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THECAPITAL
同创伟业在同一天完成了对中科第五纪的战略投资。
本文2988字,约4.3分钟
来源 | 同创伟业
DeepSeek 仅用 7 天就突破了 1 亿用户,成为了最快的应用里程碑。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在春晚舞台上跳出了精准的秧歌舞步。鲜有人能够预测到,在中国,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正在多方合力的推动下,以惊人的节奏书写着另一场技术革命。今年全国两会首次把“人工智能+”纳入国家战略行动。具身智能等前沿方向,成为了政企学界热烈讨论的焦点。这昭示着智能体创新,正从技术探索阶段迈入规模化落地的新周期。
2025 年 3 月 19 日,国内领先的投资机构同创伟业在同一天完成了对三家机器人企业的战略投资,这三家企业分别是霞智科技、数字华夏、中科第五纪。此次投资凸显了其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深度融合趋势的洞察,展现了其前瞻性。这也是对中国以“核心技术创新+场景化应用”双轮驱动战略的生动体现:政策红利、市场爆发、技术奇点与资本赋能共同作用,形成“四轮共振”,促使中国从“机器人应用大国”向“智能体创新强国”转变。
聚焦前沿技术
三家企业彰显行业标杆价值
同创伟业此次投资的霞智科技覆盖了商用机器人赛道;同创伟业此次投资的数字华夏覆盖了仿人表情交互机器人赛道;同创伟业此次投资的中科第五纪覆盖了具身智能大模型赛道。这三家分别覆盖不同赛道的企业,代表了机器人产业不同细分领域的创新力量。
霞智科技是中兴发展旗下的人工智能总部。它依托团队的技术研发经验以及海外渠道优势,将精力集中在商用服务机器人及其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上。它的产品已经涵盖了清洁消杀、工业仓储等多个场景。凭借模块化设计和高精度运动控制技术,它大幅度降低了商用机器人的部署成本,成为了行业智能化升级的关键推动力量。
数字华夏是智元机器人生态的一部分,它在具身智能领域进行深耕。它打造了一个交互系统,这个系统集多模态感知、情感计算与垂域智能于一体。该技术能够实时解析环境信息和用户意图,赋予机器人“类人化”的决策能力。此交互系统已在家用服务、教育陪伴等场景实现了商业化突破,用具身智能交互系统定义了“机器人灵魂”。
中科第五纪汇聚了清华大学孙富春教授机器人实验室的力量,也汇聚了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的力量。两大核心团队以自研通用执行末端和物理底座平台为核心,推出了工业级具身工作站及通用智身机器人。它的产品具备柔性抓取的能力,能够解决复杂工业场景中的难题;它的产品具备高精度定位的能力,能够解决复杂工业场景中的难题;它的产品具备自适应学习能力,能够解决复杂工业场景中的难题。这些能力共同作用,解决了复杂工业场景中机器人灵活替代人力的难题,从而助力智能制造向“无人化、自适应”演进。
这三家企业体现了中国机器人产业在技术方面从“跟跑”转变为“并跑”。同创伟业的创始合伙人、董事长郑伟鹤介绍说,他们极为重视团队在底层算法、核心部件以及场景化落地等方面的突破能力,而这些能力恰恰是构建中国机器人产业生态的重要关键之处。
本次投资的三家企业将会与同创伟业的机器人产业链企业产生协同作用。它们将正式搭建起从核心零部件到垂直应用的全链条覆盖体系。通过资本的力量,能够全面推动 AI 智能体实现创新突破。
全产业链覆盖
同创伟业机器人生态图谱浮出水面
同创伟业是国内领先的科技投资机构,它在 2015 年就开始对机器人赛道进行布局。到目前为止,它已经投资了超过 30 家机器人产业链企业。通过这些投资,它形成了能够覆盖机器人全生命周期的投资生态。并且,它还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矩阵,这个矩阵从核心部件、技术层、整机到场景应用都有所涵盖。
垂直场景层中,深度渗透了工业、医疗等多个领域,投资了天智航等多家机器人应用企业,推动机器人从“替代人力”向“创造新生产力”跃迁。
同创伟业的创始合伙人、董事长郑伟鹤表示:机器人产业已经步入了“AI+场景”的双爆发周期。我们的投资逻辑发生了转变,从早期只聚焦于单一技术的突破,转变为构建产业链协同的生态。在这个生态中,既需要像“螺丝钉式”那样的核心技术企业,也需要能够“让科技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系统级专家。
