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末,汽车品牌焦躁不安。继月闪崩之后,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小众品牌和低销量品牌正面临危险。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酝酿一场更大规模的淘汰竞争。
智通财经APP获悉,12月12日吉月闪崩事件发生后,1.5万名车主的售后安排和近5000名员工的保障一直霸占抖音热搜。经过一周的发酵,虽然有两位股东出面维护员工和车主权益,但这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无疑是沉重打击。信任的缺失也将加速行业的洗牌。但行业仍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强势品牌稳定了行业格局。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51.2万辆,同比增长47.4%。前11个月销量1126.2万台,同比增长35.6%,渗透率超过40%。其中,乘用车渗透率达到43.9%。品牌销售差异化很大。强势品牌包括领军品牌比亚迪(01211)、理想(02015)、乐跑(09863)等领军新势力,均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2024年即将结束,吉月闪崩只是行业发展道路上的一个“昙花一现”。今年汽车行业发生了哪些大事,未来又该何去何从?
行业的成长、重生和淘汰
2024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三个关键词:成长、重生、淘汰。
从增长来看,新能源汽车行业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渗透率超过40%,月度增长甚至接近50%。这是由于现有更换需求的爆炸式增长。政策仍是存量置换的主要驱动力。尽管近年来补贴持续下降,但仍有一些领域仍在加大政策力度。此外,在消费低迷的情况下,今年各地的乘用车置换政策和报废补贴政策也在持续刺激需求。 。
最关键的是,新能源车型的成熟度已经得到市场的普遍认可。新能源汽车以电池驱动为主,续航里程一般在500KM以上。充电时间显着缩短至不到一小时。部分车型支持800V,比如小鹏、蔚来等车型,时间缩短到半个小时,基本消除了消费者的焦虑。同时,智能体验的普及导致消费者购车偏好发生根本性变化,更加注重享受需求,多重因素驱动行业快速增长。
重生和淘汰是相对的,重生包括新进入者和绝境中活下来的人。小米汽车等新进入者成为今年行业的新秀。 3月份,他们发布了首款车型SU7,24小时订单量近8.9台,让同行感到惊讶。经过提速,10月份产能首次突破2万辆。高端型号于 11 月发布。 BrandSU7 Ultra预订强劲,预计明年第一季度推出后将大受欢迎;另一个例子是去年11月成立的鸿蒙智行品牌,脱离了华为智能车选模式。合作品牌从文杰起家,目前有文杰、智能车杰、祥杰、尊杰四大品牌。其中与文杰的合作最为成功,销量翻倍,车型车队也不断扩大。
最典型的绝境求生者就是小鹏汽车(09868)。今年上半年销售持续低迷,销售一度被推入ICU。不过,8月份MO3上市后,MO3以高配置、低价位进入市场,迅速走红,市场销量达到48辆。每小时观众突破3万台,销量立即回升。随后在11月初,该公司又推出了P7+,刷新了15万-20万区间的配置。再次爆红,上线当晚累计售出超过3万张观众。借助两款爆款产品,小鹏汽车11月全系新车交付量创历史新高30895辆,占上半年销量的59.4%。
消除是市场出清的结果。一些小众品牌和销量低迷的品牌也难逃被淘汰的命运。去年10月份的威马,今年年初的高河,还有12月份大做文章的吉月。吉月闪撞事故出乎1.5万名车主的意料。由于吉月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近几个月销量持续向好,11月甚至售出了近2000台。极端闪崩背后的原因耐人寻味。
其他销售低迷的品牌,如吉视、创维和吉虎,也面临危险。继月闪崩后,此类品牌可能会产生信任危机,从而可能导致销量越来越差。该行业被危机包围。一些车企通过全球市场多元化来分散市场风险,比如哪吒汽车。创始人方云舟接任CEO职务后,致力于开拓海外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市场,并取得了显着的市场成果。
市场结构逐步进入稳定状态
在生长、重生、淘汰的共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逐渐清晰。比亚迪得益于其规模和行业增长领头羊的稳固地位,其理想、零跑的发展持续引领新生力量。小米成为了这个游戏的新玩家,订单量不断创新高。尾部市场逐渐出清,行业逐步进入平稳发展态势。
