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字节跳动的猛烈攻势,阿里巴巴和腾讯长达数年的霸主之争正在加速走向终结。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2024年上半年,字节营收达到7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21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35%,正逼近去年同期的755亿美元。美国社交媒体巨头Meta。
同期,阿里巴巴营收4651亿元,同比增长5.1%;腾讯营收3206亿元,同比增长7%。仅就盈利能力而言,字节已经超越阿里巴巴和腾讯,成为中国商业化能力最强的互联网公司,并且领先优势仍在扩大。
字节获取收入的基本模式是流量变现,主要体现在各种形式、各种场景的信息流广告,以及站内商家的流量导流。这也是阿里巴巴和腾讯赚钱的主要方式。
换句话说,营收飙升的字节正在从阿里巴巴和腾讯的盘子里抢食。
字节一直在争夺阿里巴巴和腾讯的蛋糕。当互联网市场还在快速增长的时候,两大巨头享受着领先红利,并没有特别在意后来者的影响。
但当所有唾手可得的果实都被采摘下来,即使像阿里巴巴和腾讯这样强大的公司也必须从岩石缝中寻找,冲突在所难免,也有看似不可能的合作机会。
面对来势汹汹的字节,阿里巴巴和腾讯开始双向奔袭。
今年双11电商大促期间,阿里巴巴首先向腾讯伸出了橄榄枝。时隔多年,淘宝、天猫再次接入微信支付;支付宝也向美团外卖和酒店两大核心业务张开双臂,后者已经能够开通支付宝小程序。在这个拥有数亿日活跃用户的巨型APP中进行金矿开采。
腾讯以更微妙的方式回报了这一恩惠。微信再次放宽了对电商外部链接的控制。用户可以在私聊、群聊等场景下点击打开淘宝网页版,在微信内完成购物,无需跳转到外部APP;腾讯电商巨头京东迎来支付宝回归,接入菜鸟快递、菜鸟邮政,京东物流全面接入淘宝、天猫。
双11前后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阿里巴巴在电商、本地生活、支付三大战场与腾讯接连握手。
过去,阿里巴巴和腾讯在电商、内容等领域都面临着来自Byte的强劲挑战。各自发起了一系列的阻击行动,但却很少联手对抗敌人。如今,两大巨头正在逐步扩大合作范围。相应的,彼此之间的火药味也越来越淡。
二十年来,阿里巴巴与腾讯争霸,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宏大叙事。两大巨头联合各个盟友和众多“小兄弟”,在电商、社交、内容、本地生活、游戏等诸多领域发起全面战争,试图抢占每一个有利可图的山头,最终统一世界。
在两大巨头争霸的过程中,几乎所有互联网企业都参与其中,而中小玩家则常常面临“站在AT一边”的困境。两个阵营的激烈碰撞和人为隔离,让网友们不得不在生态笼子之间折腾。
2021年下半年的“拆墙”浪潮,倒逼阿里巴巴和腾讯向“互联”迈出实质性步伐。三年过去了,两家公司确实消除了一些壁垒,但在核心业务和关键场景上,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完全打开大门,近1000天的变革还没有取得完全成功。
与此同时,字节则专注于短视频和电商,并不断向阿里巴巴和腾讯的腹地渗透。其攻势遭遇强劲阻力,战略迄今进展甚微;但今年上半年,字节的营收规模和增速远超阿里巴巴和腾讯,这足以让后两者警惕并主动求变。
阿里巴巴和腾讯此前分别对战抖音,未能将其拒之门外;如今,在互联网行业还没有再次推动“互联互通”的时候,两大巨头却表现出了更大的诚意和开放,主动向老对手示好。阿里巴巴和腾讯声讨方丘、争夺多年的霸权时代正在慢慢开始。
作为中国互联网最早的先行者之一,阿里巴巴和腾讯自上世纪末成立以来,一直沿着电子商务和社交两条主线前行,一边打磨产品、聚集用户,一边探索和建设前所未有的商业模式。
