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孔月昕
编辑|马吉英
头图摄影|邓攀
李开复,零一万物创始人、CEO 说:我们近期都经历了中国的 GPT Moment,也就是 DeepSeek Moment。
很多人有相同的感受。一些 AI 从业人员说:“DeepSeek 提升了全体民众的人工智能素养,还唤醒了大家的应用意识,也就是会思考‘当我有一个问题时,能否用 DeepSeek 来解决一下’?企业也是这样,它们会产生用人工智能去解决过去困扰的、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
大量个人和企业有了尝试 DeepSeek 的想法,这使得 AI 商业落地的需求得以扩大,范围也得以拓展。所以,无论是投资人还是 AI 相关公司,都对 AI 应用落地怀有期待。
但硬币存在另一面,大模型创业公司包括智谱、MiniMax、百川智能、月之暗面、阶跃星辰、零一万物等,它们不得不去面对大厂和 DeepSeek 的“双重围剿”。
为应对这波冲击,智谱在今年 3 月宣布完成两轮融资,共 15 亿元。这两轮融资分别由杭州和珠海的地方国资平台参与。MiniMax 在 1 月开源了基础语言模型 MiniMax-Text-01 和视觉多模态模型 VL-01。2 月,Kimi 暂停了安卓渠道的投放,营销预算削减超过 50%,同时重启了基础模型训练,并坚持 SOTA 技术路线。同样在 2 月,一向比较低调的阶跃星辰举办了首届生态开放日,并且宣布与吉利汽车集团、OPPO、智元机器人等企业进一步深化合作。
零一万物上一轮的公开融资时间是 2024 年年中。当《中国企业家》问到融资话题时,零一万物未作出回应。
摄影:邓攀
零一万物在应对 DeepSeek 冲击时动作果断。3 月 17 日,零一万物宣布全面接纳 DeepSeek,发布了一个以 DeepSeek、Qwen、Yi 等模型作为底座的万智企业大模型一站式平台,同时还宣布能够提供企业级 DeepSeek 部署的定制解决方案。
李开复认为,未来大模型行业的竞争,一方面不再仅仅是基座模型性能的比拼;另一方面,更是中台到应用的能力方面的竞争。重点在于模型能否迅速响应市场场景的需求,并且能够基于中台来构建行业应用。在此基础之上,创业者一定要尊重商业规律,回归到商业的本质,去“创造真金白银的价值”。
国内 C 端付费目前难以取得突破。在这种情况下,DeepSeek 的出现增强了企业的付费意愿。李开复还透露,零一万物去年的 to B 收入超过 1 亿元,并且今年第一季度的收入接近去年全年的收入。
全面拥抱DeepSeek
今年 2 月 11 日,零一万物宣布。其研发了海外 AI 应用 PopAi。该应用接入了 DeepSeek-R1 模型。
零一万物并非是唯一宣布接入 DeepSeek 的“六小虎”。2 月 16 日,MiniMax 宣布其旗下的 AI 助手平台 MiniMax Chat 接入了 DeepSeek-R1 模型;2 月 18 日,阶跃星辰旗下的人工智能助手应用跃问也宣布接入了 DeepSeek-R1 大模型。
包括 MiniMax、阶跃星辰等在内的公司都展现出开放姿态,然而它们还没有放弃底座大模型的自训练,并且都发布了自己的系列开源模型,同时开源模型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提升。
MiniMax 的创始人、CEO 闫俊杰在接受《晚点 LatePost》的采访时说,1 月发布的 MiniMax - 01 系列模型是公司的第一个开源系列模型。他认为,开源能够加速技术的进化。他还表示,如果能够重新选择的话,应该在第一天就进行开源。如果我是 OpenAI,那么我今天就应该进行开源。因为其核心能力不再仅仅是模型比 Claude 或者 Gemini 好多少,而是 GPT 的品牌与心智。闫俊杰还表明,他们的通用模型将会持续开源。
对此,李开复认为,DeepSeek 突然出现,带来了中国 GPT 底模训练更为清晰的结局,即开源必定会取得胜利。更为实际的是,李开复觉得,大模型的格局会从对底模技术指标的比拼,转变为拥抱开源的底模,从而实现商业赋能。
在这种情况下,各家企业有两种选择。一是沿着既有的路线,加快自身对大模型的研发,期望能够实现弯道超车;二是顺应发展的趋势,主动接入 DeepSeek,进行私有化部署,或者推出 DeepSeek 一体机等。在过去的一个多月时间里,DeepSeek 一体机成为了最为热门的生意之一。
李开复认为,私有化部署方案存在挑战,其中包括算力短板导致私有化部署困难。同时,DeepSeek一体机也存在挑战,因为DeepSeek仍属于通用模型,存在幻觉问题,所以在具体应用场景中难免会面临精度不足以及准确性难以保证等问题。
零一万物推出“万智”平台的目的是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将 DeepSeek 的落地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实现“可用”,能在几个小时内快速进行私有化安全部署;第二步是做到“有用”,针对不同行业场景,借助整合联网搜索、知识库 RAG、智能体 Agent 等成熟组件,具备把 DeepSeek 用起来并做出企业级应用的能力;第三步是达到“好用”,进行行业定制,依据企业自身数据库对 DeepSeek-R1 进行模型微调,使其符合垂直领域的业务需求。
零一万物并非第一家推出类似 to B 产品的公司,那它的优势究竟是什么呢?在李开复的观点中,其优势在于产品的积累沉淀。零一万物拥有完整的软硬结合的解决方案,并且自身也开发了大模型,正因如此,它在如何进行微调、如何对应数据库、怎样进行机器训练以及数据配比等方面经验十分丰富。而系统集成商和一体机提供商则难以提升这些关于大模型的知识。
李开复认为,大厂具备大模型经验。然而,大厂的主要业务是做云,并且定价相对较贵。零一万物的定价相较于大厂要低,这便是零一万物的独特优势所在。
放弃幻想,脚踏实地
零一万物的首席运营官黄蕙雯表明,零一万物清楚自己不会再去研发万亿以上这种超大参数的模型。她坦言:“我们没有能力承担这样的研发。”黄蕙雯还强调,今年对于零一万物而言极为重要,一方面要仰望星空,另一方面要脚踏实地。她认为,通用人工智能(AGI)终将会到来,但他们现阶段最为关注的是能够切实将 AI 推向市场,让市场不仅仅只是在口头上歌颂 AI,而是能够真正地运用上 AI。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5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