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分享

泰山景区引入智能机器狗解决垃圾清运难题,提升游客体验

新华社于 3 月 13 日在重庆发布一则新闻标题:智能机器人消费市场成为新热点,它从曾经的“新奇玩具”转变为如今的“实用好物”。

新华社记者吴燕霞、杨仕彦、李晓婷

清晨的泰山南天门,山风带着寒意掠过海拔 1460 米的石阶。第一批游客正在艰难攀登。一只银灰色四足机器狗驮着半人高的储物箱。它在陡峭的“十八盘”上完成了多个来回。这段视频在中国社交媒体上走红了。它居然会侧身避让。一位游客举着手机去追拍机器狗。在镜头中,这个智能机器狗最大载重为 120 公斤,它在 45 度斜坡上表现得稳如磐石。

泰山文旅集团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有一台用于测试搬运货物和清运垃圾的机器狗。这台机器狗正在解决泰山景区多年来的难题。泰山景区年接待游客超过 800 万人次,年垃圾产生量达 2.4 万吨,垃圾清扫和运输难度大,运输成本高。景区工作人员称,机器狗能爬山、涉水、跨越障碍,还能负重行走,能显著提高垃圾清理效率。

这一幕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消费市场智能机器人的热潮。2025 年春节时,人形机器人 Unitree G1 售价 9.9 万元却迅速售罄。在电商平台上,各类“AI 仿生陪伴机器人”销售火爆。消费者对智能机器人的认知正在发生转变,从之前的“新奇玩具”逐渐变成了“实用好物”。

有买家在宇树 Go2 机器狗商品评论区写道,它既可以帮自己取快递,又能够提醒老人吃药。这款产品已经成为许多中国家庭“能够轻易触及的智能助手”。

图片

2025 年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2025CES)当中,恒之未来(重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所研发的“哮天”机器狗得到了关注(此为资料照片)。新华社进行了发布。

2024 年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5 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 53 亿元。到 2029 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许能达到 750 亿元,且会占世界总量的 32.7%。

这股热潮有着坚实的政策作为支撑。2023 年 11 月,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把《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印发了出来。该意见明确了发展目标,到 2025 年的时候,人形机器人的创新体系能够初步建立起来,关键技术也会取得突破,并且能够确保核心部组件实现安全有效的供给。深圳也发布了政策文件,支持重点攻关具身智能机器人大模型生态体系相关技术,并且给予了资金支持。

AI 突破了“数字大脑”的局限,开始具备了“物理身体”。智能机器人开始承担起养老陪护的角色,也开始承担起家庭管家等多元角色,从而撬动了万亿级市场。

张黎今年 70 岁,家住重庆渝北区。几年前他中风了,之后下肢的精细控制能力开始下降,这对他日常的行走产生了影响。不久前,他的女儿给他买了一套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经过康复训练,他的身体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近年来,很多人接纳了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它能帮助老年人进行康复训练,也能帮助脑卒中、脑损伤等肢体功能障碍者进行康复训练。重庆的一家医疗科技公司的市场主管葛承军介绍说,机器人配备了多组传感器,能够检测用户髋部和膝关节的运动数据。通过智能技术进行运算分析,就可以预判动作意图。然后实时进行马达控制,驱动外骨骼及时提供辅助力量,这样就能增加患者的动力耐力和稳定性,进而改善用户活动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图片

恒之未来(重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了“哮天”智能机器狗,这张照片拍摄于 2025 年 2 月 14 日,是新华社记者吴燕霞所摄。

情感需求促使市场更加细分。在中国的社交平台上,“遛机械犬”这一话题的播放量突破了一亿。AI 宠物凭借其“永不离线”的陪伴特性,成为了很多年轻人用来治愈孤独的“赛博伴侣”。近日,有一款名为“哮天”的机器狗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出圈”,它不但能够跑和跳,还会扭屁股并且与人类进行互动。

恒之未来(重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康啸虎介绍说,“哮天”是一款小型智能四足机器人产品,集成度很高。它的重量只有 850 克,成年人能够单手握住。它能够理解并听从人类的指令,能够流畅地完成坐下、跳跃以及跳舞等动作。它支持多种交互控制方式,包括 App、遥控手柄以及 AR、VR 技术等。

智能机器人的作用多样,它可以是泰山的清洁工,也可以是家庭的伙伴;它既能充当养老的助手,又能成为智能的宠物。并且,它正以一种潜移默化、不张扬的方式渗入中国的消费市场。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495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3588888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