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生
近日,母婴行业明星企业宝宝树“有点恼火”。首先,该公司因#员工周末不上班,老板退群裁员#的热搜话题而备受关注,甚至遭到网友抵制。
眼看着公司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宝宝树针对事件发布了官方回应。声明称,王怀南作为宝宝树创始人,目前不参与集团日常经营管理,其个人职务与集团无关。随后,王怀南也发布视频进行澄清。
房子漏水,整夜都在下雨。事件发生几天后,港交所宣布宝宝树正式退市。
这家昔日的“互联网母婴第一股”上市六年后黯然退市。尽管宝宝树向公众宣布取消上市资格,并不意味着公司关闭了与资本市场的对接渠道。但显然,退市并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宝宝树走到这一步还是很可惜的。
外界不解的是,宝宝树为何能打出如此好牌?更关键的是,随着母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宝宝树退市后将如何发展?我们可以从宝宝树所在的母婴轨道开始。
01 亮点时刻,但增长终结?
2007年宝宝树成立时,母婴领域被视为一片蓝海。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消费群体排名:女孩>儿童>青年女性>老年人>狗>男性。不难发现,母婴消费覆盖了全社会消费能力最强的部分人群。
而且,随着80后、90后甚至Z时代的年轻人成为育儿主力,精细化育儿理念逐渐成为共识,这使得育儿成本不断增加。
对于中国家庭来说,母婴赛道的商业潜力并不难理解。俗话说“再穷也救不了孩子”。母婴消费是家庭消费的核心入口。整个母婴市场的全生命周期价值足够大,正在从母亲经济向4(祖父母)+2(父母)家庭经济模式转变。
在这样的背景下,宝宝树早期的发展非常迅速。宝宝树最初是母婴社区和线上工具,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母婴电商平台。
2012年,宝宝树推出快乐孕期APP; 2014年,发布整点计时APP;并于2015年推出电商品牌“美图妈妈”。
随着产品迭代,宝宝树也获得了多方融资,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
2014年,公司获得好未来集团1.5亿元战略投资; 2016年获得复星集团领投的D轮融资,金额高达30亿元; 2018年6月,宝宝树与阿里巴巴集团资本达成战略合作,完成新一轮融资后,前者估值飙升至近140亿元。
同年11月获得阿里青睐后,宝宝树在港股上市,公司迎来了最鼎盛的时期。
当时,通过构建“宝宝树怀孕+小时光+美团妈妈”的互联网产品矩阵,宝宝树形成了广告、电商、内容支付、早教、大健康、家庭金融等六大业务模式。
当时的财报数据显示,宝宝树2018年营收7.6亿元,净利润5.26亿元。这是宝宝树首次实现盈利。经过11年的奋斗,宝宝树看似终于走到了尽头,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套用网络上流行的评论:我以为这是开始,没想到却是巅峰。
02 “内讧”持续,福星星星会背锅吗?
宝宝树退市,复星兴与创始团队的“内讧”应负主要责任。
2016年以来,复星星星持续加大对宝宝树的投资。在郭广昌的规划中,宝宝树的位置曾经非常重要。他曾表示,宝宝树作为中国年轻家庭最大的流量入口,盘活了复星庞大的资源,可以实现双赢的效果。
对此,王怀南也表示同意。据节点财经了解,宝宝树的定位与FuGalaxy的契合度确实非常高,尤其是在用户端。如果双方能够好好合作的话,宝宝树绝对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宝宝树的转折发生在2019年。今年上半年之前,宝宝树还是郭广昌个人微信公众号的高频词。但随着复星取代王怀南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以及聚美优品、滨江集团、联合创始人邵亦波退出股东行列,他很少提及“宝宝树”这个词。
到2022年,郭广昌实际控制的复兴兴已持有宝宝树49.62%的股份。但今年的表现也令人惊讶。当时披露的业绩显示,2022年宝宝树集团营收为3.15亿元,不到2018年的一半,净利润为亏损4.68亿元。
尽管母婴行业竞争激烈,但业绩出现如此大的波动似乎也不合理。宝宝树内部管理的问题逐渐显现。
宝宝树的“内讧”在去年4月达到了高潮。当时,宝宝树CFO徐冲在公司董事会批评大股东复星连续数年侵犯宝宝树利益,践踏宝宝树集团作为香港上市公司的独立性,给宝宝树造成巨额损失。及其他股东。
当时,被解雇的徐冲拒不交出,持长剑强行闯入办公室,将自己反锁在办公室三天,拒绝交出公司财务印章、支票簿,并拒绝交出。更改银行授权签字人的权限。
“CFO高举长剑不肯交出”的血腥大戏,撕下了宝宝树的“遮羞布”,将公司推上了退市之路。据节点财经了解,宝宝树是资本并购中典型的双输案例。郭广昌是资本运作的老手,付星星的地盘也足够大。出现这样的问题,似乎有点不太合适。
但是,事情就这样发生了。而随着退市、原创始团队退出,以及内讧之后,宝宝树还有机会恢复增长吗?
03 回归增长,从品牌形象开始?
“如果你浪费了机会,你就会受到惩罚。”这句话也适用于宝宝树。
2018年,宝宝树曾经拥有最好的机会,但最终没能抓住,管理问题最终反映在公司运营中。
2020年8月31日,工信部通报了《侵犯用户权益的应用通报(2020年第四批)》名单,其中包括“宝宝树怀孕”等101款收集个人信息的应用程序。违反规定且尚未完成整改的。 APP报告。
此后,2021年11月和2022年10月,“宝宝树怀孕”因多重问题被工信部通报并要求整改。
一次次被点名的背后,是用户信任的丧失。宝宝树财报显示,2016年其月活跃用户达到1.65亿,但到了内斗如火如荼的2022年,这一数字下降至7780万。此后,宝宝树不再透露用户数量。
目前,宝宝树想要重获增长,除了努力重新获得用户的信任外,还必须面对来自母婴电商日益激烈的竞争。
近年来,在宝宝树内讧的同时,阿里巴巴、京东等综合电商平台加大了母婴市场的发力,而米娅、贝贝等垂直电商平台也在瓜分母婴市场。市场。此外,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新型社交平台的崛起,强化了母婴社区的内容和IP化内容,给宝宝树等传统平台带来了巨大压力。
而且,随着人口增速逐年下降,宝宝树留给资本的想象空间越来越小。付星星是否有耐心陪伴宝宝树长期在母婴领域耕耘,似乎还是个未知数。
据节点财经了解,当前母婴市场有两个明显趋势。一是竞争激烈,用户对性价比最为敏感。其次,专业化、精细化推动母婴产业升级,对品牌公信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美誉度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母婴行业的“最美小孩”,宝宝树在用户群体中仍然拥有相当的知名度,这是它的优势。但必须看到的是,近年来,宝宝树屡次因负面新闻而登上热搜,这也导致宝宝失去了很多用户的好感度。
现在,如何让宝宝树再次生长,成了郭广昌和付星星面临的难题。然而,从房地产到白酒,从医药到智能制造,付星星的摊子太大了,郭广昌忙得不可开交。宝宝树值得花费太多的精力和资源吗?
或许,我们先重新树立品牌形象吧。时不时地出现在热门搜索上太令人沮丧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3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