十年来,阿里巴巴和腾讯逐渐成为引人注目的互联网标杆公司,但距离“巨人”还很远。其年营收只有几十亿美元,与传统行业的顶尖企业相差甚远。
此外,PC互联网天生碎片化,用户账号和数据难以跨平台连接和流动。一家互联网公司往往只能经营一项核心业务,很难通过横向扩张实现“大而全”。现阶段,阿里巴巴和腾讯虽然存在一些业务重叠,但总体上是志同道合,甚至有一种互相同情的感觉。
转折点出现在2013年。
今年以来,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实力越来越强大。阿里巴巴刚刚迈过万亿美元GMV(商品交易总额)大关,拥有淘宝、天猫、聚划算、速卖通“四驾马车”。双11也进入了第五个年头。腾讯走出“3Q战争”泥潭后,将业务拓展至游戏、广告、音乐、影视、文学等诸多领域;两年前推出的微信甚至于当年1月宣布其用户突破3亿。
整个互联网行业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同年底,我国发放4G牌照,手机上网速度实现了质的飞跃。此外,苹果、三星、小米、华为等厂商也相继推出了性能强大、可以播放高清视频、玩大型游戏的新款智能手机。平台迁移只是时间问题。
移动互联网的曙光已经来临,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战略关系迅速从并行推进滑向全面战争。
2013年初,马云发表公开信,宣布阿里巴巴All in Wireless。两个主要攻击者是手机淘宝和移动社交APP“来往”。一个月后,阿里巴巴入股UC优视,并于一年后全资收购。据传交易总规模高达50亿美元。这是当时中国互联网最大的并购交易。
与此同时,已经依靠微信获得移动互联网门票的腾讯也到达了阿里巴巴总部。当年8月推出微信支付,2014年3月投资京东,并在微信显着位置开设入口。此外,腾讯还投资了58同城和大众点评。
战争刚爆发时,阿里巴巴和腾讯的管理层就公开发声,针锋相对地回应。
阿里巴巴对与微信竞争寄予厚望。时任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的陆兆禧在公司内部表示,沟通是“必须打的仗”。他认为,只要“我们有幸占领了30%的市场,这个市场的产品体验就会更好,无线互联网就有希望”。
马化腾同样雄心勃勃。他在2014年底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腾讯要努力成为“互联网连接者”,连接人、设备和服务。
两大巨头的第一次大战于2013年7月在阿里巴巴的“后院”打响。阿里巴巴将微信从家居电商生态系统中移除,甚至不允许用户从微信跳转到淘宝。次年春节腾讯拿出微信红包,成为马云所说的“偷袭珍珠港”。支付宝的统治地位逐渐瓦解。
除了发起支付战之外,阿里巴巴和腾讯还围绕电商、社交、内容、游戏等展开激烈争夺,并将战火延伸至对手后方。
电子商务是阿里巴巴的基础业务。腾讯在自己的电商业务上屡屡失败。相反,它投资了小巨头来争夺市场。除了在业务上与淘宝、天猫正面交锋外,京东还在2013年6月引爆了“二选一”炸弹,阿里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其中,直到2021年才告一段落。
另一方面,阿里巴巴最初试图通过微信来分一杯羹,但两年后失败了。阿里巴巴于2015年初立即推出钉钉,凭借其庞大的B端资源进攻企业社交市场。
此外,通过整合收购的UC、九游等公司的资源,阿里游戏于2016年成立,并于三年后发布了自研游戏《三国志:策略版》。时至今日,《三战》依然是国内最赚钱的SLG(策略模拟)手游之一,与腾讯的同类竞品相差不远。
阿里巴巴与腾讯争霸,最“如画”的高潮无疑是大名鼎鼎的“东兴局”。
2017年11月,阿里巴巴宣布斥资224亿港元收购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超过1/3的股权。这一资本布局被视为马云前年提出的“新零售”的关键一环。
