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6日,天津市卫健委公告,天津常年医院获批《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这是一家外商独资医院,定位为三级综合医院,总投资10亿元,床位数量10亿元。 500 张。
“该医院即将开业,成为中国首家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天津常年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
9月以来,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州、福州、广州、深圳、海南等9地放开设立外资医院,3地宣布设立外资医院。除天津外,11月9日,广州白云区政府宣布拟建设全资医院——鹏瑞利国际医院; 12月6日,绿叶医疗集团与深圳市卫健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国际医疗总部及外商独资专科医院。
根据国家卫健委等四部门11月29日印发的《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要求,全面外资医院可以开设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康复医院,不得设立精神病医院。医院、传染病医院、血液医院。
与以往不同的是,《试点方案》要求独资医院必须是三级医院。这表明国家卫健委鼓励外资医院参与我国的医院评审。过去,很多合资医院并没有参与中国的医院评级。
No.1 哪些外商正在加大投资力度?
在宣布的三家外商独资医院中,天津和广州的两家投资者是新加坡鹏瑞利集团。
此次预计率先开业的独资医院——天津常年医院正在建设综合性医院。同时,医院设有国际科室,专注于提供健康维护、慢病管理等定制化医疗服务。
天津鹏瑞利医院是天津鹏瑞利国际健康商旅城项目的一部分。筹备工作于2018年开始,位于天津南站附近,总投资约50亿元。集养老、医疗、酒店、商业于一体。大型高铁综合体。
投资方新加坡鹏瑞利集团主要从事房地产和医疗健康业务。目前,医疗健康业务已覆盖全国13个城市,运营各类医院、医疗中心及养老院,运营床位超过13,000张,在建床位约9,000张。
据《财经》报道,鹏瑞利集团此前曾投资合资医院,较少参与医院本身的运营。通过经验的积累,我看到了项目的可行性和可复制性,于是决定将综合项目升级为“2.0模式”,深度参与医院运营,将“2.0模式”运用到西安综合地产项目中。安、昆明、广州等地实施。
同样来自新加坡的绿叶医疗集团计划在深圳建设一家专科医院。 11月,深圳市卫生健康委赴上海检查绿叶医疗集团所属医疗美容医院。
绿叶医疗集团是新加坡绿叶生命科学集团的医疗服务板块。成立于1997年,业务布局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官网介绍,主要发展精神心理、康复、整形等专业医疗服务。
“外商中,新加坡资本在中国的医疗布局确实比较活跃。”上海合创医院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马桥对《财经》分析,其中不少是业务遍及亚洲的跨国医疗集团。中国是重要市场之一,文化契合度相对较高。
北京还有一所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北京嘉会国际医院,将于2023年12月开工建设,预计2027年竣工投入使用。据介绍,将从各地招聘优秀外籍医生全球专职医生占比不低于20%。
投资方为嘉会医疗集团,由哥伦比亚大学基金会投资、麻省总医院支持。此前,嘉会医疗集团已启动合资医院项目。例如,上海嘉会国际医院于2017年开业,目前已发展到年门诊量60万人次,其中外籍人士、港澳台居民占30%。
国家卫健委表示,希望独资医院能够提供国际先进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医疗技术和设备,可以补充或改善当地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技术和医疗设施的不足。
No.2 寻找可复制的模式
经营一家医院,“从接管到基本步入正轨,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某海外投资基金负责人分析。
2024年,国家卫健委公布,目前已有60多家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
外资在华投资医疗机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当时,合资医疗机构的外资比例不能超过70%。 2014年,首次推进外商独资医院试点。
中国第一家外商独资医院是上海永恒幸福妇科医院。其作为日本独资公司成立,通过2014年政策窗口落户上海自贸区外高桥保税区。它于2016年5月正式开业,到2023年将服务总共16万人。更多人。据公开媒体报道,医院第三年就开始盈利并纳税。
华晶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1年,外资医疗机构在华营收从约100亿元增至190.18亿元。
上述境外投资基金负责人参与了2000年以后国内第一批中外合资医院的投资。这是一家在当地有较大品牌效应的专科医院。在早期的调整阶段,最耗时的就是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当时中国的民营医疗管理人才储备相当有限。”
他们从全国各优秀医科大学招募人才。这些新招募的医生首先要被派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接受进一步培训。技术水平提高后,他们又回到医院工作。
多位医疗行业人士告诉《财经》记者,直到今天,民营医院的人才引进和储备仍然是医院发展的一大瓶颈。他们中很多人依靠公立医院的退休医生,年轻人的骨干力量相对薄弱。
成立的医院面临着新的问题。上述境外投资基金负责人表示,由于外资想建连锁医院,在这个二线城市没有扩张空间。虽然在其他城市看到了一些机会,但最终谈判还是失败了。作为私募基金,这家外资机构最终在合适的时机出售了股份,退出了医院。
“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但并不是完全可复制的模式。”上述海外投资基金负责人坦言,后期在医疗领域的投资相对谨慎。困难在于,完全依靠管理很难扩大经营规模。如果你是做药的,可以直接邀请海外的科学家。但在中国的医疗体系下,海外成功管理者的经验对医院运营的帮助有限。
No.3 探索支付模式
高端医院医疗费用高,承受能力至关重要。大多数中外合资医疗机构只提供门诊服务,很少有综合医院提供住院服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保险支持。
例如,上海某独资医院儿科门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初诊费为800元,复诊费为500元,高于300至400元。公立医院的特殊门诊服务。
上述《试点方案》提出,符合医保相关规定的医院可按程序申请纳入医保定点点。同时支持医院对接国内外商业健康保险。
但基本医疗保险仅保障基本需求,对高端医疗的支持有限。 2018年,上海首次将国际医院纳入医保,包括上海德达医院、上海嘉会国际医院等。目前,他们的医保结算水平是按照三级医院的标准执行的。例如,在上海嘉会国际医院,医保报销比例约为5%,大部分金额仍需自付费用。例如,1000元的医疗费中,医保只能报销50元左右。
对于主要提供高端医疗服务的独资医院来说,商业保险的支持更为重要。 “目前我国商业医疗保险发展还不够,商业健康保险更接近于人寿保险的延伸,还没有发展到能够管理患者健康、对医院服务提出要求的规模和水平。”刘木桥分析道。
外资医院最初的患者群体以在华工作的外国人为主,其中不少人拥有企业购买的高端医疗保险。此次选择9个省市进行试点,是因为这些省市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外商投资企业和外籍人员较多,相应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较大。
要继续在中国市场纵深发展,我们需要相应的服务市场。新加坡百汇医疗退出中外合资成都鹰阁医院后,并没有放弃发展综合医院,随后转战上海。 2023年2月,上海百汇医院开业,成为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唯一一家中外合资综合医院。上海广场还有一家旗舰医疗中心,正在筹建中,预计将于2025年开业。
成都鹰阁医院实体被鹏瑞利集团接管后,选择与中国企业合作,与海尔集团旗下盈康科技联手建设成都迅商常年医院。
2024年,商业保险的发展也将在医疗领域取得突破。上海多家公立医院已开通商业保险结算。国家医保局还拟探索医保资金与商业保险同步结算等政策,提高商业保险公司赔付水平,提供差异化。服务。
“商业保险的支持是其中之一,更多的外资医院是否会开始启动,关键是对未来市场预期的信心。”上述国外医疗行业人士表示。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3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