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人才市场很想你这股风,还是吹到了互联网大厂。
4 月 17 日,腾讯宣布开启史上规模最大的就业计划。此计划预计在 3 年内新增 28000 个实习岗位,并且会加大转化录用的比例。仅在 2025 年这一年,腾讯就将迎来 10000 名来自名校的校招实习生,这简直可以说是一下子就把“新鲜血液”给补充得满满的。
腾讯发起史上最大就业计划
在谈论人才招聘以及人才储备这类话题的时候,腾讯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兼首席人才官奚丹曾经这样说过:
校招是腾讯重要的人才来源之一。腾讯向来高度重视校招生,对其投入颇多。腾讯的招聘数量在互联网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腾讯强化了对科技人才的前瞻性储备,与青年人才一同成长,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创新。
腾讯今年开放的校招实习岗以技术、产品、设计、职能、市场这五个方向为起始点,随后衍生出 70 余种细分岗位,目的是丰富内部大模型、算法、研发、策划、美术等垂直团队的人才储备。
国内正处于 AI 军备竞赛的微妙阶段,因此腾讯加大了自身对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主要导向的岗位的招聘力度,最终导致技术类岗位在总招聘计划中占比超过 60%,此技术类岗位占比情况堪称“新鲜血液计划”的核心。
腾讯在招聘事宜中充分展现了其“分部优势”。在工作地点方面,除了“北上广深”这四大经典的起始地点之外,还为应聘者提供了成都、杭州等城市,以及新加坡、美国、荷兰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供其选择。
此举为抱有不同求职偏好的年轻人提供了更多工作可能性,这些年轻人有的希望专心在一线城市工作然后努力扎根,有的希望去国外谋求更大舞台。
在待遇层面。
现有报道表明,腾讯本轮进行招聘的主要目标是“2025 年 9 月之后毕业的本科生、硕士和博士”。团队将会给新人提供处于行业顶尖的福利待遇,以及丰富的资源配套。其中,腾讯的“混元”更是给出了“职级薪酬没有上限”这样的条件,以此来吸引各界人才投递简历。
腾讯为何加急招兵买马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当下的人才供需状况做些了解。
《2025 春招职场安全感洞察》表明,在新发岗位量位列前十的技术岗里,大模型算法岗位的平均月薪为 68051 元,人工智能工程师岗位的平均月薪是 60768 元,算法工程师岗位的平均月薪为 52381 元,这三个岗位分别位列技术高薪岗位的前三名。
在新发岗位量位列前十的非技术岗里,AI 产品经理因为享受到了数字技术的“版本红利”,所以以 49785 元的平均月薪在众多对手中处于领先地位。
为什么大模型、AI相关人才的月薪这么高?
答案当然是“物以稀为贵”。
《2025 人才趋势报告》表明,当前国内 AI 人才的供需比为 0.5。这意味着在招聘市场中,每两个 AI 岗位才能找到一位合适的候选人。如果把观察点从“AI 人才”细分到“强化学习人才”“多模态算法人才”等概念,我们就会发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会更加明显。
市面上 AI 相关人才储备不足,而当下各大厂的招聘热情却居高不下。人是一切生产和创新的基础,在行业竞争趋向“白热化”的时代,谁的人才储备更充足,谁的技术团队底蕴更深厚,谁就更有可能率先发现“杀手级应用”或“技术奇点”,从而掌握未来市场的话语权。
在这样的背景下,除腾讯对技术型人才呈现出极高的兴趣外。
字节招的 1 万个岗位里,有 2300 余个岗位与 AI 直接相关;阿里国际招聘官网的消息表明,2026 届校招中 80%的岗位是 AI 岗位;百度的社会招聘计划在 1357 个岗位中划分出 357 个与 AI 相关的职位信息。
可见各互联网大厂的竞争方向已从“技术比拼”这四个字,迅速地扩张到了“人才储备”这个方面。各互联网大厂在竞争中,将重点从技术方面转移到了人才储备方面。他们不再仅仅注重技术的比拼,而是更加重视人才的储备。
人才战对腾讯意味着什么
联系行业背景,我们不难意识到。
腾讯做出了大范围招聘人才的决定。这一决定,一方面是对自身 AI 业务板块以及云计算等业务板块的长线投资;另一方面,也是对当下市场以及技术发展趋势的直接回应。
人才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各家友商对人才的需求都很强烈。在这种情况下,广泛地招揽人才,一方面能够加强自身的技术基础,另一方面还能给企业本体以及旗下工作室留出一定的“防御空间”,避免发展速度比别人慢。
技术岗扩招,其底层逻辑是让腾讯稳定“人才 - 技术 - 业务”堆叠模型;全球化布局,其底层逻辑是让腾讯稳定“人才 - 技术 - 业务”堆叠模型;定制化培养等项目,其底层逻辑也是让腾讯稳定“人才 - 技术 - 业务”堆叠模型,从而获得符合可持续化发展这一运营愿景的生态环境。
正如马化腾本人所言,人才是腾讯最宝贵的财富。
3月19日,腾讯曾公布了自己的2024年四季度及年度财报。
相关报道表明,2024 年腾讯的研发投入达到了历史新高,金额为 707 亿元。如果从 2018 年公布研发投入的那一天开始计算,那么腾讯的研发投入总额是 3403 亿元。
受益于长期的大额投入,腾讯AI战略的落地也显得十分顺利。
当下其自研的混元大模型接入的内容场景数量已超过 700 个;AI 应用腾讯元宝在 2025 年 2 至 3 月期间,日活数据增长了 20 倍多,成为当下各级用户的主要选择。
谈到投入和回报的关系时,马化腾说:我们认为这些增加的投资,能够通过提高广告业务的效率以及延长游戏的生命周期,从而带来持续的回报。并且随着我们个人 AI 应用的加速推广以及更多企业使用我们的 AI 服务,会创造更长久的价值。
过去,腾讯凭借技术投资获得了产品优势,还为公司创造了争取长期价值的时机;如今,腾讯正通过人才投资获取维护和创新优势,试图在这个时机里占据更有利的地位。由此可见,尽管投资版本从 1.0 发展到了 2.0,但它们为公司谋求长期利益的本质并未改变。
参考:
财联社称,有 28000 个之多!在腾讯的历史上,这是其最大的就业计划。而在这背后,大厂们正在掀起一场 AI 人才的争夺战。
潮新闻客户端报道:腾讯在 2024 年的财报显示,其年研发投入达到 707 亿,创历史新高。同时,腾讯元宝的日活增长超过了 20 倍。
每日经济新闻称:脉脉的春招报告显示,大模型算法的平均月薪为 6.8 万元。并且,智能硬件以及电商新零售行业在连续两年中都实现了人才的净流入。
证券时报称:互联网大厂的人才争夺战仍在持续!腾讯混元宣告“没有上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作者:互联网那些事,36氪经授权发布。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5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