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分享

汇金系券商整合预期升温:股权划转、政策推动与行业新阶段

股权划转使得汇金系券商得以扩容,头部券商之间出现了人事变动,政策推动也在加快建设一流投行。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外界对汇金系券商的整合预期持续提升。市场期望汇金系券商的整合能够推动行业迈入新的阶段,然而,强强联合是否真的能强,还需要由市场来进行判定。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有着“国家队”之称,以下简称“汇金公司”,其券商版图再度得以扩充。

2 月 14 日,证金公司发布公告,其控股股东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拟通过无偿划转方式,将所持公司股份全部划转至汇金公司。

中央金融管理部门管理的市场经营类机构将被剥离,相关国有金融资产会划入国有金融资本受托管理机构,该受托管理机构会根据国务院授权统一履行出资人职责,2023 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指出了要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三大 AMC 的股权划转早有预期。

中国信达控股一家券商,持股比例为 78.67%,该券商是信达证券;东方资产控股一家券商,持股比例为 45.14%,此券商为东兴证券;长城资产控股一家券商,持股比例为 67%,这家券商是长城国瑞证券。其中,信达证券和东兴证券已上市。在 2 月 17 日之后,受划转消息的影响,信达证券上涨了 12.70%,东兴证券上涨了 6.09%。

汇金公司在划转之前,对中国银河有直接或间接控股;对申万宏源有直接或间接控股;对中金公司有直接或间接控股;对光大证券有直接或间接控股;同时参股中信建投;并且参股方正证券等。

新成员加入后形成了庞大的券商版图,这给汇金公司带来了新的挑战。国金证券非银行业首席分析师舒思勤向《财经》表示,汇金公司旗下券商数量众多,可能会面临业务协同方面的挑战,也可能面临管理协同方面的挑战,还可能面临文化融合方面的挑战,同时也会面临同业竞争的难题。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汇金公司旗下没有必要拥有那么多的券商。倘若进行合并的话,还能够给市场留出一定的空间。一位曾经在汇金系券商工作过的资深人士向《财经》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汇金公司肩负着更为重要的使命。它作为体现国家意志的金融平台,推动券商股整合这一行为,是落实国家金融战略的重要举措。回顾历史,汇金公司曾多次在券商行业中主导重要的合并事宜。

近两年,在政策推动下加快建设一流投行。券商并购逐渐升温,强强联合案例已迅速落地。监管层多次明确,支持头部券商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投资银行,这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近期,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已步入实质整合进程。海通证券在 3 月 4 日完成了退市操作,这一过程历经了半年时间。重组之后的头部券商即将问世。

券商散兵游勇的时代已然不再。全联并购公会创始会长、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向《财经》表明,中国的券商是由地方政府或央企所建立的,在这种情况下,区域与部委的利益会优先于市场效率,这与中国市场机制的大方向是不相符的。当新一轮周期开启之时,国家利益、国际竞争以及 AI 经济等因素,都促使各地政府和央企进行更具格局的重组。

当前我国证券行业的集中度与发达国家相比显著偏低。这种分散化的格局使得头部机构的国际竞争力不够充足,其跨境服务能力与高盛、大摩等国际投行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舒思勤认为,汇金旗下机构进行合并有望构建出超级券商,从而能够显著地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外界对于汇金系券商的并购预期持续提升,并且这种预期在二级市场上有所体现。2 月 26 日下午,由于市场传出中金公司与中国银河合并的消息,A股 市场中的中金公司和中国银河的股价在尾盘阶段快速上涨,收盘时双双涨停,港股市场中的中金公司上涨了 19.09%,中国银河上涨了 17.11%。当天晚上,这两家券商发布了澄清公告。但2月27日,中国银河再度涨停,中金公司上涨6.7%。

这并非是两家汇金系券商首次传出合并消息。在 2022 年到 2023 年期间,中国银河与中金公司出现了重大人事变动。陈亮从中国银河董事长的职位调任至中金公司董事长。王晟在中金公司工作了 20 年,之后加入中国银河担任董事长。面对市场的猜想,在那个时候,两家券商也发布了澄清公告。

强强联合的预期在不断提升,并购整合的路径以及所面临的挑战更值得深入思考。从业务方面来看,汇金系的券商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像头部券商中国银河、中金公司、申万宏源,它们各自都有自身的优势,三家 AMC 系的中小券商也有着一定的特色。然而在资深的市场人士看来,核心领导、机制以及公司文化将会是决定券商整合和发展状况的关键因素。

