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分享

国补后洗衣机价格反涨?揭秘消费者支付更多费用的背后套路

_直通车补贴_楼市新政催涨

之前打折优惠后价格低于 4000 元的洗衣机,经过国补后却花费 4300 多元才买到?近日,有部分消费者向现代快报进行反映,在使用国补资格消费时,发现并未享受到实际的实惠,支付的费用反而变高了。有关部门的通报也证实,这种现象不是偶然发生的。今年 2 月,中消协就指出,部分商家和平台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偏离了国家补贴政策的初衷。那么,问题究竟出在何处呢?其中又隐藏着哪些套路呢?近来,现代快报记者展开了调查。

消费者反映

之前不到4000元的洗衣机,国补后花4300多元才买到

近日,辽宁市民张先生(化姓)向记者反映,1 月 21 日他在京东平台购买了一款洗衣机。他原本以为国补之后到手价会降低,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到手价反而更高了。算上补贴和旧机抵扣,他一共花费了 4300 多元。他原本以为在国补政策下购买,价格会很优惠。然而,他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看到,2024 年 10 月该款洗衣机上市后,有不少网友反映同款产品到手价只需 3800—3900 元。

直通车补贴__楼市新政催涨

_直通车补贴_楼市新政催涨

值得注意的是,张先生遭遇的这种情况并非个例。3 月 9 日,浙江有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进行了反映。她称:“这是先降价然后再给予国补吗?”3 月 8 日,她在天猫商城购买了美的变频微波炉,享受国补后实际到手价为 351.13 元,然而到了第二天,该款产品的价格就降到了 343.2 元。她还吐槽道:“昨天已经付款了,快递都已经在运输途中了。”今天一看,比我昨天买的还便宜几块钱,客服还不支持补差价。”

江苏的陈女士向现代快报记者反映,她于天猫商城方太旗舰店购买了一款油烟机。去年 11 月国补开始之前,该油烟机的销售价格为 2617 元。而国补之后,其价格变成了 2994 元。另外,有网友发帖称,在苏宁易购平台上,同一个型号的空调,国补前价格是 4259 元,国补后价格变为 4319 元,价格反而有所上升。

现代快报记者在调查时发现,网络平台上存在大量有关国补的投诉。例如,当在黑猫投诉平台输入“国补”这个关键词后,显示出有 8789 条相关投诉,这些投诉大多是对商家执行国补后的销售价格感到不满意。

调查

以国补替代促销优惠,有商家变相截留国补实惠

据悉,2025 年“两新”政策的覆盖范围更广,力度也更大。财政部称,中央财政已预先下达 2025 年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资金为 810 亿元。春节过后,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智能手表(手环)等电子产品的消费热潮一直持续且没有减少。然而,在国补政策落地的过程中,有些商家和平台存在猫腻,并未让消费者切实享受到实惠,“先涨价后打折”的现象时常会出现。

国补原本是能让消费者受益的好政策,然而为何有些地方的国补无法切实地落到实处呢?

今年 2 月 6 日,中消协发布了 2024 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的分析。中消协表明,2024 年国补消费市场呈现活跃态势。然而,部分商家的营销行为需要加以规范。国家补贴政策原本是为了让利于民并促进消费,可部分商家和平台的不当行为却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背离了政策的初衷,具体表现为:其一,商家通过涨价来“套取”补贴。一些商家在补贴实施之前先将价格提升上去,接着利用国补优惠来吸引消费者,于是消费者对补贴被商家或者平台截留这一情况提出了质疑。其二是在使用了国补之后不给予价格保障。消费者购买了国补商品之后,发现其价格大幅度下降,便要求商家给予差价补偿,然而却被商家以“国补商品不参与价保”作为理由而遭到了拒绝。其三是由于商家方面的原因,导致消费者失去了国补资格。商家未在承诺时间发货,这会导致一种情况;商家以库存不足为由强制取消订单,这又会导致另一种情况,而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得消费者丧失国补资格。

