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分享

黄仁勋光速访华应对H20芯片禁售 英伟达寻求中国市场新出路

黄仁勋钩住梁文锋_黄仁勋钩住梁文锋_

被特朗普狠狠“坑”了的黄仁勋,光速现身中国。

H20 芯片被称作“对华特供版”,它突然被禁售了,这使得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前景再次被蒙上了阴影。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近期黄仁勋访问中国,从中可以看出两个关键目的。其一,是要表明态度,英伟达不会舍弃中国市场。在 H20 被禁售之后,该公司仍会想方设法推出符合新政策的产品。

第二点是“取经”。H20 不能卖了,但又不能放弃中国市场,所以黄仁勋需要新的产品。而要设计新的产品,就需要与需求方进行对话。

《金融时报》有报道称,黄仁勋与英伟达的客户进行了会见。这些客户中包含 DeepSeek 的创始人梁文锋。他们一同讨论了针对中国客户的新芯片设计事宜。

目前,黄仁勋和梁文锋方面均未对该消息做出回应。

DeepSeek 开始崛起,英伟达在进行“维稳”行动,还发生了关税战以及 H20 被禁售的情况,很难让人相信这些都是在短短三个月内发生的。在这三个月期间,英伟达既出现在 DeepSeek 的技术报告中,也出现在外界对 DeepSeek 进行分析的几乎每一则内容里。

英伟达无法避开 DeepSeek。在财报会议以及 GTC 大会上,黄仁勋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提及了这家公司。DeepSeek 给英伟达带来了难题,引发了外界对这家公司的深入思考,同时也为英伟达在中国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今,两位创始人黄仁勋和梁文锋终于相聚了。在这纷乱的背景之下,这多少有些令人感到遗憾。然而,他们试图突破地缘政治的影响,继续秉持“共赢”的态度,这种态度足以成为商业世界中的一段佳话。

只是,黄仁勋虽然锁定了当下最能助自己的梁文锋,然而未来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究竟会遭遇什么,谁都难以确切知晓。如果英伟达在华销售的芯片持续被阉割,而国产芯片厂商又纷纷奋起直追,那么包括 DeepSeek 在内的 AI 企业是否还会继续青睐英伟达的芯片呢?

01.黄仁勋特殊的北京之旅

中国春节是在三个月前。当时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正处于就职时刻,英伟达的 CEO 黄仁勋在忙着在中国四处进行拜访,他一共待了一周那么久。外界把这称作黄仁勋在中国的“最长路演”,还称他是“最努力的销售”。

彼时黄仁勋未曾想到,在不到百天之后他会再度来到中国,并且脱掉了皮夹克,穿上了西装。从这一情况可以看出形势是很严峻的。

_黄仁勋钩住梁文锋_黄仁勋钩住梁文锋

图源:央视财经视频截图

特朗普就职后,开始加大对中国的压力。关税战开始,这种压力迅速传导至芯片行业,英伟达的股价出现震荡,在某一时刻一夜之间就蒸发了上万亿美元的市值。

大概一周前,英伟达传出利好消息。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 NRP 称,黄仁勋亲自参与了特朗普在海湖庄园的晚宴。之后,白宫暂时放弃了对 H20 禁售的计划。

H20 是英伟达在拜登政府“芯片禁令”背景下产生的特殊产品,它是专门为中国市场而设计的。与英伟达的旗舰芯片相比,H20 在某些方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简化”或“调整”,这样做是为了能够合规地出口到中国。此外,关税的提高以及外界流传的特朗普可能会禁止销售 H20 的传闻,这些因素成为了外界对英伟达最为担忧的问题。

海湖庄园“游说成功”这一消息,使得英伟达在股市一片哀鸿的情况下,其股价应声上涨了 18%。

然而,很快就上演了惊天大反转。仅仅过了不到五天,在本周一,特朗普政府通知了英伟达。H20 芯片被纳入了出口管制范围,若要向中国等五个国家出口该芯片,就需要获得许可,并且这一要求将会在未来无限期地生效。

这一噩耗来得十分出其不意,让黄仁勋一下子措手不及。在周二英伟达递交给美国证监会的一份文件里,文件称这样的举动会使英伟达在第一财季损失 55 亿美元。并且明确指出,(这一损失)是与 H20 产品线的库存、采购承诺以及相关储备有关的。

英伟达的第一财季对应的是自然日期,并且截至 4 月 27 日。

也就是说,客户的订单已经签订,但还未进行交付。然而,在这个时候,那边的产品已经生产出来了很多。这就导致所有的产品都积压在手中了。毫不意外的是,这个消息一经传出,英伟达的股价又随之下跌了 6%。

黄仁勋在 48 小时内抵达北京。他表明态度,过去 30 年英伟达在中国得以成长,中国对英伟达而言极为重要。英伟达与中国市场达成了共赢,并且将持续为中国市场提供服务。

从这次来北京的时机来看,能看出黄仁勋不准备向特朗普政府的“担忧”低头。从黄仁勋毫不避讳地明确表态来看,也能看出这一点。生意会继续做,并且还要比以前更努力地做。

02.为什么找上梁文锋

英伟达若不放弃中国市场,就需继续推出“中国特供版”AI 芯片。这既得符合新的禁令要求,同时也得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要讨论如何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这个问题,在这方面,没有人比梁文锋更合适。

不管消息的真实性如何,黄仁勋确实有必要与梁文锋进行一番“对齐”的工作。 黄仁勋有必要和梁文锋好好地把相关事宜进行“对齐”。 黄仁勋的确需要和梁文锋把某些方面“对齐”一下。 黄仁勋有必要与梁文锋针对某些情况做好“对齐”的工作。 黄仁勋确实需要和梁文锋就一些事情进行“对齐”的处理。

