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东西
作者|云鹏
编辑|漠影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DeepSeek迅速融入了科技行业的几乎所有赛道。一场 AI 普及的风暴,从产业端蔓延到了消费端,AI 加快了从云侧向端侧的发展进程,各类智能设备都深深地卷入了 DeepSeek 所掀起的 AI 浪潮之中。
在这股浪潮里,AI PC 作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智能硬件,也成为了行业变革里的焦点。
过去一年多发展后,各家的 AI PC 产品相继发布。在 AI 的助力下,我们工作的效率有了明显提升,AI 可以帮我们迅速梳理知识,还能帮我们进行文本和图像的处理。
但这显然只是AI在PC行业掀起巨大变革的冰山一角。
AI 与 PC 进行深度融合,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新的体验呢?消费者所需要的优秀 AI PC 到底应该是一款什么样的产品呢?
这个行业的玩家都在思考一些问题,荣耀今天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荣耀将用 AI 对 PC 这一产品形态进行全方位重构,包括底层硬件调度、人机交互以及跨设备的协同生态等方面。AI 将会在这些方面无处不在,融入 PC 的各个侧面。
为什么是荣耀呢?实际上,如今的荣耀已悄然进入 2024 年超轻薄本销量的 TOP3 之列。在这个排名中,第一名是苹果,第二名是华为。
荣耀入局 PC 赛道仅三年多时间,作为“新兵”却能与苹果、华为等行业巨头看齐。其在底层核心技术层面取得突破,对 AI PC 进行深入思考并作出关键布局,这些无疑都很重要。
说起来似乎很简单:荣耀是在用做手机的思维去做PC。
道理人人都明白,然而为何只有荣耀率先将产品和技术落实到位呢?这做起来着实不易。
荣耀 AI PC 新品 MagicBook Pro 14 系列发布了。智东西来到荣耀位于西安的研究所,与 PC 相关研发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试图为 AI PC 行业的创新找出新的解法与方向。
荣耀西安研究所通信性能相关测试场景
瞄准续航方面的“顽疾”,去做那些别人不敢做以及没能做成的事情,以此来填补行业的空白。
荣耀发布的 AI PC 2.0 战略中,第一个关键核心是实现 AI 内核驱动的智能硬件。通俗来讲,就是要把底层的硬件调校做好,切实做到全面且细致的底层调度,以此为良好的 AI PC 体验提供服务。
荣耀为了做好这件事,已经深耕了三年多。这就是荣耀能在 AI PC 这波跑在行业前列的重要因素之一。
荣耀开始进入 PC 赛道的时候,传统 PC 行业已经是较为成熟的领域了。在生成式 AI 到来之前,行业的整体规模已经多年没有增长,甚至还出现了小幅下滑的情况。
在这个巨头云集且内卷激烈的领域中,刚独立不久的荣耀面临着是否要做 PC 的抉择。如果决定要做,那么荣耀需要选择一个切入点。这一选择关系到荣耀 PC 能否真正立足并生存下去。
荣耀西安研究所中产品在进行测试
荣耀经过深入思考,进行深度用户调研,在内部展开激烈探讨之后,给出的答案是续航。从表面来看,这仿佛是一个常常被提及的话题。
这样一个基础问题,在当下却成为了制约 AI PC 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木桶短板”。
当前,PC 产品具备轻薄便携的特点,同时还拥有出色的 AI 能力,这类产品已经成为行业聚焦的核心产品形态。然而,如果续航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轻薄和 AI 就都只是“空中楼阁”,无法真正实现其价值。
续航和性能、散热有着密切的关联,并且会对一款 PC 产品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荣耀在 PC 领域率先迈出了坚定的一步,那就是死磕续航。而当时的行业在做好续航方面是空白的,需要做好硬件层的调校。
2022 年有 OS Turbo 1.0,2023 年是 OS Turbo 2.0,到了 2024 年则是 3.0。荣耀始终的目标是成为行业里最强的竞争对手,同时也是轻薄 PC 领域的标杆,即苹果 MacBook Pro。
实际上,这个过程比想象中困难得多。在与专家交流时我们得知,起初行业内几乎没人进行硬件层的调度。英特尔、微软这样的芯片和操作系统巨头,最开始也不太相信荣耀能够取得成绩,因为此前没有成功的案例。
初期在硬件层面能够调校的选项数量十分有限。荣耀开始初步进行尝试,采用场景识别加决策调度的模式,其调节精度大约在 1W 左右。
