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前,上海张江的模样是一片阡陌农田。如今,它已一跃成为“中国硅谷”,并且在不断孕育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质生产力。
12 月 23 日,观察者网的科创类谈话节目《心智对话》以“从硅谷到张江:世界科创的旧中心与新势力”这一主题展开。节目邀请了上海磐启微电子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宝骐,迦美信芯的董事长兼 CTO 倪文海,以及中泰证券的联席所长兼电子行业首席王芳。他们将分享各自的“芯”看法。
从左边开始依次是上海磐启微电子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宝骐,中泰证券的联席所长兼电子行业首席王芳,以及迦美信芯的董事长兼 CTO 倪文海。
李宝骐讲话称,美国乃是世界半导体行业的起源地。在其发展进程里,美国的半导体产业链曾多次进行全球产业转移。其中,第一次转移到了日本;第二次转移到了中国台岛和韩国;而第三次可能会转移到中国大陆。
他认为芯片行业是人才与资本聚集的行业,且需要广阔市场。中国大陆具备人才、资本和市场这三大要素。然而,中国错过了第二次产业转移。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时中国有很多赚快钱的机会,而芯片行业盈利速度相对较慢,所以被忽视了。
他说,芯片被称作国家的“工业粮食”,并且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全球半导体供应链被人为打破之后,各个端口都需要这个“粮食”,它所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未来蕴含着诸多发展机会。
李宝骐指出,美国经历过芯片股市的泡沫,中国台岛地区也经历过。后来“挤泡沫”的过程是较为痛苦的,但股市泡沫在某种程度上当时推动了芯片设计行业的发展。
上海磐启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宝骐 观察者网
王芳从全球半导体发展这一角度着手。她分析了中国半导体行业的现状。她指出,全球半导体产业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特点。自 1978 年起,一共历经了 13 轮大的周期。通常上行周期会持续一年半到两年左右。下行周期的情况也是如此。在历史上,这一时间模式一直循环往复。
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 SIA 提供的数据表明,2023 年全球半导体的销售额达到了 5268 亿美元。并且,在今后,全球各个领域中“含硅量”将会持续呈现上升的态势。
王芳提及,2014 年之前中国的半导体发展较为缓慢。转折点出现在 2018 年,也就是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内。美国对中兴、华为动手之后,芯片行业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倪文海说,当时他们开玩笑讲,特朗普实际上让中国的半导体行业得到了振兴。他还表示,中国人在遭遇外部的高压时,通常能够激发出更加惊人的潜力,并且会持续超越自己。
如今,特朗普重新活跃起来。预计他会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半导体领域的封锁,也会进一步加强对中国量子技术领域的封锁,还会进一步加强对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封锁。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4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