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分享

政策驱动下光伏企业提价,TOPCon组件价格或将突破0.7元/瓦

此次出现涨价潮,不是因为光伏供需发生了反转,而是在政策的驱动下,下游提前进行了囤货行为。

01 先于同行涨价

多家龙头企业纷纷提价,给光伏寒冬带来了些许春意。

2 月 25 日,晶科能源(688223.SH,JKS.US)宣布 TOPCon182mm 双面组件价格有所上涨,上涨幅度为 0.02 元/瓦。天合光能(688599.SH)的组件价格进行了上调,上调幅度在 0.01 元至 0.03 元/瓦之间。隆基绿能(601012.SH)也上调了其组件价格,上调幅度为 0.03 元至 0.05 元/瓦。

如今,组件的平均价格已经达到了 0.69 元。业内人士做出预计,各个大厂的 TOPCon 182mm 双面组件产品的价格,很快就会在整体上突破 0.7 元每瓦。

不过,笔者经过多方了解得知,这次的涨价潮并非是因为光伏供需出现反转。在 6 月 1 日将要实施的《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这一政策的驱动下,“抢装潮”纷纷出现,从而迫使下游分布式系统安装企业提前储备货物。

除此之外,更深刻的原因在于,去年那些遭受严重亏损的大厂,极力防止出现现金流亏损的情况,所以不得不相互依靠、共同取暖。之前那种十分火热的“价格战”暂时停止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那些一拥而上提价的大厂之前,晶澳科技已经采取了两次行动,这两次行动可以说是“先手”。

这个月,晶澳(002459.SZ)进行了两次提价。2 月 8 日,182mm(600wp)组件的价格每瓦上涨了 0.01 元,达到 0.66 元/瓦;2 月 18 日,其 182mm 各个功率的组件再次每瓦上涨 0.02 元至 0.03 元,价格变为 0.68 元至 0.69 元/瓦,累计涨幅为 0.03 元至 0.04 元/瓦。

这或许表明,与其他大厂相比,晶澳更加注重利润,并且努力保护处于危险境地的现金流。

02 “家底”见底

提价,是晶澳去年底进行“内部整顿”后的重大举措之一。

有业内人士进行了透露,这一场所谓的“内部整顿”,其主旨是要兴起有利的方面,去除有害的方面,并且对业务线进行梳理。

此前,晶澳科技的企业文化以“人性化”而闻名。在众多工厂都通过“瘦身”这种方式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时候,很少听到关于晶澳裁员的消息。

据悉,这和董事长靳保芳那淳朴且宽厚的“乡土情结”有着关联。同甘共苦以及不抛弃不放弃的集体主义精神,构成了晶澳的文化底色。

“同甘共苦”有其另一面,那就是组织机构变得臃肿,存在人浮于事的情况,并且权责的划分不够明确。有与晶澳关系密切的人士向笔者进行了透露,在晶澳,“领导比员工干活多”这种现象存在。甚至还有人直接指出晶澳具有“大锅饭”的特征,且这一特征十分明显。

本次“内部整顿”在晶澳管理层层面,如同进行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当下,晶澳内部已经形成了共识,那就是当前最为紧要的事情是实现全球化,要迅速地攻占海外市场。

光伏涨价潮下的赢家与输家__光伏涨价

去年 11 月 21 日,晶澳科技与埃及以及阿联酋的 Global South Utilities(全球南方公用事业公司)签署了设立 2 家太阳能工厂的谅解备忘录。该备忘录预计总投资额为 2.1 亿美元。

12 月 19 日是一个月之后,晶澳科技规划在阿曼实施年产 6GW 高效太阳能电池的项目,同时还规划实施年产 3GW 高功率太阳能组件项目,经测算,投资总额为 39.6 亿元人民币。

该组件厂的建设将耗费约 35 亿元。

“不出海便出局”,晶澳破解“内卷生死局”的战略很明确。

建厂需要花钱,建产能也需要花钱。在上述项目中,除了阿曼项目外,晶澳都需要出资。

一系列出海计划之前,晶澳的“家底”已渐渐见了底。

晶澳为度过寒冬,在 2024 年上半年向银行申请授信额度。此额度增加至 720 亿元,意味着新增 250 亿元借款。其中,有超过 60%的部分是 3 年 - 5 年的长期借款。

当时的计划是,若资本开支呈现下降趋势,并且在进一步压缩成本和费用之后,晶澳能够顺利熬过本轮周期。

但去年下半年,光伏厮杀的惨烈程度超乎想象。

晶澳年报预告显示,2024 年扣非净利润处于 48.6 亿元至 41.6 亿元的亏损状态。据此估算,第四季度晶澳科技的亏损在 40 亿元到 47 亿元之间,这远远超过了市场普遍预期的 1.9 亿元亏损额度。

如今的晶澳,无法再继续承受上杠杆的压力了。从去年年初开始,一直到三季度末,它的资产负债率从 64.35%提升到了 72.15%。其总负债达到了 839.03 亿元。

目前仍有 360 亿元的授信额度可以使用。然而,如果继续出现亏损情况,或者进行大规模的资本开支,那么就可能难以维持下去。

今年 2 月 21 日,晶澳科技宣布计划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通过权益方式进行募资,或许能给晶澳带来资金成本较低的好处。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阿尔法工场 Green”,作者是辐毂,36 氪获得授权后进行了发布。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468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3588888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