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于 4 月 2 日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美国白宫网站发布了此消息。该命令的内容是关闭从中国免税运送低价包裹入美的贸易“漏洞”渠道。
该命令表明,从美国东部时间 5 月 2 日起,特朗普将停止对从中国内地以及香港进口的小额包裹给予免税待遇,也就是降低低值免税的门槛。
美商务部长会在 90 天内提交一份报告。这份报告是用来评估该命令的影响的。同时,还会考虑是否将这些规则扩展到来自中国澳门的包裹。
港媒“星岛网”介绍,美国有低值免税制度。此制度允许某些进口包裹免征关税及进口税。这些进口包裹的个别价值低于 800 美元。
特朗普在 2 月 1 日签署了行政令,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 10%的关税。该行政命令取消了美国对价值“低于 800 美元”的小额货物的“最低限度”关税豁免。这项政策于 2 月 4 日正式开始生效。
外媒察觉到,中国针对美国迅速采取了对等的贸易反制措施。在美方 10%关税正式开始生效的当天,也就是 2 月 4 日,中方采取了一系列反制行动:对部分美国进口商品增加征收关税;把两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对钨、碲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在世贸组织提起诉讼;对谷歌展开反垄断调查。
2 月 5 日,美国邮政总局予以公布。其内容为停止接收来自中国内地以及香港的包裹。然而,在同日的稍后时间,这一决定被撤回了。
2 月 7 日当地时间,美国恢复了针对中国小包裹(价值低于 800 美元)的“最低限度”免税门槛。这一免税门槛将一直持续到“建立足够的系统来全面、迅速地处理和收取关税收入”。据美媒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 5 日签署了这项行政令。从 1 日他取消这一免税措施开始,到 7 日仅过去了约 4 天。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的副主任宋国友告知观察者网,特朗普当时修改政令主要是因为美国没法在短期内构建起一个能够检查巨量包裹的系统,存在人手不足的状况。他低估了对小包裹征税所面临的技术性难题,包裹数量众多,而人手却不够。所以在短时间内难以处理好这些现实问题的情况下,特朗普决定暂停行动,以便留出时间来构建相关的程序和系统。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 2 月 5 日回应美方执意挑起贸易争端这一情况。他指出,中方采取的措施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这是必要之举。他还强调,贸易战和关税战不会有赢家,施压威胁对中国是行不通的。中方敦促美方改正错误做法,通过平等磋商来解决各自的关切,以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且可持续地发展。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5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