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分享

年轻人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评论哭穷影响算法推送,机票价格大幅下降

近日,“年轻人开始逆向驯化‘大数据杀人’”的话题引发热议。所谓“反向驯化”,是指一些年轻消费者开始尝试通过“哭穷”等评论来树立所谓的“个性”,从而影响算法推送,避免被平台“杀死”。

从一些网友的反馈来看,这个方法似乎确实有用。据媒体报道,一名年轻人发现机票价格从4309元降到1903元,降价超过2000元,经多次评论“机票太贵了,我买不起” ,所以我不会去。”

各种外卖红包“攻略”在网络上也屡见不鲜。这些帖子里充斥着“某某软件,我想给你卸载”、“我真的很生气”、“我不会再用它了”等评论,说如果你卸载几天后再次下载软件,您将收到更多红包。

然而,这些方法的效果如何仍然存在疑问。比如,在机票降价的情况下,多家出行出行平台官方客服均表示,机票价格实时变化,受多重因素影响。即使消费者多次评论,也不能证明最终降价是由于用户评论的内容造成的。决定了。

但消费者“用算法打败算法”的想法或许不应被视为只是一个笑话。这其实充满了委屈和无奈:你上网浏览、消费的痕迹很可能被算法捕获,成为用户画像的一部分,从而被各种方式“精准收割”。无奈之下,他们只能用这种“行为艺术”来试图欺骗算法,避免自己的状态被追踪。

从以往的案例来看,这种基于个人特征的“大数据杀戮”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作为高级会员,搜索相同房型的价格比普通会员贵;当你使用较贵的手机叫出租车时,很容易被高端车型接载;点外卖时,老用户的配送费比新用户高……这些现象都是消费者所抱怨的。

不久前,京津冀等地消费者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40%的消费者明确表示遭遇过“大数据差异化营销”,只有8.7%的消费者认为自己遭遇过“大数据差异化营销”。没遇到过。可见,该问题的普遍性。

但客观地说,所谓的逆向驯化“大数据杀戮”或许只能起到一种情感宣泄的效果。这种单独的解决方案肯定不足以解决问题。不断发展的代码或许仍然有办法识别这个“小聪明”。更关键的是,从行业标准的角度彻底堵住“大数据杀戮”的漏洞,从根本上杜绝差异化定价等商业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多部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明确规定,“不得利用算法根据消费者偏好、交易习惯等对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实施不合理差异”。其他特征。”治疗等违法行为”,这已经从法律层面否定了“大数据杀戮”。

今年11月,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开展“清浪·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专项行动,再次提到严禁利用算法实施重大问题。数据“杀戮”,严禁利用用户年龄、职业、消费水平等特征,对同一商品实施差异化定价行为。这些更基础的立法和专项管理,实际上是应对“大数据杀戮”的最佳方式。

当然,“反向驯化”成为热门话题的事实也提醒我们:目前,“大数据成熟度降低”还远未绝迹。围绕“大数据成熟度降低”仍存在一系列行业痛点需要解决。比如,如何准确区分促销和“杀戮”,如何帮助消费者提供证据维权等等,这些还需要监管部门、行业组织和平台公司进一步明确、规范和加强。

归根结底,“大数据害死成熟人”本质上是某些平台利用自身优越的技术地位,使用不合理的算法滋事造成的。规范不合理算法的应用,让消费者的权益能够得到真正的保护,让大家不用费尽全力与平台“打架”。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333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3588888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