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分享

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000万辆,全球首个达此成就的国家

11 月 14 日

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

车辆保有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

同时

中国也成为世界第一

新能源汽车

年产汽车1000万辆的国家

除了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自主可控能力也在稳步提升

而在“三电(电池、电机、电控)”

核心技术领域

逐步建立竞争优势

得益于“三电”技术

决定买车了

续航、安全、充电、功率等多项性能

所以一直都是

评价新能源汽车的关键

“不产车”的湖湾,“汽”场照样强!_“不产车”的湖湾,“汽”场照样强!_

_“不产车”的湖湾,“汽”场照样强!_“不产车”的湖湾,“汽”场照样强!

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000万辆”大关。以“智能芯驱动,携手共进”为主题的全球年会——“2024全球汽车芯片创新大会”于12月6日在太湖北岸无锡市滨湖区召开。这场横跨汽车和芯片两大领域的行业峰会一直以来都具有重要的“风向标”意义。

虽然“不生产汽车”,但全面参与“三电”研发,虎万的“汽车”潜力不容小觑——

★滨湖拥有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软件信息等多个超百亿元产业集群。 2023年,区域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将达到135亿元,其中汽车芯片占比40%。

★作为江苏省为数不多的科技创新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滨湖不断塑造以“三电”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龙头,努力成为新生产力的重要代表在这个领域。

“不产车”的湖湾,“汽”场照样强!__“不产车”的湖湾,“汽”场照样强!

本届全球汽车芯片大会设有三个聚焦“三电”的专业论坛,分别是汽车电驱动系统与功率器件创新发展论坛、汽车座舱驾驶集成与芯片生态应用发展论坛、汽车芯片功能开发论坛安全可靠保证。论坛。

“不产车”的湖湾,“汽”场照样强!__“不产车”的湖湾,“汽”场照样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当今汽车产业快速变革的时代,汽车电驱动系统和功率器件的创新发展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关键力量。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车辆电驱动系统的性能直接决定车辆的动力、续航里程和驾驶体验。目前,国内新能源电驱动系统在技术上不断突破,在推进高集成化、智能化自适应、高效高性能、无线充电技术应用等方面有明显趋势。

近年来,无锡深入推进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工业强市引领战略,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生产力,推动集成电路、汽车及零部件有序推进,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已形成覆盖整车、零部件、配件的全产业链体系,聚集相关企业1300多家。年规模以上收入持续突破2000亿元。无锡汽车零部件领域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等十余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电动汽车整车控制技术、燃料电池、氢源技术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为顺应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无锡未来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要素保障,重点围绕汽车芯片、传感等领域,积极支持龙头企业研发,力争推动龙头企业产业化,逐步提升无锡在新时代的地位。能源汽车供应链和技术研发体系的潜力和能级。同时,以智能网联汽车为载体,集成大型人工智能模型、先进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智慧交通等应用服务,开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赛道。

“不产车”的湖湾,“汽”场照样强!__“不产车”的湖湾,“汽”场照样强!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全球对环保和能源转型的重视,具有高效率、低能耗、长寿命等优点的驱动电机核心作为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的核心部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今年9月,随着无锡龙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滨湖区新能源汽车电机铁芯产能二期全面投产,新能源汽车电机铁芯年产能可达10只万单位。参加会议的客户包括比亚迪、联合电子、理想等。一线品牌20多个。

短短三年时间,滨湖区建成了全国领先的电机铁芯生产基地。这速度,让人眼前一亮。

山水东路科技创新谷所在区域包含江南大学、东南大学无锡校区、中国船舶工业702院、航空工业雷华电子研究院等一大批科研院所,以及新一代信息科技、海、空、天核心装备。以中国为首的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000家。

根据发展规划,山水东路科创谷以学院经济、数字经济为产业主导方向,通过产业项目精准落地、科研成果引进,打造产业科研一体化生态系统。机构和优质企业。

“不产车”的湖湾,“汽”场照样强!__“不产车”的湖湾,“汽”场照样强!

