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欧盟通过了2022/2380通用充电器指令,规定所有在欧盟成员国销售的指定电子产品必须使用USB Type-C充电接口。
该规定的两年过渡期已结束,将于今日(2024年12月28日)起正式实施。
要知道,苹果仍有部分在售产品如iPhone 14系列、iPhone SE 3等仍采用Lightning接口,尚未全面采用USB Type-C。
这些产品也已在欧盟各成员国正式下架。
接下来IT之家就来盘点一下USB Type-C接口这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以及欧盟新规对我们未来购买电子产品会产生哪些影响。
01. 告别闪电
从2023年发布的iPhone 15系列开始,苹果终于将iPhone上的充电接口从Lightning改为USB Type-C。
不过,iPhone 15标准版的接口速率仍然是USB 2.0,只有Pro版本支持10Gbps USB 3标准。两款手机均支持4K视频输出。
今年秋天,苹果更新了 AirPods Max 耳机,带来了新的颜色和 USB-C 接口,但没有升级其他硬件配置。
妙控鼠标、妙控键盘和妙控板等 Mac 配件也已更新为 USB-C 版本。
不过,上一代Magic Mouse中饱受诟病的充电口位置并没有改变。
这种“更新”可以说是苹果为了继续在欧盟销售而进行的最后一招操作。
但对于 N-2 和 N-3 这两款产品 iPhone 14 系列和 iPhone SE 3,苹果并不想再次“刷新”。
当我们访问德国、法国等苹果官网时,我们可以发现iPhone页面中已经缺失了iPhone 14、iPhone 14 Plus和iPhone SE 3这三款手机。
至于中国、美国等地区的官方网站,苹果并未做出任何调整。
我们怀疑,明年 iPhone SE 4 推出时,iPhone SE 3 将在全球下架。
但iPhone 14系列何时在欧盟以外地区停产仍然是个谜。
根据目前的爆料,iPhone SE 4 基本上就是 iPhone 14 的升级版,并且取消了超广角镜头。
如果iPhone 15还能和“智慧岛”起一点点作用的话,那么iPhone 14就很尴尬了。
不过,如果直接停产iPhone 14系列,苹果明年上半年的产品价格区间将不完整。
无论iPhone 14是明年初SE 4推出时全球停产,还是要等到9月份的iPhone 17系列,Lightning接口退出历史舞台已成定局。
02. USB Type-C,诞生十年
USB Type-C接口于2012年由英特尔、惠普、微软和USB-IF联合开发,其1.0版规范于2014年8月11日正式公布,距今已经过去了10多年。
与之前便携式电子产品中普遍使用的USB Micro-B接口相比,USB Type-C可以正反插,耐用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其24针的设计也为未来引入高速传输功能铺平了道路。
我们还可以看到,为了保持兼容性,USB 3.0标准Micro-B接口的设计可以说是一言难尽。使用过三星Galaxy S5、Note 4以及移动硬盘的朋友对此应该深有体会。
第一个配备USB Type-C接口的设备实际上来自诺基亚。
虽然这款富士康打造的安卓平板电脑不够“纯血统”,但诺基亚N1在2015年1月7日在国内正式发布后,也掀起了市场小高潮。
2015年可能是USB Type-C接口真正的“元年”。
首款搭载Type-C接口的Android手机是另一个时代的撕裂——乐视超级手机1。
苹果在 iPhone 上犹豫不决,但在 Mac 上却咄咄逼人。
苹果2015年3月推出的新款12英寸MacBook,整个机身只有一个USB-C接口和一个“极其先进”的3.5毫米耳机插孔。
次年,新一代MacBook Pro也采用了全Type-C设计; 2018年iPad Pro也采用了Type-C接口。
2017 年推出的 Nintendo Switch 游戏机也采用 USB-C 作为充电接口以及游戏机与底座之间的连接。
虽然它不是标准的充电和视频输出协议,但它仍然给配件制造商带来了很多问题,但这也表明USB Type-C正在扩展到更广泛的类别。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从手机、电脑、平板电脑,到台灯、牙刷、剃须刀,USB Type-C接口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如果新产品的充电接口不是Type-C,那就是新闻了。
03.从480Mbps到80Gbps,我看不出区别
虽然USB-C带来了统一的接口形式,但其背后却是高度复杂的技术和功能组合。
很多技术标准(如USB4、Thunderbolt 3/4/5、PD、DisplayPort等)都可以以同一个物理接口形式“捆绑”,这也给普通消费者带来了很多困惑。
两者都是 USB-C,但传输速率可能在 480Mbps 到 80 Gbps 之间。
USB-IF协会多次“玩弄”USB标准的市场命名,几乎已经成为一种“模因”。
好在,最新的官方命名标准不再需要讨论“什么时间,哪一代,乘以哪个时间”,只需要看传输速率即可。
除了传输速率之外,我们在选购电线时还需要关注其能够承载的功率。目前最高规格是240W电缆,支持48V 5A。
例如,iPhone包装盒中附带的电缆具有480Mbps USB 2.0传输速率、3A电流,并支持最高60W功率。
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小家电采用Type-C接口供电,我们经常会遇到因执行标准不够而无法实现充电的情况。
即使有些设备使用C口,其电源适配器仍然是传统的定速直流电源,不与设备协商功率。
这时如果将此充电器插在其他设备上,甚至可能会造成损坏,所以朋友们一定要注意了。
04. 2026年,笔记本电脑也将全面支持USB-C
在新法规要求手机等中小型便携式电子产品全面使用USB-C接口的基础上,欧盟明确表示该法规将从4月起进一步扩展到笔记本电脑领域2026 年 28 日。
该指令除了规定使用Type-C接口外,还规定了强制“完整”支持PD快充的要求。
根据博主@金猪升级包分析,在PD 3.1 EPR 240W(48V 5A)的功率范围内,私有协议的供电能力无法超过USB PD协议的能力。
目前高端游戏笔记本电脑满载时需要200W以上的电源,不少都配备了330W的“大砖头”。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些机器呢?
对于使用其他方式提供超过240W供电的用户,必须强制USB-C端口支持PD 3.1 EPR 240W的上限。
事实上,之前有一些电脑使用了C口的“魔改”版本,突破了原来100W的功率限制。
但他们通常将电压维持在20V,并选择增加电流的解决方案。
但PD 3.1 EPR标准维持最大电流为5A,并支持28V、36V、48V等更高电压。
然而,这对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侧的降压电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推高了成本。
▲暗影精灵10 Slim 14采用140W EPR电源
而且,2026年这个时间点也有点尴尬。因为CPU和GPU同时更新的“大年”实际上是2025年。
这给各大PC制造商留下了一个选择题:是否在2025年直接满足其产品的欧盟新法规;还是等2025年再观望,2026年再更新版本。
以及全球销售的所有产品是否都会全面支持PD 3.1 EPR 240W,或者是否会推出专门供应欧盟的SKU。
十年前,USB-C的到来让人们对“统一接口”的未来充满了遐想。
虽然背后存在命名混乱、版本复杂等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统一的接口规范给我们带来了更加便捷的用户体验。
我们正在见证Lightning彻底退出苹果产品线;两年后,欧盟的笔记本电脑也将全面配备 USB-C。
放眼更长远的未来,真正实现“一缕走天下”的时代已经不再遥远。
无论对于消费者还是制造商来说,USB-C 的故事还远未结束。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3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