不到一个月后,当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腾讯公司CEO齐聚的“东兴局”照片广为流传。马化腾以“领头羊”的身份占据圆桌C位,他左右的“保护者”分别是王兴和刘强东。王和刘分别关注本地生活和电商。马化腾将他们安排为自己的左右手,这与与阿里巴巴的“新零售”竞争颇有相似之处。
时任阿里巴巴公关负责人王帅后来公开评论“东兴局”,称“换杯子、发光脸的晚餐”拉低了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形象,“非常low”。 ”
抛开面子之争,“东兴局”的隐喻是,阿里巴巴和腾讯的争霸是两个阵营之间的战争,而不仅仅是两家公司之间的对决。
在一些关键领域,两大巨头正面交锋,比如社交、支付、云计算等。但在更多领域,阿里巴巴和腾讯更愿意提供流量、资金和资源,打一场特别激烈但可控的“代理”。战争”。
例如,阿里巴巴于2016年提出“新零售”概念,随后投资了大润发、银泰、苏宁、新华都、百联等零售企业;两年后,腾讯提出“智慧零售”,立即投资永辉、步步高、家乐福等,并与行业龙头沃尔玛达成合作。
本地生活方面,阿里巴巴于2011年投资美团,参与B轮5000万美元融资。五年后,腾讯联手多家机构入局,E轮总投资规模扩大至33亿美元,2017年F轮达到40亿美元。 2018年4月,日渐衰落的阿里巴巴与蚂蚁金服联手收购饿了么,作价95亿美元。
互联网旅游也是阿里巴巴和腾讯“代理商”的必争之地。阿里巴巴先后投资快的、ofo、哈罗等,腾讯则为滴滴、摩拜、美团等提供金融弹药,双方合计投资数百亿元。
在当前炙手可热的新车制造领域,阿里巴巴从2017年开始就押宝小鹏。后者创始人何小鹏是UC优视的“老朋友”;腾讯正在把筹码押在李斌的蔚来身上。
除了上述赛道外,两大巨头还在更垂直、更小型的行业“针锋相对”。当阿里巴巴进入某项业务时,腾讯迅速跟进,推出外观几乎相同的产品和服务,反之亦然。阿里巴巴和腾讯的面对面对抗,类似于麦当劳和肯德基开店,一度成为中国互联网上的奇观。
紧跟竞争对手安排业务显然不是企业最有效的竞争方式。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核心管理层深知这一点,但他们不愿意主动退一步。
在2015年3月的一次行业活动上,马化腾将BAT(主要是AT)之间的关系定义为“竞争与合作”。他认为,巨头们都曾试图进入对方的主力位置,但最终发现太难了,所以“先让自己投资的公司竞争,让子弹飞一会儿,然后再找到合理的划分”。在竞争中劳动与合作。”
从巨头的角度来看,把钱投给一个跃跃欲试的“小弟”,不考虑回报率,做大,是探索未知商业世界的可行之路。但随之而来的副作用是,“站到AT一边”几乎成为了互联网创业公司中途的必然选择;如果坚决不选边站队,大概率会被接受AT“招募”的同行彻底碾压。
一般来说,得到阿里巴巴、腾讯巨额资金支持的企业,能够取得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比如美团和饿了么分别得到腾讯和阿里巴巴的青睐后,迅速完成了外卖和本地生活市场的洗牌重组,“千团大战”成为历史。
巨头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马化腾在2017年全球财富论坛上表示,互联网行业竞争无处不在,正常合理的竞争才能促进发展。 “行业第一、第二名存在,但第三名消失了。”
但巨头竞争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在尽可能多的细分市场建立压倒性优势,而不是与对手分享蛋糕。现在回想起来,只有滴滴接近这个目标。滴滴吸纳快的后,已经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腾讯体系”,而是阿里巴巴和腾讯相互妥协的结果。
