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25商界木兰年会
2025 年(第 17 届)商界木兰年会在 4 月 18 日至 19 日于北京举行。东润公益基金会的创始人、理事长,以及中华慈善总会的名誉副会长孔东梅到场并进行了演讲。
孔冬梅称,直接影响现代女性职场发展的一个因素是生育。女性既要如同男性那般打拼,又要担负起生育和养育的重任。法国知名女性学家福克曾提出,女性的生育能力对推动社会发展以及人类历史进程有着重要意义,然而这一贡献在所有国家都未被纳入国民生产总值之中。
她指出,生育能力是女性所独有的。这种生育能力本应成为女性的性别优势,而不应成为她们的负担。全社会都应当为女性提供友好的工作环境,并且提供充足的生育福利。推动构建生育友好型的社会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需要全方位地制定合理的政策,并且配套相关的支持。[id_149656128]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好!感谢《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的邀请。我很高兴能够参加“2025(第十七届)商界木兰年会”。感谢大会给予我这个机会,让我可以和大家聊一聊创新力量对于女性崛起的推动作用。
女性力量密集迸发
今年大会的主题为“风华有为”,此主题蕴含着深刻的时代精神。如今正是风华正茂之时,奋斗就必须要有作为。“她力量”以及“女性领导力”,当下,女性力量的崛起已然成为一股无法阻挡的潮流。
屠呦呦是我国首位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的本土科学家,她开创性地从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以此用于疟疾治疗,从而挽救了全球数百万生命。鲁斯·巴德·金斯伯格是美国历史上杰出的最高法院大法官,她凭借司法的力量劈开了性别这道高墙。韩江是韩国女作家,她是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女性。杨澜女士刚刚发了言,她是著名的媒体人、企业家,并且心怀大爱,发起了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凭借慈善的力量去帮助乡村儿童。在座的各位都是中国最优秀的女企业家们,今天我感到非常荣幸,有机会能和大家聚集在一处,见证女性力量的全面展现。
当代女性在前沿科技方面取得非凡成就,突破了传统桎梏;在社会法治领域展现出非凡成就,突破了传统桎梏;在产业变革中取得非凡成就,突破了传统桎梏;在文学艺术上取得非凡成就,突破了传统桎梏。女性一旦登上历史舞台,便绽放出璀璨光芒,这光芒不可阻挡。越来越多的女性勇于开拓创新,打破了“玻璃天花板”,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从个体实现突围,到群体实现崛起,当女性的力量得以充分释放时,文明进步的齿轮将会转动得更加强劲。
教育对推动性别平等起着重要作用,它是重要的基石。女性在教育领域地位的提升,是社会进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标志。从二十世纪中叶开始,全球范围内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有了显著的增长。在如今这个时期,全球女性科技工作者大概占科技工作者总数的三分之一。在 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传统上被视为男性主导的学科领域中,女性开始展现出卓越的才能,她们为科创领域带来了更加多样化的创新思维。
在商业领域,女性领导者的身影正变得越来越多。2024 年的《财富》美国 500 强企业里,由女性担任掌门人的公司比例连续第二年超过了 10%。这显示出女性在商界的地位日益稳定。在 2000 年的时候,这一占比仅仅为 0.4%。女性在全球范围内正取得前所未有的进展。她们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提升,影响力也在持续扩大。她们为世界的进步贡献着极为重要的力量,同时也激励着更多年轻女性去认识到自身的潜力和价值。
这里要特别说明,中国女性极为了不起。全球范围内,女性就业率最高的国家是中国,其就业率达到 70%,而美国的这一比例是 58%,日本仅为 30%。如今,在我国的高校学生当中,女生所占比例达到 50%,女性科技人员占总人数的 45.8%,她们已然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我国是制造业强国,也是消费大国。数字科技发展得如火如荼。在这样的背景下,女性无论是创业还是就业,都拥有了更多的机会。
当前,我国女性对 GDP 的贡献率达到 41%。她们正以从未有过的姿态参与到经济社会建设当中。在各领域,她们的参与度显著提升,贡献度也显著提升。从脱贫攻坚的领域到乡村振兴的领域,从科技创新的领域到数智经济的领域,女性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创造力和影响力。她们不仅为自身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也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力量迸发,背后正是她们对创新思潮的渴望。
女性具备细心敏锐这一天然特质,富有同理心,也会关怀他人。在持续打磨和钻研的过程中,女性具有韧性。所以,女性在创新发展及管理活动中拥有特殊优势。女性更加细腻包容,并且善于沟通协作,这有助于创新,因为创新的灵感火花常常在协作共创的时刻迸发。
聆听女性的多元观点,能够激发她们的创新思维。这不仅有助于促进性别平等,还能为创造更加繁荣、可持续的未来注入动力。这是当今全世界都迫切需要的。联合国调查表明,缩小性别差距可以使全球 GDP 增长 20%。所以,实现妇女权利,既是一项道德责任,也是一项明智的经济投资。妇女和女孩实现教育和经济赋权后,其影响会延伸至家庭,会延伸至社区,会延伸至国家,会惠及子孙后代,进而推动更广泛、更可持续的社会进步。
科技创新助推性别平等