这一生态化思维在被投企业中取得了成果。比如同创伟业在 2022 年投资的鳍源科技,此企业专门致力于智能水下无人潜航器的研发,如今已成为水下无人机领域的新兴企业。它的产品应用场景涵盖专业与民用领域,在海上救援、影视创作、水下工程等专业场景中能够替代高危作业;并且通过水下摄影、VR 竞技等创新应用开启了消费级市场。更具标志性意义的是技术实现了破圈。在电影《蛟龙行动》里,鳍源科技研发出的全球首台电影级水下机器人,完成了潜艇运动大环拍等难度较高的镜头,并且累计拍摄时长超过了 400 小时,这也印证了机器人技术对文化创意产业所具有的赋能价值。
机器人正在从深海到车间重塑产业投资逻辑。在工业制造领域,人形机器人的出现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行健智能得到了同创伟业的投资,它凭借“视觉 - 控制 - 工艺”全栈自研能力,成为了行业中唯一能够实现自主编程的工业机器人提供商。其底层点云视觉系统和 3D 线激光技术,与切割/焊接工艺数据库相结合,真正做到了免示教自动化。这正是同创伟业投资的“技术闭环”范本:通过把机器视觉、运动控制与垂直场景数据进行整合,将原本需要几周调试的产线改造时间缩短到了几小时,使工业机器人从“实验室精密设备”演变成了“车间里的产业工人”。
工业机器人能够提升效率,而消费级机器人则可以创造新需求。同创伟业投资的大漠大智控,它是 AI 无人机集群的开创者以及引领者,凭借“科技+文化”,开辟出了空中具身智能的落地路径。无人机集群与光影技术相融合,打造的沉浸式体验登上了春晚、沙特王室庆典等国际舞台。首次实现了 10197 架无人机同时升空,打破了“单台电脑控制最多无人机同时升空”以及“最多无人机组成的空中图案”这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还得到了特斯拉 CEO 埃隆·马斯克的转发评论。揭示出了机器人产业的深层逻辑:技术创新和场景创造力相融合时,冰冷的机械装置能够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
郑伟鹤对投资战略的底层逻辑总结为三个维度。其一为技术闭环,通过视觉、控制、交互等环节的互补性布局,能够缩短技术商业化的路径;其二是场景穿透,在电力、医疗等高壁垒领域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以此构筑场景化的护城河;其三是平台赋能,推动被投企业之间进行技术共享与市场协同,从而催生新一代的服务机器人产品。鳍源科技的水下机器人以及大漠大智控的空中编队,这些案例正在形成机器人产业的立体化布局图谱。这既是同创伟业生态协同能力的具体展现,也反映出中国机器人产业从单点取得突破到进行系统创新的升维之战。
未来展望:机器人产业进入“中国时间”
人形机器人自 2025 年起成为备受关注的新赛道。它凭借颠覆性的应用潜能,描绘出智能体深度融入人类生产生活的未来景象。郑伟鹤强调,机器人产业未来话语权的竞争,本质上是国家创新体系的较量。在这场 AI 加机器人的全球科技竞赛中,中国凭借“政府引导基金加市场化创投”的双轮驱动模式,构建起更具活力的创新生态。
同创伟业经过十年的深耕,达成了覆盖机器人全产业链的投资布局。如今,其生态网络已经延伸到了具身智能、柔性协作等前沿领域。郑伟鹤表示,随着一批年轻创业者凭借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工具走到行业的前列,全新的、具有新一代中国特色的“中国智能”必然会崭露头角。
全球机器人产业的规则正在进行重构,此重构已拉开序幕。中国的创新生态,在这场变革中注定会成为重要的变量。中国的创投机构肩负着双重使命,一方面它是技术商业化的加速器,另一方面它更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构建者。作为科技投资,我们要做的事情较为朴素。我们要用资本去灌溉技术的土壤,让中国的机器人企业不仅能够造出与国际比肩的精密关节和算法,而且还力求能够打造出定义行业的技术标准。这条路或许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但是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去陪伴创新企业进行长跑。
#线索爆料# rzcj@thecapital.com.cn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5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