阿里巴巴与腾讯的全方位PK,最终形成了战线交织的格局。再加上双方都很难真正蚕食对手的基本面,十几年来两家公司一直处于战略均衡状态。所谓的“争霸”看似热闹,但实际上却未能改写公司和行业的长远方向。
阿里巴巴和腾讯争霸的十几年,是中国互联网最“好战”的时期。
“军事”是基于人们普遍的预期,即中国互联网上还有尚未被发现和开采的金矿。当新的矿脉开始出现后,谁行动得更快,花费的资源和资金越多,谁就有机会获得更大的利益。手握资金和流量最多的阿里巴巴和腾讯自然成为最激烈的玩家。
“好战”的另一个依据是,中国互联网尚未决出最终王者。
自门户时代以来,中国互联网金字塔的顶端始终有不止一个玩家。过去有“四大门户”造势,后有BAT崛起。当“B”迅速落后时,两个巨人AT并肩而立。
随着残局玩家数量的减少,参与决赛的门槛也越来越高。中国互联网的漫长PK似乎即将结束,阿里巴巴和腾讯有机会排挤对手,达到独立的顶峰。一场席卷整个互联网的霸权争夺战开始了。
但除了野心和向往之外,两大巨头争霸的副作用也日益凸显。
行业方面,“A还是T”已经成为顶尖创业者无法回避的问题,更多的中小企业无法抗拒AT扶持的小巨头。即使他们在技术、产品等维度进行创新,也无法与竞争对手近乎无限的流量池和支票簿竞争。
另一方面,用户也被绑在了巨头战争的战车上。虽然“3Q战争”让明目张胆敲诈用户的行为不再可行,但巨头们却用各种借口堵住了对手生态的道路。
很长一段时间,这两座山都很少注意它们投下的影子。直到2021年下半年,各方呼声才终于推动“互联互通”的车轮前行,让多年矗立的生态墙出现了缺口。
但此后三年,这场“撕墙”运动虽然不断推进,却始终徘徊在阿里巴巴和腾讯的边缘。一旦触及核心业务,总是显得犹豫不决。例如,用户仍然无法直接将淘宝和天猫的产品卡分享到微信聊天中,淘宝小程序尚未获得微信的认可。相应地,大部分用户在淘宝、天猫、秀水上仍然无法使用微信支付。
这种犹豫虽然有商业上的考虑,但也反映出阿里巴巴和腾讯尚未完全从霸权时代的余辉中走出来。毕竟,障碍消除后,双方的核心业务联系将会加强,想要彻底压倒对手将成为不可能的任务。
进入2024年,两大巨头面临着比以往更大的增长压力。 “两国争霸”未竟的辉煌开始让位于互助以获得更大利益的现实考虑。
目前,阿里巴巴电商业务仍处于走出价格战和片面“只退款”泥潭后的恢复期,需要寻找更多增长动力。另一方面,腾讯核心游戏业务刚刚恢复增长;三大业务板块中,只有网络广告二季度同比增速保持两位数百分比。两大巨头需要更长的时间来休养生息,而不是不计成本地进行零和博弈。
再加上字节的来势汹汹,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大老对手迅速达成和解,步伐甚至比2021年下半年还要大,“东兴局”时代的巅峰对决已悄然走进历史。
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看,阿里巴巴和腾讯不再争夺霸权,这是两大巨头对中国互联网当前和未来格局的共同背书。
在咸宜和古马的辉煌岁月里,两大巨头竭尽全力通过投资来开疆扩土、称霸天下。但从2021年的“互联”到今年的加速握手,阿里腾讯战略心态的变化已经很明显了。虽然彼此和字节之间仍然存在竞争,但他们显然已经不再有称霸世界的野心了。
毕竟,面对新的时代浪潮,“一体”的互联网超巨图景已经成为梦想。即使字节跳动超越阿里巴巴、腾讯,也不可能构建“一超多强”的新格局。相反,它必须接受与两个老钱共存的现实。
七年前的“东兴游戏”,张一鸣坐在马化腾右边的第四位,隔着王兴和雷军。显然,当时的张一鸣和字节还不足以挤进核心舞台。中国的互联网。七年后,阿里巴巴、腾讯称霸的时代结束了;张一鸣并不是战争结束的根本原因,但作为东兴局的旁观者和AT最大的对手,张一鸣让这场战争提前结束。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0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