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终身教授突然回国!外媒回应:中国科研吸引力藏不住了?
今天来聊一则让美国感到痛心的重大新闻!美国莱斯大学有一位终身教授叫钮凤林,他突然做出决定,放弃了那如同金饭碗般的职位,选择全职回到中国并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位在地球物理领域堪称封神的大佬,为何会放弃每年 200 万年薪以及绿卡呢?他带回来的“黑科技”究竟有多厉害呢?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这场“学霸归国记”!
钮教授 1988 年从中科大地球物理系毕业。之后他前往日本东京大学深造,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2002 年,他进入美国学术圈,从莱斯大学的助理教授开始做起,逐步晋升为终身教授,成为全校最年轻的拥有“学术铁饭碗”的人。他在《自然》这种顶级期刊上发表了 6 篇论文,每一篇都具备能评上院士的水平。
更厉害的是创造出了“地球 CT 机”。它能够利用地震波为地球内部拍摄三维大片,连地幔的流动以及地核的边界都能够看得非常清楚。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还为他颁发了杰出青年奖,其相关论文被引用的次数超过了 7700 次,在学术界,这样的数据绝对是顶尖一流的!
放弃天价待遇,就为干件大事
你猜莱斯大学向他提供了什么条件呢?他的年薪是以 200 万人民币为起步的。并且,绿卡可以随意获取。在实验室方面,想要钱就给提供钱,想要人就给予人。然而,钮教授在去年 10 月直接将合同撕毁了,当他的飞机刚落地,就被中科大的车队接走了。
为何如此拼命?听闻他带回了两项极为厉害的“技术”:其一乃是能够看穿地核的“地下 CT”;其二则是地震预警系统!
这玩意儿能够使我们勘探页岩气的成本直接降低 40%。在四川大凉山的那个深地实验室里,3.7 亿的量子传感仪以及 4000 万的氦质谱仪,全部都是依靠这一技术来支撑场面的。外媒语气酸酸地说道:“中国现在进行挖矿的技术都比我们的高科技!”
别看钮教授回来从事科研工作,人家可是很精明的呀!如今中国在砸钱进行深地探测方面确实是下了很大的本钱——投入 9.2 亿来建设极深实验室,采购清单上经常出现价值上亿的设备。再看美国,这两年科研经费控制得非常严格,莱斯大学地球科学系的预算去年还削减了 15%!
关键在于技术变现速度快。钮教授的那套地震成像系统,在国内能够立即应用于防震减灾和石油勘探领域。据悉,他刚回国三个月,就与团队一起完成了页岩气田的精准定位,使得进口天然气需求直接暴跌了五分之一。这种效率难怪会让网友调侃:“钮教授回国不是来做实验的,而是来搞事业的!”
中国有着吸引海归的引力,这在海归潮背后体现得很明显。钮教授并非个例,仅 2019 年就有 2500 多位海外大牛回国。中科院几乎快成为“海归俱乐部”了。布鲁金斯学会的报告也承认,中国对顶尖学者的吸引力在五年间增长了十倍。
大佬们集体回流的原因较为简单。其一,如今国内的科研条件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像中科大给钮教授配备的实验室,其设备比莱斯大学的还要先进一代。其二,在国内搞研究无需看资本家的脸色,国家的战略项目说启动就能启动。其三,国内的隐形福利十分充足,房子、子女教育以及医疗等方面都能全部包揽,而在美国这些都需要自己掏钱去解决。
钮教授的这一操作给我们提了个醒。科技争霸的本质是人才生态的竞争。当中国能够提供比美国更优秀的实验室、更迅速的成果转化以及更令人愉悦的科研环境时,谁还会愿意在海外充当“二等公民”呢?
网友有这样的神评论:“二十年前,中国的学霸向美国缴纳学费;现在,轮到美国向中国缴纳技术税了!”接着可以说:“科学家或许不存在国籍的差异,但科学成果始终属于祖国!”
这场人才回流的大戏表明,美国的劣势已经较为明显。等到硅谷的人都离去、楼也空了的时候,或许他们才会有所醒悟。对此,你们有着怎样的看法呢?#头条首发大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4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