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来源有闪电新闻、semanticscholar、中国农业科学以及昆虫学报。
蜜蜂的重要性
大多数人知晓:蜜蜂属于重要的授粉者之一。此点极为重要,然而,这并非蜜蜂对自然界所做的唯一贡献。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报告《蜜蜂为何重要》指出,蜜蜂的授粉活动对全球农业用地有影响,其影响着 35%的农业用地。同时,蜜蜂的授粉活动支持着 87 种主要农作物品种的生产,这种影响力超过了任何农业管理实践。依赖蜜蜂的农作物在全球的价值每年处于 2350 亿到 5770 亿美元之间。如果没有蜜蜂,人类不一定能吃得饱饭。
存在其他种类的授粉者,但是没有一种授粉者的重要性能与蜜蜂相比。
蜜蜂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把花粉从一朵花运送到另一朵花,为各种植物和树木授粉,从而改善了植物物种的多样性,也影响了特定生态系统中昆虫和动物的多样性。
另外蜜蜂催生了多种营生,其中以养蜂产业为主。前期有饲养工作以及收集蜂蜜;中期进行生产,包括蜂蜜、蜂花粉、蜂蜡、蜂毒、蜂王浆等知名产品的生产;后期则进行销售等工作。这些产业都为相关的人类从业者提供了生计支持。
蜂蜡常被用于化妆品行业和制药行业。花粉能够作为营养补充剂。蜂王浆被用于医疗行业,并且它也是治疗病毒感染的天然药物。
目前已知的蜜蜂种类有 20000 多种。这些蜜蜂分布在世界各地。它们各自都是最适合当地环境的原生物种。然而,当它们被人类带到非原生环境后,即使它们如今在辛勤劳作以构建地球生态,也可能会成为祸害。
捅蜂窝捅出奇迹
时间得回溯到2017年。
在一个下午的午后,青岛市南区逍遥三路 5 号的小花园中,居民王女士在散步时偶然看到古力井下藏着个马蜂窝。她询问了周围的民众,得知有不少人已被蜇过。她赶紧联系了消防队,希望能尽快解除隐患。消防队随后联系了当地著名的养蜂专家潘月孝。64 岁的潘月孝领着队友们,队友们是开发区阳光义工协会的。他们带着工具前往现场查看情况。
潘月孝到达现场后看到蜂巢,乐出了声。这并非是因为他对解决问题很有把握,而是因为这些并非马蜂,而是濒临灭绝的野生中华蜜蜂。能发现野生的个体是很不容易的。它们作为蜜蜂可能会蜇人,但威胁远不如马蜂大。
消防队员们帮助潘月孝穿上了消防队的隔离服。他们一起合作把古力井盖打开,露出了一个蜂巢,这个蜂巢的长宽高差不多都是 30 厘米。蜂巢上白下黄,很明显是比较新的。蜂巢外围挤着大量的中华蜜蜂,有的身上裹着花粉,它们此时还不知道要被带走,正努力地酿蜜。
围观群众被疏散到很远的地方,然而不时能听到有人提议用火烧或者喷洒杀虫剂等直接的方式来处理。对此,潘月孝难以认可。因为中华蜜蜂是我国的原生蜜蜂,除非被激怒,否则它们通常不会主动攻击人。并且,中华蜜蜂对我国自然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更关键的是,它们的种群数量与上个世纪相比已经减少了 80%,是非常濒危的蜜蜂。他希望民众以后若看到类似的中华蜜蜂窝,尽量不要采取毁灭式的方式去解决,而是叫专业人士来进行处理。
潘月孝用刀慢慢地把蜂巢割到纸盒中,纸盒里用树枝当作填充物,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在搬运时受到挤压而破坏蜂巢。他前后花费了 1 个多小时才将整个蜂巢处理完毕,之后打算把这个蜂巢搬到远离人类且植被丰富的野外。