大券商体现了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王巍表示,通过并购,在三年内会产生三家到五家能够提供全栈式服务的大券商。同时他还指出,国际投行的合并同样需要付出很多成本,而市场最终能够决定强强联合是否真的强大。

版图扩大

三大 AMC 发布公告之后,东兴证券发布了股权变动书,信达证券也发布了权益变动书。

东兴证券于公告中称,在本次划转之前,中国东方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持有该公司 14.591 亿股股份。此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 45.14%,使中国东方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财政部持有中国东方 71.55%的股权,从而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而在本次划转完成之后,汇金公司将会持有中国东方 71.55%的股权,不过中国东方对公司的持股比例保持不变。公司的控股股东依然是中国东方。同时,实际控制人将会从财政部转变为汇金公司。

信达证券在公告中表明,在划转之前,中国信达直接持有公司 25.51 亿股股份,此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 78.67%,中国信达是公司的控股股东。财政部持有中国信达 58.00%的股份。当划转完成后,汇金公司会持有中国信达 58%的股份,然而中国信达对公司的持股比例并未改变,控股股东依然是中国信达。

汇金公司官网曾披露,在三大 AMC 划入其旗下之前,汇金公司控股中国银河,汇金公司控股申万宏源,汇金公司控股中金公司,汇金公司参股中信建投。

汇金公司持有中金公司 40.11%股权,它是中金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汇金公司持有中信建投 30.76%股权,是中信建投的第二大股东;汇金公司通过银河金控和中证金融持有中国银河 50.91%股权;汇金公司通过申万宏源集团 100%控股申万宏源证券。

从经营数据方面来看,中国银河是一家头部券商,其经营数据相对亮眼;申万宏源也是一家头部券商,经营数据较为突出;中金公司同样属于头部券商,经营数据比较亮眼;中信建投亦是头部券商,经营数据相对较好。

Wind(万得)数据显示,到 2024 年三季度时,四家券商的营业收入都在行业前十之列。中国银河的营业收入是 270.86 亿元。申万宏源的营业收入为 174.56 亿元。中信建投的营业收入是 143.15 亿元。中金公司的营业收入为 134.49 亿元。中国银河在 2024 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为 69.64 亿元,处于靠前位置。中金公司的净利润最少,也达到了 28.60 亿元。

不过,此次汇金系券商扩容加入了三个新成员。这三个新成员均属于中小券商,并且它们的业绩并不出色。

Wind 数据表明,在 2024 年三季度末这个时间节点上,东兴证券的营业收入达到了 80.68 亿元,其在行业中的排名是第 16 位;净利润为 9.50 亿元,在行业里的排名是第 23 位。信达证券的营业收入是 23.50 亿元,排名处于第 31 位;净利润为 9 亿元,排名是第 25 位。长城国瑞还没有上市,规模相对较小。

汇金公司除了持有上述券商的股份外,还参股了多家券商机构。它通过光大集团、中证金融以及光大控股来控制光大证券;持有中国银河资产管理的股权比例为 13.30%;持有国泰君安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比例为 14.54%;持有方正证券的股权比例为 7.20%。

控股股东这一身份意味着汇金公司能够更多地参与到日常管理当中,并且能够对公司的决策产生直接的影响。汇金公司如果是间接持股的话,就可能会通过中间实体来持有控股权。而参股的情况则不同,参股并不会形成控制权,只是能够享有股东的权利。仅仅从控股以及重要股东的角度来看,汇金系旗下的券商数量达到了八家,在某种程度上,这也使得中央汇金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汇金系券商涵盖了投行、资管、财富管理等多种不同的业务。其中,部分业务存在相互重叠的情况,所以需要在协同效应与同业竞争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的点。同时,汇金系券商通常股权较为复杂,这种多元的股权结构所带来的整合复杂度,远远超过了市场之前的预期。舒思勤向《财经》表达了上述观点。

人事变动

近期汇金系券商有扩容情况,近年来汇金系券商在人事方面的变动也受到市场的关注,其中中国银河以及中金公司尤其受到关注。

2022 年 7 月,中国银河的董事长陈共炎达到退休年龄。随后,总裁陈亮接任董事长一职。同时,王晟出任中国银河总裁以及执行委员会副主任,从 8 月开始担任执行董事和副董事长。