直通车补贴_楼市新政催涨_

现代快报记者在调查时,无论是采访线上销售平台,还是采访线下商家,对方都不愿意正面回答上述问题。当记者以消费者的名义提出相关疑问时,有平台称,在节庆期间,部分商品的商家或者品牌方促销力度会更大,有可能会出现比国家补贴更优惠的情形。

部分平台或商家可能会暗中使用“套路”。某大型家电销售企业的资深管理人员向现代快报记者透露,国补政策刚开始实施时,有商家先暗中把产品价格偷偷提高,然后再利用国补来吸引眼球进行销售,不过随着监管部门进行整治,这种现象已经有所改善。

现在的情况与以前不同,部分商家的手段更为高明。该管理人员透露,在国补政策实施之前,商家为拉动消费,常常会开展节庆活动以及满减等各类促销活动,对于一款售价 5000 元的家电,消费者通常只需支付不到 4000 元便可买到。现在国补已经到来。商家不能够提高商品的售价,然而能够减少促销活动的次数,或者降低优惠的力度。甚至能够用国补给的实惠去替代之前的促销优惠。原本实际售价为 4000 元的电器,现在在国补之后变为 3900 元,商家通过这种方式变相地截留了大部分国补的实惠。

监管部门

正在研究新政策,弥补漏洞

现代快报记者在调查过程中注意到,此前国家有关部门在发布的国补通知里明确规定,在支付环节要向消费者明确提示能获取的政府补贴金额,不能“先涨价后补贴”,不能有变相涨价的行为,不能以次充好,不能以旧充新等,也不能发布虚假性和误导性信息,更不能利用自身大数据优势做出违背消费者意愿的行为。同时,要严格进行防范,并且依法严肃地处理骗取以及套取国家补贴资金的行为。对于涉嫌犯罪的单位或者个人,需要及时将其移交给司法机关,让司法机关去追究其刑事责任。

楼市新政催涨__直通车补贴

各地针对国补过程中出现的乱象屡屡出手。去年 10 月,湖北省商务厅开出了首张家电以旧换新补贴“骗补”“套补”的罚单。这张罚单是全国在家电“以旧换新”国家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针对商家违法经营行为所开具的处罚书。今年 2 月 14 日,四川省商务厅发布了《关于清退家电以旧换新违规销售企业的公告(第三批)》。2 月 25 日,云南省商务厅发布了《关于取消云南腾科商贸有限公司等 10 户企业参与家电以旧换新活动资格的公告》。如今,多地的政府部门正在不断加强监管工作。

然而,在巨大的国补利益诱惑面前,一些商家依旧会想尽各种办法去钻空子。他们会通过降低促销优惠的力度,从而达到实际截留国补实惠的目的。针对这样的情况,在 3 月 12 日,现代快报记者给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商务部打了电话。双方都表示接到了类似的投诉。有关部门建议消费者通过当地的 12345 政务服务热线或者网站留言的方式来进行反映。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批发业发展处的工作人员称,在实际操作里若存在涉嫌“骗补”“套补”的状况,那么下一步他们将会发布新的应对举措,而这些举措目前正在制定过程中。

怎样能让消费者更好地享受到“真金白银”的优惠呢?中消协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把补贴政策细则明确清楚,将国补商品的价格计算规则细化,以防止商家把价格定得虚高或者通过涨价等手段来套取补贴从而侵害消费者的利益。监管部门可以着重加强对补贴商品价格的监测工作,对参与国补商品的价格波动进行动态的监管,以便及时察觉异常的涨价行为。平台需建立起完善的售后保障机制,并且明确国补价保政策。同时,要建立补贴名额恢复的机制,针对那些未实际完成交易的订单,应该自动把补贴名额返还给消费者。这样就能让补贴切实地惠及消费者,从而有效地提振消费信心,并且释放消费需求。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宋体佳 杨晓冬 徐梦云 文/摄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493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3588888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