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这么多,这位“宋哥打虎”是谁呢?
其实,关注近期良品铺子打假行动的朋友应该对他有所了解。
发生的事情是这样的。从10月底开始,《松歌打虎》、《赏金猎人灰烬重生》发布多段视频指出良品铺子部分产品存在假成分。
抖音数据显示,《松歌打虎》发布的关于良品铺子的视频,不到三天就累计点赞约40万,评论约5万条。
其中,在一段视频中,两位博主直奔良品铺子总部拍摄,指责其“伪造产品成分表”。很快,随着短视频的广泛传播,这一行为迅速掀起了网络舆论的巨大风暴。
紧接着,良品铺子迅速发布声明,对举报人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强调“相关产品在我司及厂家今年提交的多批次检验中全部指标均已通过”。
同时,良品铺子表示,当地监管部门已对相关产品进行抽检并开展调查。
“松歌大户”对此不以为然,并发文指出品牌正在改变理念。他强调,良品铺子投诉其视频的依据是“7月至9月多次送检该批藕粉,但未检出木薯”。但他始终对7月1日之前生产的产品进行打击,与投诉内容中的检验时间段不符。
经过几次拉扯和争吵,事情变得越来越糟。
于是,良品铺子总部所在的武汉东西湖区市场监管局正式介入调查,并发布《情况报告》,表示将会同三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调查。
图片来源:金银湖畔公众号
11月18日,武汉市市场监管部门通报结果显示,涉案批次莲藕粉产品及原料中未检出木薯成分,涉案批次酸辣粉中检出红薯成分。据此,市场监管部门认定“举报人反映的问题不成立”。
次日,良品铺子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澄清公告,明确表示网上流传的关于良品铺子“成分表造假”的言论系严重虚假信息,并表示将向公安机关报案,并于同时,上述两位打假博主发起了诉讼。
11月24日,《松歌打虎》发布视频称,其举报内容因投诉被下架,感叹“情势比人心强”。截至目前,其发布的有关良品铺子涉嫌“虚假成分表”的所有视频在网上都找不到。
至此,良品铺子打击假货“松歌打虎”事件告一段落。
在良品铺子看来,这根本就是一场不必要的灾难,无端损害了自己的声誉和声誉。
至于“宋歌大户”,虽然他的打假问题被批评毫无根据,但他却收获了流量和粉丝,成功树立了“打假者”的形象。
于是,他开始发布带货视频,利用产品展示等方式进行商业活动。很难不让人怀疑他是在趁机收割流量。
防伪网红面临商业化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像“松歌大户”这样先“打假”再“带货”的网红也不例外。
2022年,辛继飞凭借一句“技术、努力”,名声大噪。
与很多美食博主展示食品精致的制作过程和外观不同,辛继飞反其道而行之,专注于揭示常见食品制作中添加剂的秘密。
当时,辛继飞陆续发布了“糖水和调味料制作假蜂蜜”、“制作无肉科技淀粉香肠”、“将明胶片与糖浆混合,创造出即食燕窝的错觉”等一系列秘密视频。等等,短短一个月时间,粉丝数量就增加了650万。
然而,辛继飞却因争议而闻名。辛继飞成名后,陷入了巨大的争议。不少人指责他过分夸大食品添加剂的危害,有妖魔化之嫌。面对舆论压力,他注销了自己的短视频账号。
短暂的沉寂后,辛继飞重新回到公众视野,开始频繁带货。
今年8月16日,打假“第一人”王海爆料,自己在辛继飞直播精选账号上以59.9元的价格购买了“纯手工红薯粉丝”,并直接发送到实验室。执行测试。
来源:快手
检测结果显示,第一次检测中发现了木薯成分,但第二次检测中没有检测到红薯成分。这一结果直接指向辛继飞销售假货。
作为曾经的打假“斗士”,如今却面临专业打假人员的逆向打假力度,辛继飞心里肯定难受。
9月25日,辛继飞连续发布多段视频积极回应,明确表示这份检测报告只能作为调查线索,不能取代执法部门的权威。
他表示,王海虽然有监督权,但无权执法或结案。如果仅凭检测报告大肆宣传产品有毒或不合格,那就是超越职能部门的职权。
随后,河南社旗县市监察局食品科工作人员对此事作出回应,表示涉事双方提供的检测机构均具有合法资质,目前该部门正在对争议产品进行深入调查。 。
至此,辛继飞和王海之间的“拉扯”暂时告一段落。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位打假网红——铁头。
据了解,铁头曾尝试通过直播卖货,但一晚上只卖出了7万多元。随后,他因曝光色情经历而被网友举报抵制,导致其账号被多个平台封禁。
从松歌大户,到新纪飞,再到铁头,他们的盈利模式涵盖了广告合作、直播、粉丝打赏等。
其中,直播因其与产品销售直接相关,成为争议和翻车的常见环节。
对于打假网红来说,他们的电商之路并不平坦,实现商业布局相当困难。
专业造假者都去哪儿了?
言归正传,如果我们专注于打假,不涉足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是否能够在商业化的道路上有所作为呢?
但这实际上是很难实现的。
一方面,通过打假来盈利是相当困难的。
打假第一人王海曾坦言,打假成本太高。检测出非法添加产品的费用为20万至30万元,最多可达80万元。赚钱很难。
另一方面,防伪过程中也存在翻车的风险。
以狂飙兄弟为例。 2024年7月,狂飙兄弟指控万车研究院出售涉嫌重大事故的二手车。但第三方评估表明,事实并非如此。
事件被逆转后,万绮研究社获得了超过200万粉丝,狂飙兄弟则因打击假货不力而受到粉丝质疑。他们还被合作伙伴指责没有偿还所欠的钱,因此疯狂失去粉丝并停止更新。
目前看来,依赖流量的“打假”业务如果继续运营,面临诸多挑战。这条赚钱之路依然充满障碍,尚未真正打通。
或许未来,打假网红只有在内容上把握流量和正义的标准,同时寻求更多的商业化解决方案,才能更好地推动专业打假行业的良性发展。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2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