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分享

2025年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致三人死亡,引发智能驾驶安全反思及L0 - L5技术探讨

2025 年 3 月 29 日,一辆小米 SU7 在高速上遭遇严重碰撞且爆燃。此事件致使车内三人不幸身亡。这一事件不但引发了公众对智能驾驶系统安全性的疑问,还暴露了当下智能驾驶技术在极端状况下的脆弱性。它促使我们要重新去审视智能驾驶的本质,去思考单车智能驾驶所存在的局限,去探索 AI 网络安全的重要意义,并且反思公众对汽车功能的认知存在偏差。

自动驾驶分级:从L0到L5的技术演进

自动驾驶技术依据智能化程度被划分为 L0 至 L5 六个级别。其中,L0 级别属于完全的人工驾驶,车辆仅仅能提供一些预警方面的支持,像车道偏离预警以及前碰撞预警等。而 L1 级别则引入了仅具备单一功能的驾驶辅助系统,例如自动紧急制动或者车道保持辅助等,不过此时车辆的主要控制权依然在驾驶员手中。L2 级别具备部分自动化的能力,车辆能够对转向和速度同时进行控制,像自适应巡航以及车道保持等功能。然而,驾驶员依然需要保持警觉,随时准备将车辆的操控权接管回来。L3 级别属于有条件的自动驾驶,在特定的条件下,车辆可以自主进行驾驶操作,但是当系统发出请求时,驾驶员就需要接管车辆。L4 级别达到了高度自动化的程度,车辆在其设计的范围之内能够完全自主地进行驾驶,不需要驾驶员进行干预。L5级别是完全自动驾驶,适用于所有道路环境。

当前,路上跑的所有智能网联汽车以及自动驾驶汽车,绝大多数的智驾能力都在 L3 级别以下。虽然 NOA(辅助驾驶)功能已经逐渐普及开来,但是它仍然存在着很多局限性和挑战。

智驾事故背后:论AI网络的必要性__智驾事故背后:论AI网络的必要性

智能驾驶的脆弱性与本质问题

小米 SU7 事故的核心问题是存在“人机共驾”的灰色地带。驾驶员从接管 NOA(Navigate on Autopilot)到发生碰撞,仅仅用了 3 秒。这短暂的时间暴露出智能驾驶系统在极端情况下或许未能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当前的智能驾驶技术,即便达到了 L3 级别的单车智能,依然存在以下本质问题:

智驾事故背后:论AI网络的必要性__智驾事故背后:论AI网络的必要性

单车智能的局限即便到L3也不安全

L3 级别的智能驾驶系统被定义为“条件自动驾驶”,这意味着车辆能够在特定条件下自主进行驾驶任务。不过,驾驶员仍需时刻准备接管车辆。然而,小米 SU7 事故显示,即便达到了 L3 级别,单车智能依然存在以下这些根本性的问题:

AI网络:智能驾驶安全的关键保障

3. 通过推理决策能力,AI 网络可以快速对所感知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并作出相应的决策。

智驾事故背后:论AI网络的必要性_智驾事故背后:论AI网络的必要性_

对汽车认知的误区:从工具到玩具的错误转变

智能驾驶技术逐渐普及,公众对于汽车功能的认知发生了变化,从原本的“工具”渐渐转变为“玩具”。这种认知的转变引发了如下问题:

智驾事故背后:论AI网络的必要性__智驾事故背后:论AI网络的必要性

技术与人性的平衡与启发

小米 SU7 事故不单单是一次技术层面的失败,并且还是对智能驾驶技术发展走向的一次深刻的反思。以下这些是关于技术与人性平衡的几点启发:

小米 SU7 事故让我们明白,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不能只注重功能的酷炫,必须把安全性放在首要位置,这里的安全性涵盖驾车安全、生命安全、数据安全和社会安全。AI 网络凭借其全局认知、实时感知以及推理决策的能力,给智能驾驶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然而,技术的进步不能顶替人类的责任。我们要在技术和人性之间找到平衡,要保证智能驾驶技术能够切实服务于人类的安全与福祉。只有达成这样的目标,智能驾驶才能够迎来一个更为安全且可靠的未来。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山自”,作者是 Rayking629,36 氪获得授权后进行了发布。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539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3588888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