2024年是山水东路科创谷建设开工之年。今年以来,这个拥有无锡科研院所最多的区域,不断畅通从科技创新到企业孵化的一体化通道,加快前沿技术推广、新兴产业催生。 ,新动能。

“不产车”的湖湾,“汽”场照样强!__“不产车”的湖湾,“汽”场照样强!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18日,今年已有558家新企业、187家新科研企业落地科创谷。新增科研企业占比远高于地区平均水平,可见科研企业对科技落地的重要性。增强对山谷发展的信心。

除了新企业,还有新的研发机构,加速科创谷建设。

11月30日,太湖湾车联网技术创新中心在山水东路科创谷正式揭牌。中心涵盖展览馆、招商引资、配套设施等多项功能。旨在集聚一批车联网行业顶尖企业,加速技术创新。和应用技术测试,打造区域车联网产业发展标杆。

在推动产学研合作方面,首批入驻太湖湾车联网技术创新中心的宁德时代(无锡)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将共同打造智能汽车运行安全未来检测中心将与公安部交通技术研究所合作,重点研究新能源电池。合作开展安全检测及应用场景测试、新能源汽车三电检测设备研发、新能源智能交通等领域。

“不产车”的湖湾,“汽”场照样强!_“不产车”的湖湾,“汽”场照样强!_

为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创新中心还将包括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基地、自动驾驶辅助决策应用、“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等以及智能交通集成、大规模数据和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汽车上的创新应用等多个学企合作项目。

近日,在谈及汽车产业发展时,工信部总工程师赵志国表示,未来国家将继续支持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继续通过高质量发展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渠道推广动力电池关键材料。 、汽车芯片等关键技术,深入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接入和道路接入试点以及“车路云一体化”试点,稳步推进自动驾驶技术产业化。

集成电路是无锡的重要标志性产业。在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方面,无锡拥有从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到配套服务的完整产业链。今年前10个月,无锡集成电路产业产值接近2000亿元,增长超过10%。

_“不产车”的湖湾,“汽”场照样强!_“不产车”的湖湾,“汽”场照样强!

无锡依托集成电路产业领先优势,重点发展计算与控制、动力与供电、通信与互联等高需求、高附加值的汽车芯片产品。聚集了相关企业53家,2023年规模以上企业收入突破130亿元。今年1-10月实现收入120亿元,同比增长12%,发展势头良好。

_“不产车”的湖湾,“汽”场照样强!_“不产车”的湖湾,“汽”场照样强!

在发展集成电路和汽车芯片产业方面,滨湖区一直是无锡市最先发优势、生态最完善、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现有集成电路企业200多家,其中包括:中科信和卓信。既有以盛微、国芯微、兴干智等企业为代表的设计产业集群,也有以云图半导体、利普斯等为代表的汽车芯片企业。在汽车产业发展方面,滨湖区拥有各类汽车零部件研发企业52家,构建了从动力系统到电子电气系统、从底盘传动系统到车身系统再到通用零部件的全产业链。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汽车芯片成为提升低碳智能驾驶体验的重要核心零部件,也成为集成电路与汽车“两化融合”的代表。各地的工业。 2023年,滨湖区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将达到135亿元,增长20%以上,其中汽车芯片产业占比40%。

《2024年全球及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报告》指出,全球半导体行业在经历2023年的缓冲后,收入持续增长。在人工智能和汽车芯片的推动下,半导体行业规模预计将超过1 2030 年总量将达到万亿美元。

“不产车”的湖湾,“汽”场照样强!_“不产车”的湖湾,“汽”场照样强!_

在推动集成电路、汽车芯片等产业发展方面,滨湖区近日正式发布“一中心+两基地”集成电路产业新布局。一中心为“无锡(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两基地为“聚芯园产业园”和“西新谷人工智能装备产业园”。聚鑫源产业园重点发展汽车芯片、半导体设备、智能传感器等高精尖产业;西新谷人工智能装备产业园重点发展车规级控制单元、人工智能芯片等高性能品类,延伸强化产业链。链。与该基地一同亮相的还有汽车级六轴惯性制导芯片等重大产业项目,主要针对无人驾驶汽车芯片进行突破性研发。

_“不产车”的湖湾,“汽”场照样强!_“不产车”的湖湾,“汽”场照样强!

滨湖区作为无锡工业发展的重要枢纽,未来将加快整车、零部件、后市场综合发展。在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圈方面,将持续拓展关键核心零部件、智能网联汽车、汽车级电子芯片产业优势,大力实施“产业园区+连片净地+工业楼上”土地整理释放连片产业空间的模式,为优质项目特别是整车企业提供充足的土地保障,加快形成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系统。

_“不产车”的湖湾,“汽”场照样强!_“不产车”的湖湾,“汽”场照样强!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306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3588888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