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走在时代前沿的并非成名已久的专家和老教授。而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年轻人。在 DeepSeek 梁文峰、宇树科技王兴兴、Manus 肖弘之后。又有一位天才少年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刷屏了。
90 后天才彭志辉有诸多标签,其中包括前华为天才少年、B站拥有百万粉丝的 up 主以及智元机器人的创始人。他在今日发布了首个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 GO - 1,这再次引发了广泛的关注。那么,他能否在机器人行业掀起又一场风暴呢?
GO-1,给机器人装上“好学”的大脑
上周五,稚晖君在微博上预告:“下周有好东西发布”。
周一刚到,智元机器人的“好东西”便迫不及待地展现出来了。智元机器人在今日发布了全球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即智元启元大模型(GenieOperator-1)。
它提出了 Vision-Language-Latent-Action(ViLLA)架构,此架构由 VLM(多模态大模型)与 MoE(混合专家)构成。能够利用人类视频进行学习,达成小样本的快速泛化,降低了具身智能的门槛,并且已成功部署到智元的多款机器人本体上。
简单来说,给机器人造出了一颗“好学”的大脑。就如同老话所说“小孩子守啥人学啥人”那样,机器人能够通过观看人类的操作动作以及互联网视频,从而学习并执行各种任务。
当然,要达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因为机器人不像人那样拥有大脑器官。智元借助全新的 ViLLA 架构,把视觉、语言、动作、触觉等多种模态输入进行了整合,这样一来,机器人就能够把人类的动作视频转化为自身可以执行的动作序列。
马斯克的“擎天柱”机器人训练方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特斯拉研究团队采用大量操作员佩戴 VR 头显并使用高精度传感器及动作捕捉服的方式进行远程控制教学。就像把机器人当作提线木偶来训练一样,通过获取的数据让机器人形成“肌肉记忆”,从而完成抓取鸡蛋这类精细动作。
两相对比,能立刻感受到智元机器人 GO - 1 的强大。此外,GO - 1 还有一个好处,即能在极少数据甚至零样本的情况下泛化至新场景和新任务,这使得后续训练成本很低。同时,它还能够在不同机器人形态间迁移,快速适配到不同本体。
在此之前,大部分具身模型一般是针对单一的机器人本体来进行设计的。训练好的模型很难迁移到不同种类的机器人上。并且每个本体通常都需要单独去训练一个模型,这样就增加了适配的成本。
此外,GO-1 大模型具备数据飞轮持续进化的能力,能够从实际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数据里持续进行学习。例如在下面这个例子里,当机器人放咖啡杯出现失误时,就可以借助数据回流,并结合人工审核来实现针对性的优化。
智元团队借助 ViLLA 架构,在五种不同复杂度的任务上对 GO - 1 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与已有的最优模型相比较,GO - 1 的成功率有了大幅度的领先。其平均成功率提升了 32%,从 46%提升到了 78%。并且,GO - 1 在倒水任务、清理桌面任务以及补充饮料任务上的表现格外突出。
GO-1 发布视频的最后存在一个小彩蛋,稚晖君给出了新的预告,称“明天还有惊喜”。不知道这是否会是新型机器人呢?
多重身份的“稚晖君”
大多数人对“稚晖君”的了解,似乎是从他从华为离职或者成为 B 站 up 主开始的。然而在学校期间,他就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他曾多次获得校内设计竞赛一等奖,并且在飞思卡尔、挑战杯等各类竞赛中,获得了 2 项国家奖以及 5 项省级奖等。
在校期间,他有过两次创业经历。第一次是做 3D 打印技术,第二次是做双足机器人。在那个时候,他获得了不少投资,技术方面也很有竞争力。然而,“稚晖君”却选择了去工作。他当时给出的理由是,在校创业缺乏经验,而且团队成员全是纯工科技术出身,很难对团队进行管理和运营。
2018 年“稚晖君”完成硕士学业后进入 OPPO 研究院的 AI 实验室。2019 年,华为首次推出“天才少年”计划。“天才少年”的年薪有三档之分。第一档的年薪为 182W 至 201W。第二档的年薪为 140.5W 至 156.5W。第三档的年薪为 89.6W 至 100.8W。2020 年,稚晖君通过“天才少年计划”进入华为。在华为,他从事昇腾 AI 芯片和 AI 算法相关的研究工作。网传,稚晖君的年薪处于华为天才少年的第一档。
两年过去了,“稚晖君”决定放弃华为的百万年薪,选择离职去创业。他曾经明确表示过对机器人领域的喜爱,他曾说:“倘若程序员是数字世界的上帝,那么亲手为机器人赋予身形,再用 AI 赋予其灵魂,这便是真正极客的浪漫啊!”并且这种兴趣在他成为 B 站 up 主的时候就已经有所展现了。
“稚晖君”是科技区的硬核博主,他不像“何同学”那样拥有上千万粉丝,不过他也曾推出过很多爆款视频,拥有超过 260 万的粉丝。在他的视频里,大多是那些脑洞大开且极为考验动手能力的硬件产品,其中以机器人、机械臂等最为受欢迎。
他的粉丝没有“何同学”那么多,然而他的硬核科技却让众多网友大为震惊。像能给葡萄缝合伤口的机械臂,还有能进行人脸识别、能上网的 mini 版小破站电视机,以及自动驾驶的自行车等这些视频,使他获得了“野生钢铁侠”的称号。
官宣从华为离职创业之后,曾有人质疑他“步子迈得太大”。然而,他毫不犹豫地创立了智元机器人公司,其目标是发展通用人形机器人以及具身智能,致力于推进 AI 与机器人的深度融合。因为有天才少年的光环,并且自身实力过硬,所以在创业的过程中,很快就得到了高瓴创投、宁德时代、李彦宏实际控制的三亚百川致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知名风投机构的支持和投资。
“稚晖君”在机器人领域发展态势迅猛。2023 年 8 月,智元机器人发布了具身人形机器人。据悉,智元远征 A1 身高 175 厘米,体重 55 千克,具有 49 多个自由度,具备人体关节的灵活性。智元远征 A1 机器人的高自由度灵巧手具备 12 个主动自由度和 5 个被动自由度。在指尖部分,搭载了基于视觉的指尖传感器。借助压力参数的驱动内置,能够模拟真实的触觉感官。
在发布会上,“稚晖君”通过视频展示了智元远征 A1 机器人的一些实际应用情况。比如,它能够代替人类去从事流水线上的工作。一年之后,在 2024 年度新品发布会上,智元机器人发布了“远征”与“灵犀”系列共五款商用人形机器人新品。同时,还展示了在机器人动力、感知、通信、控制这四个领域的研发成果。
“稚晖君”曾多次表明:“我并非天才,也不是少年。”然而,他在校期间有出彩表现,做 up 主取得成功,被华为高薪聘请,创业也获得成功,这些都彰显了他在硬核科技方面的优秀能力。此次他发布首个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 GO - 1,很有可能在机器人行业掀起巨大风暴。
写在最后
彭志辉(稚晖君)发布了 GO - 1 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这无疑给机器人行业注入了力量。这位 90 后天才少年凭借卓越的技术能力与创新精神,再次表明年轻一代在科技前沿领域的力量不可忽视。
我们期待有更多像王兴兴以及稚晖君这样的探索者。他们能够攻克 AI 与机器人相关的技术难题。并且能够给行业带来新的震撼。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科技旋涡”,作者是科技旋涡,36 氪获得授权后进行了发布。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4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