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细节通常是判断一幅图像是否由 AI 生成的显著标志。要明确的是,Midjourney 未曾宣称自己取得了能让训练有素的人无法辨别出 AI 生成图像的进展,它只是表明人们平常所熟悉的一些粗糙之处已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提升。
在功能方面,新推出的“草稿模式”最为引人注目。Midjourney 在其与用户沟通的诸多渠道,像博客、Discord、X 等平台上表明,“草稿模式的成本降低了一半,图像渲染速度提升到原先的 10 倍”。
Midjourney 表示:草稿模式的成本为原来的一半,速度是原来的 10 倍,它或许是有史以来迭代创意的最佳方式。可以用语音来尝试,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让我们的想法如梦境般流动。与此同时,Midjourney 附上了一则视频以展示草稿模式。
该模式生成的图像质量比其他模式低。所以它不是用于生成最终成品图像的模式。它的作用是让用户在切换模式生成高质量图像之前,通过反复尝试和探索来找到理想效果。
V7 具备两种模式,分别是加速模式与普通模式。加速模式可以快速生成最终图像,不过其成本相对更高。普通模式耗费的时间较长,然而其成本仅仅是加速模式的一半。令人感到诧异的是,当下的 V7 并不存在标准模式。Midjourney 宣称标准模式稍后将会推出,这是因为还需要一些时间来进行完善。
V7 支持之前版本的许多参数,像--ar、--seed 等。它包括用户现有的来自 6.1 版本的--sref 代码,还有最近推出的个性化功能。实际上,V7 是 Midjourney 首个默认开启个性化功能的模型。这表明用户必须至少挑选 200 张图片来进行训练,以此建立自己的审美偏好。
使用个性化功能时,V7 会多次让用户在两张图片间做出选择,借此它能知晓用户认为“好看”的标准,且依据这些偏好生成图像。然而,与之前的模型相同,用户在 V7 中可根据需求关闭个性化功能。
Midjourney 是被广泛使用的 AI 图像生成工具中的较早者之一。起初,它能在 Discord 平台上使用,并且需要借助较为晦涩难懂的语法来进行操作,不过之后它推出了更为现代化的网页界面。
社交媒体分享的 AI 艺术作品有很大一部分是由 Midjourney 创作的。对于很多 AI 视频创作者而言,Midjourney 是其工作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他们通常先在 Midjourney 中生成初始图像,接着再利用 Runway 等应用程序的图像转视频功能。
然而,Midjourney 很受欢迎。它成为了多起诉讼的对象。它卷入了“在受版权保护的作品上训练 AI 模型是否构成合理使用”的巨大争议之中。使用过 Midjourney 的人都清楚,它是在受版权保护的作品上进行训练的。它有时会在生成的图像中出现水印和艺术家签名。
该公司宣布计划在未来推出硬件产品,另外据悉此事,然而具体的硬件产品样子目前仍不清楚。
参考资料:
运营/排版:何晨龙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5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