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2021年、2022年、2023年,微博上都会有类似的讨论,#羽绒服为什么越来越贵##羽绒服能不能回到百元时代#。似乎每年,羽绒服的价格都成为大家吐槽的焦点。
羽绒服价格真的逐年上涨吗?物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们通过梳理数据做了一些分析。
今年10月女式羽绒服成交均价上涨24.8%
羽绒服的价格越来越贵,这是真实发生的。
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4年至2020年,我国羽绒服平均单价从432元上涨至656元。
纵观行业整体,与去年冬季相比,今年羽绒服的平均成交价格明显上涨,尤其是女式羽绒服。
今年10月和11月,抖音上女装、男装、户外羽绒服的平均成交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尤其是女装和户外羽绒服,前者10月和11月分别增长24.8%和18.9%,后者分别增长22.5%和10.2%。
尽管羽绒服的成交均价仍在三位数,但近半畅销品牌的售价已突破千元。
《DT商业观察报》查看2024年11月抖音羽绒服销量前10品牌发现,户外运动羽绒服品类有一半品牌成交价在千元以上,女装羽绒服品类有4个品牌超过1000元。 。
其中,品牌MLB户外羽绒服单价最高,成交均价1703.6元;女式羽绒服中,高帆的价格最高,成交均价为1863.2元。两者的价格都逼近两千大关。
相对来说,男士羽绒服要便宜一些。前10名品牌中,有7个品牌成交均价低于500元。
虽然“买什么样的羽绒服”最终取决于消费预算,但总体而言,人们在羽绒服上的花费普遍较高。为什么羽绒服越来越贵?
羽绒服越来越贵都是猪的错
原材料上涨是羽绒服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
市场上的羽绒主要有四种:白鸭绒、灰鸭绒、白鹅绒、灰鹅绒。前两种是鸭绒,后两种是鹅绒。同等含绒量下,鹅绒比鸭绒贵,白绒比灰绒好。
据中国羽绒信息网统计,2022年至今年10月,90%白鸭绒价格从每公斤344.3元上涨至543.9元,11月、12月略有下降。
仅今年一年,90%白鸭绒的价格就比年初上涨了31%; 90%白鹅绒的价格上涨了27%。
(注:“90%鸭绒”是指在羽绒服中,鸭绒占90%,剩下的10%是其他羽毛。90%鸭绒通常是鸭绒中最好的。)
至于鸭绒、鹅绒的价格为何上涨?有句话很有趣,“羽绒服贵了都是猪的错”。这个说法确实是有根据的。
猪肉、鸭肉、鹅肉都是补充蛋白质的食用肉类,属于“代补品”。两者价格的上涨和下跌会相互影响。
具体来说,当猪肉价格下跌时,人们的消费意愿就会增强,猪肉销量就会增加。相应地,作为替代品的鸭、鹅肉的需求将会减少,养殖数量(屠宰量)也会减少。那么羽绒作为鸭鹅的配饰,自然就遵循着“物以稀为贵”。
生猪产业链咨询网站数据显示,2024年11月猪肉价格约为17.26元/公斤,较2019年41.12元/公斤的高价下跌23.86元/公斤。
中国畜牧业协会的数据还显示,鸭子出栏量从2019年的48.8亿只下降到2023年的42.2亿只,鹅出栏量从6.3亿只下降到5.2亿只。数亿只鸭鹅的减少,导致羽绒价格暴涨。
尽管如此,如果算一下羽绒的成本,你会发现羽绒服还是很贵的。
以抖音最畅销的羽绒服(波司登时尚运动场羽绒服)为例。采用90%白鹅绒,充绒量100-150克,售价1299元。
如果按照含绒量150克的90%白鹅绒11月份价格(1124.9元/公斤)粗略计算,这款羽绒服的羽绒成本约为168元(1.12元/克×150克=168元)。
华创证券发布的《羽绒服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提到,“鸭绒、鹅绒占一件羽绒服总成本的45%左右”。如果按照这个比例计算,这款畅销羽绒服的整体成本约为373元(168÷0.45=373.3元)。
按照其1299元的定价来评估,一件售价不到400元的羽绒服,叠加配送、仓储、运输等成本后,消费者需要为其支付的价格已经是溢价的三倍以上。
国产羽绒服品牌发力向“高端”进军
除了成本上涨之外,羽绒服价格上涨还与国产品牌放不下对“高端”的执念有关。
近年来,国内品牌集体推出一系列高端产品,并在羽绒服上推广高科技保暖功能,进一步抬高羽绒服的价格。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2018年——当时,高端奢华羽绒服品牌Canada Goose进入中国市场。凭借着数万元的天价和纯手工打造的品牌故事,摇身一变成为精英标配,一举拿下销量,也打开了市场。羽绒服的价格已经到了天花板。
在大鹅的引领下,波司登在2019年通过模仿大鹅过河,走上了“高端化”之路。
其迈向高端的第一步就是产品升级——推出新一代轻薄羽绒服和高鹅羽绒服。凭借其技术性能,顺理成章地增加了高价产品的比例。