荣耀 OS Turbo 在系统调度优化层面取得了亮眼表现。它在行业中真正赢得了消费者的口碑。微软和英特尔开始开放更多接口。荣耀与行业上下游的合作更加紧密且深入。
荣耀在今天的 HONOR Turbo X 中,做到了调度方面的全面性,做出了更智能的决策,也实现了场景识别的更精细性。
过去的三年多时间里,荣耀逐步进行了一系列工作。它打通了从硬件到软件的可调节这一环节,实现了从不能调的状态转变为可以调的状态,进而又达到了调得好以及调得更加精细的程度。
前文提到,荣耀是以做手机的方式来做 PC。做手机的思路是什么呢?那就是发现痛点并解决痛点。如果自身无法解决痛点,就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去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倘若产业链上下游也无法解决,那就加大研发投入,通过自主技术创新来实现行业突破。
荣耀做 PC 的核心思路就是这样。很多传统 PC 厂商并未做到这一点。
荣耀的 HONOR Turbo X 相当于一个在操作系统之上的小型系统,也相当于一套荣耀自己开发出来的调度系统。
荣耀认为,AI PC在快速发展,未来可调整的空间会不断增大。单纯进行“组装”,肯定无法打造出优秀的 AI PC 体验。所以,荣耀必定会在“调校”这条道路上持续前行,并扩大自身的领先优势。
HONOR Turbo X 达成了 AI 软硬的自我协同,荣耀打造出了在 AI PC 领域如同“六边形战士”般的产品。
荣耀入局已经三年多了,它无疑是一家勇于进行突破性创新的企业。在 PC 赛道上,它走出了一条别人未曾走通的道路,并且将今天的 HONOR Turbo X 这样的底层硬件调度黑科技真正地落实了下来。
在 AI PC 时代,荣耀有能力实现由 AI 内核驱动的智能硬件。荣耀能够让 AI 赋予硬件以能力,改写笔记本电脑的调校法则。并且,荣耀还可以进一步实现 AI 软硬自协同的全面调校,这些都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事情。
荣耀早已将一切底层技术障碍扫除干净。此次 HONOR Turbo X 内置了 6 个 AI 引擎,分别是感知 AI 引擎、学习 AI 引擎、决策 AI 引擎、芯片调优 AI 引擎、智能调度 AI 引擎、场景识别 AI 引擎。感知 AI 引擎进行感知后,学习 AI 引擎开始学习,决策 AI 引擎作出决策,接着可以充分调度硬件,同时完成芯片调优,整个链路是相互打通的。
CPU 是可调的,GPU 是可调的,NPU 是可调的,内存是可调的,电压是可调的,风扇是可调的,电池是可调的,音频也是可调的。这种平台级 AI 能力,能够让调校深入到产品芯片的底层,能够让调校深入到操作系统中,还能够让调校深入到用户应用层面,这就是 AI PC 可以真正兼顾轻薄、高性能、长续航的底层逻辑。
HONOR Turbo X 技术能够提升续航能力,具体通过提升 CPU 电源能效来实现,还能进行芯片电压的精细化调校,同时可进行场景自适应电源调度,并且能自研进程负载调优等。
这又是一个在行业中首次实现的成果。
HONOR Turbo X 给予了支持,AI PC 在性能方面有显著提升,在续航方面有显著提升,在静音方面有显著提升,在通信方面有显著提升,在显示方面有显著提升,在音效方面有显著提升,做到了荣耀所说的“六边形战士”,即轻、薄、强、静、优、久。
荣耀 LINK Turbo 能够智能地识别用户的下载场景,从而实现手机和 PC 的双通道并发,使得下载速度翻倍;3D Lut 能够进行万级精细化的色彩调校,这样可以让 AI 的显示效果得到增强;另外,PC 可以借助 NPU 来运行算法引擎,以实现 AI 声纹降噪,并且这种方式更加高效、更加节能。
HONOR Turbo X 技术的出现,以及 AI 软硬件自协同的全面深度调校,这使得 AI PC 的综合体验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让荣耀在笔电领域实实在在地坐上了“调校之王”的位置。
底层调度是基础,AI 能够推动人机交互进行革新,从而带来体验的提升,跨端生态也在加速成长。
AI 使能的硬件调度,为 AI PC 提供了底层保证,使其能够兼顾轻薄、高性能和出色的 AI 体验。随后,荣耀在 AI 重构 PC 这一方向上所拿出的另一个重要举措就是 AI 使能的人机交互。
简单来说,就是让PC上的AI变得更智能、更易用、更开放。
做好这件事,荣耀核心聚焦在三个方向上:技术、场景、体验。
在技术层面,荣耀通过选择端侧多模态模型、大语言模型以及与云端百模生态协同的方式来提供 AI 服务,而这正是当下行业中主流的“端云协同”模式。在端侧方面,荣耀的魔法大模型基座进行了迭代和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近来各路手机厂商纷纷官宣接入 DeepSeek,PC 终端厂商也纷纷官宣接入 DeepSeek。荣耀的 YOYO 助手已经接入了 DeepSeek。然而,荣耀的端侧 AI 体验远不止于此。自研端侧基座模型如何与其他端侧模型协同,以及如何调度云端百模生态来提供优质服务,这些都是终端厂商在 AI 时代需要给出回答的关键问题。
