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2 日消息,日前,人民日报新媒体发布了一篇演讲,演讲者是宇树科技的创始人王兴兴,演讲题目为《献给春天的演讲:相信》。
王兴兴是 90 后。他与团队研发出了四足机器人。该四足机器人已占据全球近 7 成的销售份额。今年春晚中被大家所熟知的跳秧歌的“机器人”源自这家公司。
他在演讲中称,很多人想象的情况与他不同,他并非“学霸”。尤其在英语方面,尽管他一直很努力,可高中 3 年里仅及格过 3 次。甚至有人说,这个小孩似乎比其他人要笨一些,他也曾因这而产生自我怀疑,内心充满焦虑。
他热爱做“小发明”。例如,在 10 岁时,他用废旧纸板制作了风力小车;15 岁时,他用废旧铁皮制作了微型发动机,还制作了航模。19 岁时,他想尝试做个机器人,然而没有一个人看好他。
我不相信这世上存在不可能的事。没有设备的话,就凭借手工小钻头、锉刀以及剪刀来进行操作。没有资金的话,就购买 9 块钱的零件,去寻找那些没人要的边角料。最终,我仅仅花费 200 块钱,就通过手工制作出了一个小型的双足机器人。王兴兴如是表示。
王兴兴在刚创业之时,也曾遭遇诸多困难,四处碰壁。当开始量产机器人之际,周围充斥着满满的质疑。然而,王兴兴坚信,只要坚持去做那些困难但正确的事情,时代定然不会辜负长期坚守的人。如今,当初那个显得有些不稳定、颤颤巍巍的机器人,通过持续的迭代更新,已然成为了全球行业中出货量最为庞大的机器人。
以下为王兴兴演讲全文:
你相信吗?我身边有一台机器人,在不久的将来它会变得和我们一样灵敏,并且还可能成为我们的好帮手。
我相信。我是王兴兴,这是我和团队研发的宇树机器人。
很多人想象的情况与之不同,我并非“学霸”。尤其在英语方面,尽管我一直十分努力,然而在高中 3 年里,仅仅及格过 3 次。甚至有人宣称,这个小孩好像比其他同学要稍微笨一些,我也曾因这而产生自我怀疑,内心充满焦虑。
我有自己的热爱,所有课余时间都用于做“小发明”。10 岁时,用废旧纸板制作了风力小车;15 岁时,用废旧铁皮制造了微型发动机并制作了航模;19 岁时,我想尝试做个机器人,然而却没有一个人看好。
我不相信世上存在不可能的事。没有设备的话,就凭借手工小钻头、锉刀以及剪刀来进行操作。要是没有资金,就去购买 9 块钱的零件,去寻找那些没人要的边角料。最终,仅仅用了 200 块钱,我就通过手工制作出了一个小型的双足机器人。
那一刻,我再次明白,奇迹是有“算法”的。做成一件事并不难,只需将“不可能”这三个字拆解为三百个或者三千个技术步骤以及参数,接着逐一去攻克它们。
后来,我遭遇了更多的难题。在刚创业之时,我处处遇到阻碍。当开始量产机器人的时候,周围满是质疑之声。如今做这件事,有什么用处呢?海外实验室要耗费数亿美元才能完成的事情,你凭什么能够做到呢?
我曾听闻一句话,有的人只有亲眼见到才会相信,而有的人则是因为相信所以才会看见。前行的道路是一个个“迷思”被破除的历程,我坚信别人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们同样也能够做到,并且还能做得更为出色。基于这个信念,我们每一天都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始终在持续学习,不断地进行尝试。
前进的路包含着一次次的抉择,有“快与慢”的抉择,也有“长与短”的抉择。身处“快时代”,我宁可选择“慢”,也不会去走捷径或者抄近路。我更愿意付出笨功夫,坚持自主研发。
我相信,只要坚持去做那些困难但正确的事情,时代就不会辜负那些秉持长期主义的人。如今,我当初所做的那个处于颤抖状态的机器人,在经过持续的迭代之后,已经变成了在全球行业中出货量居于首位的机器人。
常有人向我询问,机器人的未来究竟会是何种模样?我无法确切地给出答案。机器人能够体型庞大,庞大到能够移山填海;机器人也能够体型小巧,小巧到能够进入血管去消灭癌细胞。
我可以肯定,我们这一代人很幸运地碰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几百年的技术积累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我们有能力去创造更强的 AI、更好的机器人、更酷的游戏以及更火的电影。
我相信我们真的能够做到。最后,我希望借用电影《哪吒 2》的台词来和你一同勉励:你是否还想要去改变这个世界呢?我想要去尝试一下!我们一起去尝试吧!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4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