王晟在中金公司工作了 20 年。他出生于 1977 年,2002 年加入中金公司。2010 年起,他在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担任重要管理职务。2016 年 6 月,他担任投资银行部执行负责人。2018 年 3 月,他任中金公司总裁助理。2020 年 3 月,他任中金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投资银行部负责人。王晟加入银河后,主要负责抓投行业务和国际业务。在此之后,有一些在中金工作多年的投行老兵也跳槽到了银河。

2023 年 10 月,不到一年之后,中金公司董事长沈如军到了退休年龄并退休。同时,时任中国银河董事长的陈亮担任了中金公司董事长。

陈亮在汇金系券商工作了多年。据资料所知,他出生于 1968 年。他曾在新疆宏源信托以及宏源证券任职。在 2009 年 9 月到 2015 年 1 月期间,他担任宏源证券副总经理以及宏源期货董事长。在 2014 年 12 月到 2019 年 5 月期间,他担任申万宏源集团和申万宏源证券的党委委员,以及申万宏源集团总经理等职务。到了 2019 年 6 月,陈亮加入了中国银河。

黄朝晖因年龄缘故辞去中金公司首席执行官一职。他在中金公司工作已超 20 年。1998 年 2 月加入该公司,2013 年 4 月担任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负责人,2015 年 4 月被任命为中金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2019 年底出任公司首席执行官并担任管理委员会主席。他曾参与了中金公司收购中投证券,以及中金公司回A股上市。

王晟担任了中国银河的董事长,同时薛军担任了中国银河的总裁,吴波担任了中金公司的总裁。然而在 2024 年 4 月,中金公司发布公告称,由于工作变动,吴波不再担任中金公司的总裁、首席财务官以及管理委员会成员的职务。据悉,吴波之后前往中投任职。

两家券商出现了人事变动,这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并且这两家券商在 2023 年 11 月发布了澄清公告,公告中称不存在应披露却未披露的信息。

2022 年,另一家汇金系券商申万宏源发生了换帅事件。8 月,申万宏源发布公告,宣布储晓明卸任,刘健担任公司董事长。储晓明在 2010 年加入申银万国证券并担任总经理,他主导了申银万国与宏源证券的合并重组,2015 年开始担任申万宏源董事长,之后带领申万宏源实现了 A+H 股上市。

刘健执掌申万宏源,他是“70 后”。资料表明,刘健出生于 1973 年。他曾在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任职过。之后进入中央汇金和中投公司工作。在 2013 年 9 月,他担任财政部巡视员、司长。2020 年 1 月,他加入中银投资。2022 年 7 月,他出任申万宏源党委书记。

汇金公司持有 30.76%股份的中信建投,在近两年来正经历着高管的更替。其中,新任总经理是金剑华,他在 2024 年 11 月就任,在此之前,他在中信证券工作了将近 25 年。2025 年 2 月,中信建投发布公告称,董事长王常青达到退休年龄而退休,刘成接任董事长一职,此前刘成担任中信银行行长。

汇金公司间接控股的光大证券,其高管多来自股东方。随着股权划转,信达证券、东兴证券、长城国瑞证券成为汇金系券商,这些券商的高管也多来自股东方。

整合预期

汇金系版图在不断扩大,并且此前有过人事变动,这使得外界对汇金公司旗下券商整合的预期逐渐提升起来。

金融机构数量众多,并且存在着同质化竞争的情况,所以理应对资源进行整合。一位资深的券商人士向《财经》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他指出,在监管层鼓励券商做大做强,致力于打造一流投行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背景之下,券商之间的并购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汇金公司在券商并购重组领域有丰富经验。它曾在证券行业发展的关键时点,借助整合推动行业迈向集约式发展。申银万国与宏源证券的合并,以及中金公司与中投证券的合并,都是在汇金公司的主导下顺利完成的。所以,市场对汇金系券商未来的合并怀有期待。

业内人士认为,汇金公司旗下券商的整合拥有政策动力、资本动力以及市场动力这三重。然而,具体的路径需要把业务互补性、区域协同以及治理结构优化都兼顾到。在短期内,进行大规模合并的可能性是比较低的,渐进式重组或许会成为主要的方式。

西部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孙寅持有这样的观点:汇金公司旗下的券商股权有进一步整合的可能性。对于那些具有相似股东背景或者注册地的券商,其整合或许会更容易推进。从以往的案例来看,在同一实控人之下的券商,进行并购的可能性更大,并且可操作性也更强。比如,上海国资背景的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平安系的平安证券与方正证券等,它们都处于并购进程之中。