春节时期黄仁勋到访中国,此时 AI 领域正在发生一件大事,即 DeepSeek 迅速崛起。

这是一个充满戏剧色彩的事件。在中国,因受到美国对高端芯片获取的限制,出现了一个初创企业。他们利用英伟达“阉割”版的芯片,仅花费数百万美元的成本,就训练出了性能极为卓越的推理模型 R1。

硅谷存在不同声音,OpenAI 和 Anthropic 两家公司的 CEO 也提出了指责,奥特曼暗示 DeepSeek“抄袭”,阿莫迪质疑 DeepSeek 在所用芯片和成本上“撒谎”。然而,DeepSeek 通过“开源周”证明了自身的技术实力。几乎每一个开源项目,都展现出了对英伟达芯片的“压榨魔法”。

在中美关税战以及美国禁售 H20 之前,英伟达面临的最大危机和最大挑战是由 DeepSeek 所引发的。这种危机直接触及到了英伟达的灵魂,英伟达作为一家芯片巨头,一直在高速迭代,不断打破摩尔定律,持续推出最为先进的 AI 芯片。而 DeepSeek 使得一个问题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那就是英伟达是否真的有必要这样做,或者说行业是否真的需要英伟达这样做。

_黄仁勋钩住梁文锋_黄仁勋钩住梁文锋

在 3 月的英伟达 GTC 演讲里,黄仁勋花费了很长时间向世界进行解释。他解释了为什么推理时代缩放定律没有消亡,也解释了为什么英伟达依然非常重要。并且,黄仁勋还提前公布了下下代以及下下下代的芯片架构计划。

Meta 和 OpenAI 等大客户向英伟达下达了新一代 Blackwell 架构高端芯片的订单,这为黄仁勋的论证提供了事实依据。OpenAI 还推出了史上最贵的模型 GPT-4.5,这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

如果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英伟达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交付 Blackwell,需要用销售数据来体现。对于中国市场而言,除了 DeepSeek 对英伟达提出的“灵魂拷问”之外,不能忽视的是,它对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有着很大的助力。DeepSeek 已经证实了 H20 的受欢迎程度,多家中国巨头花费 160 亿美元采购了“阉割版”H20。

在全球市场方面,意味着 DeepSeek 使得英伟达不得不对高端芯片依然重要这一情况进行解释。而在中国市场,原本英伟达就只能出售特供版 H20,在此情况下,DeepSeek 的作用是正向的。

直到H20的禁令。

如今英伟达必须设计新的针对中国的特供芯片,拜访这个国家中被称为“英伟达芯片压榨魔法师”的人是必然要做的事情。

03.梁文锋的选择

不管是从哪个角度看,想象二者相会的场景都足以令人感慨万千。

60 年代出生的黄仁勋身为华人,走的是上一辈的精英道路,即前往美国求学、工作以及创业。80 后的梁文锋走的是新一代的路径,是在中国的高等学府求学,接着留在中国工作并创业。最终,在 2025 年那地缘政治纷乱的时期,两人达到顶峰并相聚,共同谋划发展。

只是情况发生了变化,梁文锋是否还会如以往那般需要英伟达,以及在未来是否会一直保持这样的状况,这还需要打个问号。

中国市场方面,黄仁勋决心不放弃。然而,下游算力需求方是否会被迫加快向国产替代方案的迁移呢?这是他面前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

4 月 10 日这天,华为公布了 AI 基础设施架构的突破性新进展。他们推出了一种基于新型高速总线架构的 CloudMatrix 384 超节点集群。同时,还宣布该集群已在芜湖数据中心实现规模上线。

在芯片和 AI 计算领域,“超节点”是一种数据处理单元。它通过高密度集成计算资源和高速互联技术构建而成。这种数据处理单元具备超大算力和高带宽。它的出现是为了满足大规模 AI 模型训练和推理的需求。此前英伟达的 NVL72 就是超节点技术的代表产品。它由 72 个 GPU 组成。并且采用了 NVLink 和 NVSwich 技术。从而实现了 GPU 之间的高速通信。

华为公司常务董事以及华为云计算 CEO 张平安在华为云生态大会 2025 年时表示:“华为不会发布面向 C 端的大模型应用。我们将更多地关注如何让行业客户切实地将 AI 落地。”

其与英伟达在中国本土的竞争关系,不言自明。

黄仁勋钩住梁文锋__黄仁勋钩住梁文锋

中国在攻坚 AI 芯片技术方面的公司不止华为。华为与英伟达之间的张力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如同 DeepSeek 在受限情况下能“憋”出“压榨魔法”一样,中国企业不会坐以待毙,不会等着美国“解锁”英伟达芯片。从某种意义来说,美国进一步禁售英伟达 H20,为中国芯片产业注入了动力。

黄仁勋很早就察觉到英伟达在中国面临的竞争压力。英伟达连续两年将华为纳入竞争对手名单之中。黄仁勋在接受《金融时报》的采访时,曾经高度赞扬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在他们步入的每一个市场都取得了成功”。

在层层阉割的情况之下,英伟达在华合规销售的芯片其性价比和吸引力几乎不可避免地会被进一步压缩。与此同时,中国本土企业纷纷开始储备招数。

华禁售 H20 或许不足以对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未来造成致命性打击。倘若 DeepSeek 以及梁文锋舍弃或者降低对英伟达的依赖,那或许才是英伟达在华所面临的真正噩梦。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552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3588888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