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分享

玉伯投身AI大模型创业,YouMind内测反响热烈,公司估值过亿

数百朵鲜花盛开,但尸体遍布田野。

这是致力于大规模AI模型创业的余叔,以及他对2024年创业现状的真实感受。

但这位前阿里巴巴前端负责人却选择加入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用AI专注于内容创作者群体。

上市两个月后,公司估值突破1亿。进入市场六个月后,第一个产品YouMind推出。已开放内测20余天,收到了良好的反响。近5000人排队申请(最终批准千余人)。

他还有些欣喜地告诉 Qubits,到目前为止,付费的种子用户比他预期的要多。

_阿里前端p5_阿里前端p10

于叔叔是谁?

这个名字在前端开发领域是家喻户晓的名字,与大多数兼职人员每天使用的办公工具/平台密切相关: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硕士;

2008年加入淘宝UED(用户体验设计)部门担任前端工程师,与团队先后推出SeaJS、KISSY等框架;

2012年,他调入支付宝前端开发部门,负责基础团队。后来创立体验技术部门,致力于设计语言Ant Design、数据可视化AntV等;

2016年主导开发笔记文档知识库语雀(最初名为云雀),并于2019年开始语雀商业化尝试;

2021年,生产力协同事业部成立,宇博负责主要产品宇雀+白眼;

2023年4月,在阿里巴巴工作15年、排名P10的鱼叔离开蚂蚁;随后加入字节跳动旗下飞书,担任飞书产品副总裁;

2024年4月,于波从飞书辞职,并于次月在杭州创立了AI公司Thinking Sky。

11月底,思维天空首款产品问世,并于12月6日开始内测:

YouMind是一款面向全球创作者的AI工具,覆盖全流程,可整合多种模态。

阿里前端p10__阿里前端p5

不过,宇叔直接告诉量子比特,目前大家看到和使用的版本只是v0.1,也就是YouMind的最终概念。

然而,由于开源精神和共创理念深深扎根于一个有技术出身的人的骨子里,团队选择在此时将YouMind放到用户面前。

最终形式:内容创作者的 GitHub 社区

那么,用户现在可以用于内部测试的YouMind 0.1版本是什么样的呢?

作为千分之一通过内测的人之一,量子位的很多编辑都尝试过。

注册后,它会建议您安装YouMind浏览器插件。

通过这个插件,你主要可以做三件事:

首先,对网页进行总结和翻译;

其次,与ChatBot交谈并提出问题,无论是关于您正在浏览的界面还是您需要在互联网上进行搜索;

第三,将任何模式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播客/音频、视频等,分类放入个人收藏。

以上就是调用插件可以做的事情。

阿里前端p5_阿里前端p10_

进入YouMind主页,主要有三大功能。

_阿里前端p10_阿里前端p5

首先,剪剪。

使用它来提取和收集互联网上您认为有用并想要添加到您自己的知识库中的任何内容。

它可以是来自 arXiv 的一篇论文,来自 YouTube 的视频,或者来自任何地方的任何东西。

_阿里前端p5_阿里前端p10

其次,思想。

这很容易理解。它用于记录您自己的个人想法和文章。这是一个在线笔记本。

再次,董事会。

您可以对从外部收集的剪报和您个人记录的想法进行分类和整理。

目前,Boards 的功能有限。

(不过毕竟鱼叔也把这个版本定义为v0.1,我们先看一下)

阿里前端p10_阿里前端p5_

如果非要打个比方方便大家理解的话,我想称YouMind v0.1为:

Readwise和黑曜石的AI集体版本。

(比如,如果有更准确的描述,欢迎评论区众筹)

而这只是 Yubo 愿景中 YouMind 达到完全成熟的三个阶段中第一个阶段的第一步。

Qubit画了一张思维导图来展示他对YouMind的整体构想:

_阿里前端p5_阿里前端p10

于波表示,团队目前正在打磨第一阶段的第二步,让内容创作者在YouMind(手动狗头)上IPO。

让收藏的内容不再积满灰尘,当你想找到自己看过的内容时,也不必翻遍各个平台的浏览记录。

完成素材的串联和调用,帮助您更好地制作文章/播客/视频等内容。

至此,即使YouMind第一阶段完成——此时也会达到v0.5。

第二阶段,YouMind将从个人工具转向协作使用,并正式迈向v1.0。

但与Notion、飞书、WPS等不同的是,YouMind专注于内容协作和项目管理,而不是组织管理。

AI 2.0时代,出现了一大批以“一人公司”为代表的超级个人或小微团队。我认为他们不需要一个巨大的协作工作平台。

我们的第二阶段是开发为这类人服务的协作工具。

“哈哈,第三阶段其实很长远,和我的初衷有关。”于叔笑着说,那就是建设社区。

内容创作者有YouTube、抖音、Twitter、小红书等各种平台,但却给人一种到处工作的感觉。 “我觉得创作者没有归属感。”

他将其与最大的程序员社区 GitHub 进行了比较——

无论是写代码还是复制代码,程序员都会将GitHub视为一个像家一样的社区;如果他们有好的想法,他们可以上传它们,进一步构建它们,甚至将它们变成软件,然后分发它们,他们也可能在Apple Store中赚钱。

