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金券在早 10 点和晚 8 点开抢。
4 月 14 日晚间,美团外卖的总经理薛冰进行了宣布。他表示,在未来的三年时间里,美团外卖将会向整个餐饮行业投入 1000 亿元。其目的是帮助餐饮伙伴能够实现健康增长。这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投入,使得外卖补贴大战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高潮阶段。
这场大战的前奏是美团核心本地商业的 CEO 王莆中与京东展开的舆论战。王莆中曾说,京东不是第一家想做外卖的公司,或许也不是最后一家,像阿里、滴滴、字节都曾做过,并且滴滴目前在海外仍在进行相关业务。他还提到美团非餐饮品类的日订单已经突破了 1800 万单,这让某些公司感到非常难受。
刘强东回应道,要让员工去协助在大风中遭遇困难的外卖或快递兄弟,让员工参与到出口受阻企业的采购小组工作当中。同时,不能与他人进行无谓的争吵,不能不产生社会价值。京东集团的新闻发言人齐珊珊也作出回应,强调要踏实做事,全力创造社会价值。从这一番交锋能看出,京东采取了以柔克刚的策略。它没有与美团陷入直接的骂战,而是成功地占据了舆论和道德的制高点。同时,京东还强调了自身关注社会价值的企业形象。
然而,双方并非仅仅是为了“不蒸馒头争口气”。这拉锯战的本质在于对市场份额以及用户粘性展开激烈的争夺。外卖市场历经多年发展,表面上看来格局已经确定,美团处于领先地位,饿了么紧紧跟随其后,然而京东的加入打破了这种平静。
京东期望凭借自身的资源与品牌优势,在这一庞大的市场里获取一份份额。京东认为,即时零售业务是其核心零售业务的自然拓展,而外卖作为即时零售场景下用户高频进行的业务之一,能够丰富其服务用户需求的各类场景,提升用户的黏性以及活跃度。美团投入千亿元,目的在于巩固自身的领先地位,以抵御像京东这样的潜在竞争对手的冲击,同时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在帮助商家的过程中,也强化自身在餐饮行业的影响力。
目前来看,在舆论领域,京东凭借刘强东的回应,获取了许多支持,树立起了优良的企业形象。然而,回归到业务自身,无论是即时零售业务,还是餐饮外卖业务,美团已经深耕多年,积攒了深厚的优势,从商家资源这方面来看,到配送体系这方面来看,从用户习惯这方面来看,到市场认知这方面来看,都不是京东在短时间内能够超越的。
美团在持续拓展自身的业务范围,它在 3C 数码等领域的发展态势,正在逐步侵蚀京东传统的优势领域。仅仅赢得舆论战肯定是不够的,因为市场最终还是要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其选择。
京东通过百亿补贴吸引了一部分用户。然而,它能否持续留住用户,取决于其在服务质量、配送效率、商家丰富度等方面能否持续提升。美团面临京东的挑战,需要不断对自身业务进行优化,并且合理运用千亿元投入,以进一步巩固自身的优势。
这场外卖补贴大战,最终的胜负或许要看双方在业务上持续投入的情况以及创新的情况。谁能够真正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谁能够真正为商家创造更多价值,谁才能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笑到最后。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即时刘说”,其作者是即时零售刘老实,36 氪获得授权后进行了发布。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5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