荣耀认为,他们的核心需做好三件事。其一,要基于 AI 进行硬件调度,需思考如何将模型高效地部署在端侧,同时实现高效调度,这其中充满了技术挑战。这不但包含模型的调校以及算子的优化,更为重要的是后台要进行充分的硬件调动。
端侧硬件适配与优化是荣耀在 HONOR Turbo X 部分已经完成的。一套完整的 HONOR Turbo X 调度技术,能够让 AI 大模型获得更好的支持。正是因为 HONOR Turbo X 实现了充分调度,AI 才能够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目前荣耀有 1.5B 左右的端侧模型,这个模型能够进行总结文档的工作,也能够进行语义理解。并且,它已经可以达到云端百亿参数模型效果的 90%左右。
第二是对本地私域数据的学习,这是实现真正个性化 AI 体验的基础。荣耀借助 Magic Live 智慧引擎来建立个人知识库,构建画像系统,搭建向量数据库,并且最终达成跨端服务的流转。
第三件事是交互,这种交互是基于意图识别且由 AI 使能的人机交互,它能给我们带来真正创新的交互体验。此次 YOYO 增添了新的交互形式,其中 YOYO 按键能够实现一键进行全局唤醒。
说完了技术层面要做的事,我们来看看场景和体验。
荣耀在场景方面未“贪大图全”,而是先将注意力集中在用户最核心的四个场景上。其一为搜索场景,其二是阅览场景,其三是创作场景,其四是智能操控场景。针对这几个场景,荣耀发布了智慧搜索、AI PPT 创作、代码助手等新的 AI 功能。
升级后的荣耀端侧智慧搜索,能够依据关键词以及模糊语义,直接对本机的文档、图片、音频、视频等进行搜索。其搜索结果能够实时呈现出来,并且无需连接网络就可以使用。
这背后涉及到 AI 私域知识的学习,这种学习是基于跨模态大模型自学习技术的。涉及的模型包括大语言模型、CLIP/VQA 模型、多模态模型以及 ASR 模型。
在阅览的场景里,YOYO 助理 2.0 能够扩展并支持 EXCEL 方面的功能,还能支持 WORD 办公方面的功能,以及网页浏览等系统应用场景的实时翻译功能和问答交互等功能。
在创作的场景里,YOYO 助理 2.0 增添了 AI PPT 以及代码创作等这类生产力工具。并且它已经与 DeepSeek 大模型相连接,无论是在问答方面,还是在编程方面,都能够调用 DeepSeek 大模型。
荣耀手机上的“一句话的事儿”会在荣耀 AI PC 上实现。用户仅需通过自然语言进行交流,便能让 YOYO 助理 2.0 完成诸如硬盘清理、软件卸载、文件发送等复杂的任务执行。
荣耀首先做好了智能硬件调度以及创新人机交互,接下来要做的是 AI 服务流转的跨端生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荣耀 MagicRing 之后会具备跨品牌兼容的能力,并且荣耀将成为第一个能够支持全品牌互传的厂家。
Windows PC 能够与安卓手机和平板兼容,也能与 iPhone、iPad、MacBook 兼容,并且是无缝兼容。荣耀 MagicBook Pro 14 上的文件可以通过一键操作分享至 iPhone。
深耕底层技术所带来的荣耀,正在成为能够搅动 AI PC 市场的一个关键因素。荣耀源于对底层技术的深耕,它正发挥着搅动 AI PC 市场的作用,成为其中的关键变量。
整个发布会来看,我们能发现 AI 技术在荣耀 PC 产品的各个环节都有深度应用,这使得 AI PC 名副其实。同时,自研调校技术取得了突破,而这成为了实现优秀 AI 体验的基础保证,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从宏观角度讲,荣耀对 AI PC 的调校与智能汽车在实现硬件智能化以及读懂用户方面是相似的。两者都是从用户需求痛点出发,都聚焦于底层硬件进行动态调整,其核心目的是让硬件更智能,更能理解我们。
在 PC 上,就是要让所有的硬件和软件都更具可调节性,接着实现软硬件的自我协同,最终达成优良的 AI PC 综合体验。
底层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厂商推开 AI 新时代大门的钥匙。
荣耀 CEO 李健将在 2025 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期间举办的“荣耀阿尔法战略及 AI 技术发布会”上公布荣耀在 AI 方面的新进展。荣耀在 AI 手机和 AI PC 领域会放出什么大招呢?我们将拭目以待。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4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