因此,YouMind的最终目标是成为内容创作者的GitHub。

(ps:我们从一个日常写手的角度讲了创作者的心态可能和程序员不一样,内容创作者可能不接受被抄袭。但于博举了一个他认为很神奇的例子。存在:维基百科)

“也许创造是更好的消费”

宇博选择“进攻”内容创作者群体作为自己的第一个创业举动,有两个原因。

看看你擅长什么。

在一次与杭州资深企业家的交流中,余叔第一次听到了对PMF与共识不同的解释:

P不应该代表产品,而应该代表人。它不仅指团队中的每个人,还指创始人本人。

看看语博自己的经历,他表示自己从2014年开始使用Notion,后来带领语雀、加入了飞书。

他介绍,团队成员虽然年轻,但多年的工作经验与此密切相关。他们有经验、有积累、有长期的市场观察。

团队成立后,内部协作从Slack+Notion+Google Workspace跳到了Linear+Google Workspace,我觉得更适合小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

相当于从你的日常使用中发现了新的痛点。

阿里前端p10__阿里前端p5

其次,看趋势是什么。

他对与他想做的事情相关的趋势的洞察可以分为两点。

首先,内容创作越来越模式化,这种现象不仅在国内发生,也在全球范围内发生。

接下来是95后。准确来说,10后、20后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变化。

鱼叔自己觉得现在的娱乐消费需要普通人有很高的自律要求。用雨叔的话说,这种纯粹的消耗其实是很累的。他说:“你以为你消费了,其实你什么也没得到。”

与此同时,他不止一次听到初中生的话语,比如“抖音是老年人才玩的”。他还看到自己的儿子和朋友们面对大片《黑神话:悟空》不仅要玩那个游戏,还要去Minecraft中建造和恢复游戏中的建筑、boss等。

阿里前端p5_阿里前端p10_

想了又想,宇叔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本质上,我认为“创造”可能是一种更好的消费形式,或者说创造可能是一个新时代的消费。

他说也许每个人都应该尝试创造一些内容。尝试后获得的好处与单纯看短视频的快乐完全不同。

于是就有了YouMind。

然后基于一个很简单的开源心态——简单指的是“有想法就开源”,让大家以此为基础,有代码的可以写代码,懂文档的可以写文档,懂文档的可以写文档。有钱就可以支持。 ,共同努力实现这个想法——团队觉得没有必要保留大动作,可以通过共建的方式共同向内容创作者的 GitHub 迈进。

所以此时的YouMind还是v0.1。

创业后“成功一定是我的”

作为YouMind背后最重要的人物,于波创业后感到更安心,但也更害怕。

实用性是对比之前大厂的经验。

2018年之前,鱼叔是和代码打交道的;后来他在一家大工厂中担任中层,带领着六七百人的团队。

但问题出现了:

我和一线同学相差三四级。我既不能很好地感知一线信息,也很少需要自己做决定(因为-1或-2提出的更接近业务本身的决策已经很好了。),他只需要点头头;而且因为他是自己企业的领导者,所以自上而下需要传达的高层信息几乎为零。

但真的有那么舒服吗?并不真地。

由于种种原因,他不能让自己的日程有任何间隙,有时甚至需要被动地让别人参与进来。

用他自己的话说,总之,人在忙,心却在闲。

自认为个性务实的余叔不太喜欢这种情况。他甚至一度想转行做HR,让自己安心一些。

现在离开了大工厂,带着十几个人的小团队从零开始,这确实是一次实践经验。

但回想起来,有时候我还要处理团队管理的事情,这让我有点羡慕大公司。 (不过宇叔说欢迎大家加入~)。

至于害怕——

你一定很害怕吧!当一个企业家说他不怕的时候,我感觉自己见了鬼。

那些说不怕失败的企业家基本上都是在撒谎。

但他表示,所谓“害怕”并不意味着害怕丢面子。

于叔很清楚,自己当然要尝试创业,但他当然也担心自己瞄准的方向是伪命题,一些害怕的情绪在所难免。

害怕赔钱。

作为长期主义者,背着投资者的钱,AI初创公司花钱如流水,却担心找不到“耐心”的长期投资者。

生怕时机不对。

他认为,找到合适的时机与发现趋势同样重要。回到2019年左右,当大公司感觉退居二线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坚决创业?

“即使失败了,我现在也可能会连续开始第二个或第三个生意。”

阿里前端p10_阿里前端p5_

最后的恐惧来自于他成为企业家后心态的变化。

此前,他觉得“GitHub for content Creators”是他的想法和愿景。

“这件事的成功不一定是我的。”别人制作,自己直接使用,无需承担成本和损失;可以半路被大厂收购,只要目标一致,被收购也是好事。

但最近他看了尤瓦尔·赫拉利的《超越智人》,他感觉自己突然明白了——

最后一个恐惧是我不想看到我的想法和目标被别人首先实现。

社区的灵魂,来自社区的共识现实。创始人的思想是决定性的,不能依赖别人。

所以现在我相信,作为“内容创作者的GitHub”创业的成功一定是我的。

内部测试等候名单:youmind.ai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381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3588888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