近两年崛起的高帆,2018年自称“中国版ZARA”,2019年还在卖平价羽绒服。 2021年,他转型高端产品,推出“黑金系列”鹅羽绒服,拉低了价格。已经达到了1000多元的水平。
在小红书上,很多人说高帆是高端品牌Moncler的替代品:“他们都用高端鹅绒,都是黑亮的,没有任何装饰,虽然价格高,但比盟可睐便宜。”
简约国民品牌丫丫也于2022年推出了与明星同款的Goose系列鹅绒服,号称采用“鹅绒中的软金”全球稀有的95鹅绒作为内衬,并采用“自发热锁温”技术”让产品冲击3000元。标记。
Tambor 2023年推出的滑雪羽绒服系列主打户外场景,单件售价数千。
猿辅导旗下的SKYPEOPLE以7000元的高价出售羽绒服。支撑高价的卖点是科技面料、高端羽绒原料和终身免费护理服务。
除了给产品本身加爱好者之外,聘请明星代言人、参加各大时装周也成为了品牌“高端化发展”的标配。
比如丫丫正式公布了全球品牌代言人王一博,Tambor邀请黄轩、周晔成为代言人。高帆邀请张柏芝担任代言人,与杨幂签约,并参观巴黎时装周和顶级奢侈品百货公司,变身奢华精致的“总统衬衫”。
波司登与杨紫、谷爱凌等明星签约,与玛莎拉蒂、迪士尼联名,登陆米兰、纽约时装周。如果结合波司登的财报来看,从2019财年到2024年,波司登羽绒服的毛利润基本保持在50%左右,但营销费用占营收的比例超过30%。
对于羽绒服品牌来说,明星代言等动作确实给品牌带来了一定的粉丝效应,拉动了销量的增长。
但毫无疑问,不断上涨的营销费用最终会成为转嫁给消费者的成本。
人们需要什么样的羽绒服?
如上所述,羽绒服越来越高端、大众化,但消费者却未必能选到一件满意的冬季外套。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不少人认为“以前买的质量过硬的品牌羽绒服可以穿很多年,没必要买新的”。有年轻人表示,“羽绒服又贵又假,但棉袄保暖又容易清洗”。
那么人们对羽绒服的期待和要求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查看了近一个月抖音热销女式羽绒服的消费者评价关键词,结合2024年羽绒服研究报告,发现了一些端倪。
首先,它需要优异的隔热性能,但不一定要付出花哨的技术和营销说辞。
保暖性仍然是购买时首要考虑的因素。
蝉立方数据显示,保暖是市场规模排名第一的关键词。在与产品功能相关的卖点词中,其余三个也与增强保暖性能相关,包括“防风”、“防水”和“厚”。
此外,趣闻报告发布的2024年羽绒服调查显示,虽然品牌以气凝胶米面料以及与防寒保暖相关的黑科技为卖点,但仍有近40%的消费者认为“有就好,有就有”没有它也没关系”;超3大人认为,羽绒服技术的营销性比较高。只有 4% 的消费者愿意为技术功能花更多钱。
换句话说,现在的消费者不再空谈文字、创造概念,更看重的是最本质、最扎实的散热性能。
其次,轻薄羽绒服流行。人们关心显瘦显瘦的款式,也想要好看的颜色。
从蝉妈妈的关键词数据来看,抖音畅销羽绒服前十名中,“轻薄柔软”占据了一半以上。
此外,修身、收腰、不臃肿的设计、好看的色彩也成为消费者关心的因素。
这意味着,一方面,人们越来越青睐轻量化的羽绒服,追求穿着的轻便性和舒适性。另一方面,她们也越来越注重修身与实用的并存,做到既美观又好穿。
此外,价格实惠和钱包友好也是重要因素。
在趣闻报告2024年羽绒服消费调查中,近50%的“正在考虑购买羽绒服的人”是因为“价格合适”或“促销优惠”,超过40%的“考虑购买羽绒服的人”是因为“价格合适”或“促销优惠”。 “不要买羽绒服”,因为价格太贵。 。
这里所谓的“贵”,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买不起羽绒服,而是羽绒服作为一件冬季服装,大多数人对于羽绒服的心理价位还没有达到“几万”。 。
艾媒咨询研究数据显示,消费者能接受的羽绒服价格集中在200-1000元区间,其中401-600元占比最大。价格既不太低(200元以下),也不太高(1500元以上)。大多数人考虑的范围。
这并不难解释——羽绒服的价格每年都在上涨,消费者每年都在寻找替代品。
从冲锋衣成为工作甲、军大衣成为冬季性价比高的选择,再到电驴神器成为羽绒服的替代品……社交媒体调侃和话题轮番出现,说明大家还是需要一件温暖的东西。 ,实用舒适的夹克。羽绒服可以抵御寒风,走进严寒的冬季。
参考
[1] 有趣的报道《羽绒服不再贵了》
[2]艾媒咨询《中国羽绒服市场消费行为研究数据》
[3]淘宝天猫×墨迹天气《天猫双11年轻人降温暖图鉴》
[4]央视三农《羽绒服价格为何上涨,都是猪的错》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T商业观察”,作者:胡汉三@huwenwen11,编辑:张晨阳@a18811650028,设计:齐同辉,36氪经授权发布。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3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