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美国资产回报率的情况吸引了全球资本的流入。欧洲的主权基金、日本的主权基金、亚洲的主权基金,还有中东产油国的钱,都在持续增加对美股和美债的投入。随着这些资金不断地流入,美元的价值也随之不断上升。而如今,这种“例外论”已经破灭了。近期,美元一直在下跌,没有停歇。在周一的时候,美元指数加快了下跌的速度,在一天之内下跌超过了 1%。在盘中,它接连跌破了 99 和 98 这两个重要的关口,这是 2022 年 3 月以来首次出现这样的情况。
美元出现“反常”的走弱态势。这是否就意味着已经持续了一个世纪的“美元霸权”将会就此走向瓦解呢?
市场普遍持这样的看法:美国政府的政策对美元的国际地位造成了损害,并且使得美元贬值的预期加剧了;而在特朗普政府内部,他们认为美元强势成为了美国的负担,正在致使货币市场出现扭曲,给美国的企业和工人带来了本不应该有的负担。
有分析指出,美元资产的地位是会削弱还是会丧失,这将对特朗普的成败起到关键作用。
高盛称,美元被高估的幅度达到了 20%。关税正在对强势美元的核心支柱进行破坏。此次是美国与世界之间的对抗,所以更像是“英国脱欧”,而非 2018 年的关税摩擦。
麦格理驻新加坡的策略师 Gareth Berry 发出警告,美元抛售的最新催化剂或许是鲍威尔所面临的压力。然而实际上,美元抛售并不需要再去寻找借口,在过去的三个月里已经发生的事情,完全能够证明美元抛售的持续性,并且这种抛售或许还将持续数月之久。
中国“按兵不动”、日本释放信号:美元仍有下行空间?
除了美国关税政策的冲击,美元还承受其他多重压力。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4 月的 LPR 连续第六个月保持没有变化。这显示出其对经济增长动能有着坚定的信心,同时也给美元带来了一重压力。
媒体报道称,日本首相石破茂近期表示,他希望把正在进行的日美关税谈判打造成“美国与其他国家谈判的典范”。他还强调,“零和博弈的结果不会成为其他国家的榜样”,这暗示着要达成对两国都有利的协议。
此番措辞有了微妙变化,日元具备避险货币的特性,这可能会促使日元进一步被推高,同时会间接对美元形成打压。
市场vs特朗普政府:对美元下跌的解读截然不同
市场对美元下跌的解读与特朗普政府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分析师认为,美国对盟友的态度发生了转变。投资者们也认为,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正在实施。这些情况正使得美元储备货币的地位产生动摇。
华尔街存有担忧,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正促使美元走向衰落,并且有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PGIM 固定收益部门的联席首席投资官 Gregory Peters称:
美国凭借储备货币地位获得了益处,这一状况持续了 100 年。然而,如今仅仅在不到 100 天的时间里,这种地位就被取消了,这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
德意志银行的全球外汇研究主管乔治·萨拉韦洛斯在上周五撰写的报告中称:
特朗普总统在关税问题上做出了让步,然而对美元的伤害已然造成。市场正在对美元作为世界全球储备货币的结构性吸引力进行重新评估,并且正处于快速去美元化的进程之中。
特朗普政府中的许多人认为,强势的美元是美国的负担,这与市场担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该观点持有这样的看法,即美元储备货币的地位所带来的弊端要比好处更多。原因在于美元过度地强势,这会对美国的出口商的竞争力造成损害。上周,特朗普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的主席 Stephen Miran 在一次演讲里清晰地表明了这一点。
美元的需求确实使我们的借贷利率保持在低位,然而这也导致了货币市场的扭曲。这一过程给我们的企业带来了不应有的负担,使他们的产品在全球舞台上缺乏竞争力;同时也给我们的工人带来了不应有的负担,使他们的劳动力在全球舞台上缺乏竞争力。
特朗普政府上任头三个月,无论是无意还是有意,其采取的几乎每一项行动都给美元的支撑位带来了重大打击。上周,美元指数呈现下跌态势,跌幅达到 2.8%,这创造了三十年来周表现中第七差的纪录,从今年年初开始累计下跌幅度已达 8.2%。
是混乱还是策略?
市场和特朗普对美元看法存在分歧,其根本原因是二者观察的角度不一样。
市场认为,通常被视为避险资产的美元,在遭遇金融市场波动时表现反常且走弱,这显示出美元主导地位出现了动摇,是失序与混乱的一种体现。
有分析人士认为,对于特朗普政府来说,“混乱本身”实际上是一种策略。特朗普把鲍威尔当作障碍,在这样的框架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要么不得不降息,要么就面临着被解雇的危险。由此引发的市场波动不是附带的损害,而是促使资本“脱虚向实”的一种方式。
华尔街投资银行 Evercore ISI 的一位高级分析师莎拉·比安奇发出警告:
我们真正担心的是,特朗普或许能够在关税方面达成一些协议。然而,当美国遭遇更广泛的信任危机时,即便在贸易上全面作出退让,或许也无法起到作用。
这意味着,美元资产的地位会有削弱或者丧失这两种情况。而这两种情况将对特朗普的成败起到关键的决定作用。
美元接下来会怎么走?
展望后市,外界对美元前景的看法不一。
金融智库 OMFIF 的美国主席、前财政部高级官员 Mark Sobel 认为:
美元的主导地位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保持不变,因为目前没有可行的替代方案。然而,美元的价值仍有可能继续下跌。
Sobel 指出,贸易战是这届政府“蔑视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一个例子。这届政府将“可信赖的伙伴和盟友”抛诸脑后,而“可信赖的伙伴和盟友”是美元主导地位的关键支柱。
长期外汇策略师是 Eurizon SLJ Capital 的负责人 Stephen Jen,他更为悲观。Jen 觉得,当下美元兑主要货币实际上是被高估了大概 19%。倘若美国经济衰退的程度强烈到能够逼迫美联储大幅度降息,在那个时候,周期性因素、结构性因素以及政治因素将会一同发挥作用,从而致使美元大幅度贬值。
“各种因素正在汇聚,美元将进入为期多年的回调阶段。”
它们正是对美国竞争力下降这一不利现实的反应。
高盛称当前美元估值偏离基本面,高估幅度为 20%。高盛在报告中提及一个关键风险,即目前全球有 2.2 万亿美元的美元相关资产未进行外汇对冲,若投资者决定撤退,影响将很大。前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 Bill Dudley 觉得美元有可能走强。
Dudley 认为,关税会削弱美国经济并且加剧通胀,而对其他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或许会更明显。这就意味着其他央行有可能比美联储更主动地进行降息,并且有可能致使这些国家的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弱。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5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