如今,女性地位与传统社会相比有了极大的提升。这其中一部分要归功于科技创新,尤其是人工智能取得了空前的发展。
远古时期的母系社会,女性是社会的主导者。进入农耕时代后,因为农业劳动对体力要求高强度,并且当时有战争和安全保障需求,这使得男性的体力优势能够发挥出来,于是父系社会逐渐形成。随着四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科技创新产生了影响,其中人工智能、大模型、数字技术的影响尤为显著。体力劳动逐渐被高科技所取代,世界的发展进步从依赖体力转向了依赖脑力。男性的体力优势或许仅在奥运会上有其特定用途。然而,巴黎奥运会首次实现了男女平等,女性运动员的参赛比例与男性相同。自此以后,男性的体力优势可能只能通过展示肌肉来体现。
科技创新必然促使女性崛起。女性主义运动先驱波伏娃很早便察觉到,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间,脑力劳动逐渐超越体力劳动。这使得对于女性来说,权利平等有了经济方面的基础。可以说,工业革命为女性开辟了新时代,是一场大革命。之后的社会发展证实了她的观点,科技创新对性别平等进程以及妇女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生育是影响现代女性职场发展的一个最直接因素。女性既要像男性那样去打拼,又要承担生育以及养育的重任。法国著名女性学家福克提出,女性的生育能力对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历史进程有着重要作用,然而这一贡献在任何国家都未被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生育能力是女性所特有的,它本应成为一种性别优势而非负担。全社会应当为女性提供友善的工作环境以及充足的生育福利。推动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这件事已经十分紧迫,需要从各个方面制定合理的政策并且配备相关的支持。技术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例如,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推动公共服务创新,这就意味着卫生健康部门和民政等部门需要向居民提供更加精准、普惠且周到的生育综合服务。
性别平等是基本人权,也是世界和平、繁荣、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科技创新在这一过程中是关键驱动力。若将平等视为需跨过的河,创新就如同船,能帮助我们渡河。数字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创新科技正飞速发展,这给了女性力量得以密集迸发的契机。女性在人类创新队伍中的贡献日益增大,这体现了社会的巨大进步。
赋能女性 共创美好未来
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里,其中第五个目标为“达成性别平等,提升妇女和女童的权能”。性别平等属于 ESG 的重要议题范畴,企业若能在女性议题方面进行高效投入,便能够达成 ESG 与商业价值的共同获利。推进性别平等,要看到多元女性群体背后的长期困境。比如女性科学家,她们遭遇着身份束缚和权益不平等;乡村弱势女性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女童同样如此。如何通过有效行动,让女性能够解放自我、提升技能、勇于创新,从而获得更好的人生发展,并为社会创造价值?这是我们作为女性需要关注的重要议题。
东润公益基金会成立近 10 年,我所在的就是这家基金会。它专注于为欠发达地区的儿童青少年提供教育帮扶,并且会尽自己的能力去提升女性受教育的机会以及职业发展。我们携手政府、企业、高校、慈善组织等,为儿童青少年提供更优的教育资源,还提供奖学金等多方面支持,包括艺术、运动、心理教育等,以此激发他们的潜能,提升综合素养,助力他们自信乐观成长。我们对女童发展格外关注,为她们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给予她们展示才华的舞台。目前,我们的慈善项目已经覆盖到了全国范围。其中,涵盖了 30 多个省的 324 个县。这些项目给百万余名乡村儿童青少年带来了实惠。
我们深知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有着重要作用。这些年,我们在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同时,积极投身于对农村妇女和困境母亲的帮扶工作,帮助欠发达地区的女性提升受教育机会和职业发展机会。在一些地理位置偏远、自然环境恶劣且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有些贫困母亲需要养育多个孩子,由于她们文化水平低,所以谋生困难。我们根据不同的地方特点来设计女性赋能的模式。在这些地区,我们开展了“困境妈妈及子女帮扶行动项目”。一方面,为妈妈们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援助;另一方面,推动和帮助她们提高谋生能力,以此来改善整个家庭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提升了孩子们的学习条件。
打破标签,突破极限,让更多铿锵玫瑰绽放光芒,这离不开个人的奋斗。同时,也离不开社会和时代赋予女性的平等机遇。未来,期待在创新力量的推动下,女性能够在更大的舞台上乘风破浪,展现出自己的风华。谢谢。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是现场速记整理而成的。这些实录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这并不意味着新浪网赞同这些实录中的观点,也不意味着证实这些实录中的描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5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