以拖延这么久,主要是因为美国与其盟友和芯片公司之间存在分歧,导致其内容一再修改。谈判历时数月,一些芯片制造巨头在华盛顿花费了公关费用。总金额达到400万美元以上。美国的最终文本长达200多页,被认为“极其复杂”且“充满漏洞”。这样的诞生过程和结果本身就说明了其政策的荒谬性。这不仅违背了历史潮流,而且损害了大多数企业和个人的利益。注定很难顺利实施,更谈不上达到预期效果。

这是毫无掩饰的令人发指的举措。列入名单的140多家中国企业中,有一些仅仅因为与华为有业务往来就被视为“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还有一些参与收购美国高科技公司。美国也利用这一举措,大大扩张了自己的实力。日本、荷兰、以色列、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将受到这一措施的影响。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将受到影响。其结果将严重扰乱国际经济贸易秩序。这相当于美国生病了,世界“吃药”了。

现在,国际主流舆论绝大多数并不看好这一新举措,认为它只能坚定中国建立自给自足芯片产业的决心和能力。这已经是美国近年来对中国推出的第三轮芯片出口限制。这三轮措施的清单越来越长,涉及的国家和地区也越来越多。美国此举的逻辑实际上已经陷入了死循环,因为最初打压和遏制中国的逻辑是错误的。不仅无法遏制中国科技产业,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在最新的限制中,美国技术的定义已经接近于零。换句话说,如果产品中哪怕含有一颗采用美国技术设计或制造的芯片,美国政府就会限制其向名单上的中国企业发货。这些规定看似虚张声势,但实际效果却接近于零。美国早已对华为采取类似的“断供”措施,但却没能阻止华为的“向上转型”。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纽约时报》直言,中国是全球大多数电子产品工厂的所在地,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因此,与中国围绕半导体的业务交流与合作是必然的。这是全球供应链中的自然流动。

必须指出的是,中国不少行业协会都呼吁国内企业谨慎选择采购美国芯片。这主要是美国忽视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和安全造成的。这些协会的呼吁是必要的,与坚持扩大自主开放并不矛盾。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植根于全球化,又在全球化中成长壮大。未来,将继续积极深化与各国企业的合作,促进全球产业繁荣发展。这个方向不会动摇。

美国一些人想阻碍中国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科技交流步伐。结果必然是中国与其他国家联系更加紧密,而美国则变得孤立。如今,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去美国化”从金融领域开始不断向外扩展,就是这一趋势的直观体现。如果说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是一场千帆竞发的竞赛,那么华盛顿就像一艘偏航的船,给其他船只带来巨大的风险。全球科技发展是一个共同体,回归合作大队伍是美国唯一明智的选择。我们希望华盛顿尽快认识到这一点。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305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3588888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