中华蜜蜂遭挤兑
1896年,意大利蜜蜂被大量引入我国进行养殖。
意大利蜜蜂个体较大。不过它们比较佛系。它们建好窝后不太可能逃走。意大利蜜蜂的蜂蜜产量是中华蜜蜂的几十倍。它们还能额外生产蜂胶和蜂王浆。经济效益更高,所以能让蜂农们赚到更多的钱。
这些因素导致蜂农们对中华蜜蜂产生嫌弃。中华蜜蜂抗蜂螨和抗病的能力较强,并且能采食更多种类的花粉,其蜂蜜的质量和味道都远远超过意大利蜜蜂。然而,由于产量差异极为显著,只要中华蜜蜂所赚取的钱没有比意大利蜜蜂高,那么说什么都没有作用。因此,蜂农们开始大规模地抛弃中华蜜蜂,转而开始养殖意大利蜜蜂。
中华蜜蜂除了被蜂农们挤兑外,还面临着意大利蜜蜂的威胁。意大利蜜蜂不太会离开养殖区域,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温顺,实际上它们攻击性很高,经常会主动袭击中华蜜蜂,原因是要消除竞争对手。意大利蜜蜂体型较大。它的翅膀振动频率和中蜂的雄蜂很相似。所以它们很容易混入中华蜜蜂的种群。接着在内部逐个捕杀没搞清楚状况的中华蜜蜂。
有些意大利蜜蜂会伪装成高质量的中华蜜蜂,它们被中华蜜蜂的蜂王“接见”后,借机将蜂王杀死。这样做会直接打散整个中华蜜蜂的蜂巢,致使中华蜜蜂大量死亡。可以说在有意大利蜜蜂的地区,中华蜜蜂都会持续遭到猎杀。
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在我国生存了 7000 万年的原生物种中华蜜蜂的种群出现了大量的消失情况。经统计,现今它们的数量降低了 80%还多,分布的区域缩小了 75%还多。并且中华蜜蜂的各个亚种,像华南型、华中型、云贵高原型、华北型以及东北型都遭受了严重的摧残。
国家已经建立了 5 个国家级中蜂保护区。这些保护区分别位于长白山、神农架、沂蒙县、蕉岭县、上饶这五个地区。正因如此,中华蜜蜂才有机会得以繁衍。
中华蜜蜂更适配我国自然环境
中华蜜蜂已经存续了 7000 多万年。它们肯定是更适应中国自然生态的。从殷商时期起,它们就开始被古人驯化、养殖,从而形成了悠久的文化。
中华蜜蜂对生态环境有很大贡献,这是意大利蜜蜂无法相比的。中华蜜蜂耐受温度的范围比较广,它能够耐受比意大利蜜蜂低 3℃至 5℃的环境温度。在早春和晚秋时节,中华蜜蜂能为在较低气温中开花的植物进行授粉,像柃属、香薷属、菊科以及十字花科等植物。
中华蜜蜂工作积极性较高,日常活动范围很远。只要一片区域有花,它们就会前往,即便那边只有零星几朵花。这使得很多数量较少的植物,如低灌木或草本植物,都能获得授粉的机会。意大利蜜蜂则只会在蜂窝附近区域活动,并且只会寻找成片的花源地。
意大利蜜蜂对蜂螨怀有畏惧之情,实际上多数蜜蜂都有这种畏惧。这种寄生虫极易致使蜜蜂大量死亡。然而中华蜜蜂却不太惧怕,它们具备自身的应对之法,也就是“团结力量大”。一旦它们察觉到自身被蜂螨寄生,就会疯狂地抖动身体以吸引同伴,同伴到来后便会协助将蜂螨叼走。
显然意大利蜜蜂除了产量高之外,在中国自然环境里,它们不能取代中华蜜蜂来发挥生态作用。如果中华蜜蜂真的消失了,很多植物会因无法得到及时授粉而难以延续下去,进而影响整个生态。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4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