2024年前11个月,比亚迪以375.7万辆的销量遥遥领先同业。上汽、吉利、广汽等传统车企凭借多年的客户和市场积累,新能源渗透率持续快速提升。销量高于比亚迪。后。造车新势力的排名也趋于稳定。理想以44.2万辆排名第一,零跑汽车以25.1万辆排名第二,小鹏汽车下半年逆境后以15.3万辆升至第六位。
据理想汽车发布的周销量排行榜显示,12月2-8日、9-15日两周,理想汽车和零跑汽车继续霸占新势力排行榜。小鹏超越文杰挤进第四位,而小米仅凭借一款型号SU7就排名第六。以其目前的订单量和产能,基本是满负荷的,所以进入前五名问题不大。
事实上,如果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新势力排名最高的强势品牌都推出了2024年的爆款车型,比如理想汽车4月份的L6、零跑汽车3月份的C10、6月份的C16等。 Peng 8 月的 MO3 和 11 月的 P7+。其他品牌虽然也推出了新车型,但一直不温不火,比如9月份的吉悦07。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新能源品牌的激烈竞争,伤害的不仅是销量低迷的品牌,还有合资品牌。由于新能源转化进展缓慢,合资品牌错过了在中国的最佳机遇。目前主流产能仍是汽油车,库存置换的影响会更大,尤其是日系车。部分日系车型价格持续下调,其中卡罗拉、轩逸均降价一半。由于销售不景气,日本品牌合并的传闻愈演愈烈。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本田、日产、三菱正在就合并成立新的控股公司进行谈判。
2025年面临更大的生存挑战
智能化是电气化的下半场。智能驾驶能力将决定车企未来的市场竞争力,也是淘汰赛中生存的关键。各大车企在智能驾驶方面持续发力,大多拥有自己的自研系统,如特斯拉的FSD、华为的ADS、小鹏汽车的XNGP、理想的AD Max、蔚来汽车的NOP+、集集等。氪豪瀚智能驾驶等,这些车企的产品都在行业中占据一定的竞争优势。
特斯拉是智能驾驶的鼻祖。 FSD系统不断迭代更新。最新版本为V13.2.1,已于12月16日发布。但由于监管限制,仅在美国和加拿大提供。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在中国推出,欧洲推出FSD系统,但存在不确定性。在国内,华为ADS已经在业界打响了知名度,市场也迅速普及。推出全新升级的GOD(通用障碍物检测)网络ADS3.0版本,拥有强大的识别和处理能力。鸿蒙车型也在不断拓展。
当然,智能是产品成功的关键,但并不是唯一的。拥有好的产品还需要目标用户能够承受的定价。价格战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在持续。产品不断迭代,配置不断更新,价格却一路走低,为了生存,在老车主背后捅刀是无奈之举。拥有产品和价格优势并不能完全消除消费者的顾虑,仍需要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比如吉悦的闪崩,产品智能走在行业前列,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资金链断裂的时候,它还没有成长起来就已经被淘汰了。纵观以上列出的新势力车企,截至2024年9月,小米现金储备最为充足,达到1516亿元,理想紧随其后,为1065亿元,蔚来和小鹏分别为422亿元和358亿元。 1亿,后续销售额持续强劲复苏,保证了品牌的健康成长。
2025年即将到来,车企将面临更大的生存挑战:一是新能源渗透率已超过40%,现有换代市场空间萎缩,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势头放缓;其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下,产品迭代周期缩短,拥有智能驾驶优势的车企正在抢占市场主导地位。三是来自合资品牌的威胁。价格战仍是主流。没有资金优势、销售低迷的品牌将继续被淘汰。
总体来看,2024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经历了增长、重生和淘汰,行业结构逐渐稳定。继越闪崩之后,强者恒强的局面将得到极大强化,从而稳定市场格局。从投资机会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仍然是国家发展的大方向。投资者可重点关注比亚迪、理想、零跑汽车、小米、小鹏汽车等新势力领军梯队。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3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