与此同时,从业务来看,汇金系券商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中国银河是国内券商中分支机构数量较多的一家。它依托汇金背景,拥有“国家队”资源协同的优势。在财富管理和融资业务方面,其排名处于行业的前五名。中金公司是国际化投行的标杆,它的研究能力比较强,在跨境并购以及高端客户服务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然而,其经纪业务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如果将中国银河和中金公司进行整合,就能够形成“投行+经纪”的互补格局,二者的总资产合计超过 1.4 万亿元。

一位市场人士感叹,中金的特色不再那么鲜明了,其高贵的血统几乎已经消失不见。

申万宏源此前经历了合并,它在并购重组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全牌照布局也较为均衡,期货业务的市场份额处于领先地位。倘若把三家券商的业绩进行简单合并计算,到 2024 年三季度时,营业收入总计 579.91 亿元,在行业中位居首位;净利润为 145.35 亿元,在行业中位列第二。

此外,业内人士持有这样的观点:汇金系中的中小券商,像东兴证券、信达证券、长城国瑞证券,有可能通过整合来形成优势,从而实现区域以及特色化的发展;也有可能与头部券商进行整合,以实现业务能力的互补。信达证券在区域资源方面有着一定的积累,东兴证券在区域资源方面也有积累;长城国瑞证券在不良资产处置方面具备相关经验。

2 月 26 日,中金公司与中国银河合并的传闻再度出现,它们的股价随之上涨。当日下午 2 点 30 分左右,中金公司的股价急速上升,中国银河的股价也急速上升。到收盘时,这两家券商都涨停了。在港股市场上,中金公司上涨了 19.09%,中国银河上涨了 17.11%。2 月 27 日,中国银河在尾盘再次被拉升,以涨停收盘,中金公司上涨了 6.67%。

汇金系券商的动向引起了外界的猜测,有可能会引发券商新一轮的并购潮。实际上,在监管层的激励之下,券商行业的整合进程加快了,并购的案例也增多了,同时还出现了强强联合的案例。目前,有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在推进并购整合,国联证券和民生证券在推进并购整合,浙商证券与国都证券在推进并购整合,西部证券和国融证券在推进并购整合,国信证券与万和证券在推进并购整合,平安证券和方正证券在推进并购整合,华创证券和太平洋证券在推进并购整合。从海外一流投行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多家知名投行经历了多轮合并。

证监会在《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中表明,建设一流投行的时间表已清晰确定。到 2035 年,会形成两家至三家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引领力的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并且要力争在战略能力方面居于国际前列,在专业水平方面居于国际前列,在公司治理方面居于国际前列,在合规风控方面居于国际前列,在人才队伍方面居于国际前列,在行业文化方面居于国际前列。

外资全面进入中国的政策已放开,中国企业大规模出海是必然的。大券商对于大的资本力量参与国际竞争很重要,它体现着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王巍称,券商的并购周期在三年内会产生三到五家全栈式服务的大券商,其他小券商专注于分销、交易代理、客户调查等服务,从而与大券商形成产业链和生态圈。

券商的强强联合也意味着将面临不小的整合挑战。

证券公司从事的是中介业务,并非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性,它非常依赖人的创新能力,以及对价值的发现和把握能力。其中,核心领导、机制和公司文化可能是决定未来整合与发展情况的关键因素。上述资深人士如此表示。

王巍认为,强强联合指的应当是核心业务能力。真正的投资银行能力需涵盖政治、商业、技术等能力,不能有所偏颇。他预计,联合之后会出现复杂的内部争权局面以及划界而治的状况,大量优秀人才会流转到市场上,这是一件好事。国际投行的合并同样需要付出许多成本,而市场最终能够决定强强联合是否真的强大。

此外,王巍对 AI 给券商带来的发展机会持看好态度。AI 正在对市场模式进行深刻的颠覆,券商以及所有的金融机构都需要高度关注 AI 技术、市场和国际的变化,同时也要关注数字资产的创造与交易,因为这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方面是现实资产的数字化交易,另一方面,数字化与 AI 化将会对现实资产进行洗礼,而目前这个市场仍然被忽视。小券商可以对此予以关注。王巍强调了这些观点。

舒思勤表示,中央汇金能够借助定增这类方式来增强资本。它还可以整合系统内部的金融牌照资源。并且实施跨境并购的行动。在这同时,通过科技来赋予力量,提升科技投入的强度。接着通过人才激励以及跨境布局等方式来打造出世界一流的投行。

(《财经》记者黄慧玲对此文亦有贡献)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467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3588888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