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分享

中国企业科研实力崛起:自然指数显示中国在物理学科领域的领先趋势

_高校企业排名_中国百强企业最爱的大学排行榜

文 观察者网心智观察所

自然指数是国际知名的科研评价工具。它通过追踪全球 82 种顶级自然科学期刊的论文发表情况。以此来量化机构、企业及国家在基础科学领域的贡献。其数据既能反映科研产出数量。又更强调研究成果的质量与影响力。

从最新的自然指数排名去看,在基础研究领域中,企业论文发表的总体数量比高校等学术机构要少很多,这是全世界都遵循的规律。然而,当下,企业与高校院所一样,都展现出中国势力正在追赶并且开始领先的态势,只是企业比学术机构稍微滞后一些。在最新的自然指数物理学科里,中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占据了领先地位,将原本强势的美国学术机构从前 10 位中挤出,仅剩下 MIT 一家。

中国百强企业最爱的大学排行榜__高校企业排名

自然指数在学科分类方面,涵盖了生物科学、化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健康科学、物理科学这五大领域,并且为企业科研能力的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接下来从中国企业的学科分布以及排名特征这两个方面来进行看一看。

在生物科学领域,中国企业的表现十分突出。华大基因在基因测序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成为该领域的标杆,其在全球排名第 5,在中国排名第 1;互联网巨头腾讯在榜单中位列第 32 位,阿里巴巴位列第 53 位,它们通过 AI 辅助药物研发实现了跨界布局;此外,江苏恒瑞医药在榜单中位列第 152 位,北京科兴生物位列第 107 位,这些药企通过疫苗与创新药研发而跻身榜单。值得注意的是,榜单里有超过 60%的中国企业都集中在生物医药这个领域。同时,也有超过 60%的中国企业集中在基因技术领域。这反映出在政策的驱动下,行业对基础研究是很重视的。

_高校企业排名_中国百强企业最爱的大学排行榜

化学领域呈现出一种二元格局,即“传统工业”与“新兴科技”并存。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全球排名第 4,在中国排名第 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排名第 17,这些能源巨头凭借其规模优势,一直在持续投入化工技术的研发工作;而深势科技排名第 59,碳硅智慧排名第 64 等初创企业,它们把重点放在了材料计算与 AI 辅助研发方面,开辟出了新的赛道。宁德时代在电池化学领域取得了突破,这彰显了新能源产业对基础研究的依赖。

高校企业排名__中国百强企业最爱的大学排行榜

中国企业在地球与环境科学领域以大型国企为主。中国石油化工位列全球第 3,通过清洁能源技术等提升科研产出;国家电网位列第 9,也通过相关举措提升科研产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位列第 6,同样借助环境治理项目等提升科研产出。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 52,其在水研究领域的论文发表量处于前列。

_高校企业排名_中国百强企业最爱的大学排行榜

在健康科学领域,全球排名前五的位置被罗氏、强生等国际药企所占据。然而,中国企业正在加快追赶的步伐。信达生物制药在全球排名第 92 位,通过抗体药物的研发而进入了国际视野;百济神州在全球排名第 59 位,也通过自身的努力进入了国际视野;华大基因在全球排名第 22 位,在基因组学领域持续不断地发力。然而,多数中国企业的排名处在 100 名之后。像腾讯,它的排名是第 237 名;阿里巴巴的排名是第 265 名。这些企业的跨界尝试还没有形成显著的优势,这表明在健康科学领域,仍然需要长期进行投入。

_中国百强企业最爱的大学排行榜_高校企业排名

在物理科学领域,中国企业展现出了硬科技实力。其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航天电子与先进材料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其排名全球第 8;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排名第 13,同样在航天电子与先进材料等领域表现突出。隆基绿能排名第 20,主导着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宁德时代排名第 53,也是新能源技术研发的主导者。值得注意的是,深势科技凭借“AI for Science”模式,成为了以计算驱动科研而上榜的初创企业,这预示着科研范式的革新。

_高校企业排名_中国百强企业最爱的大学排行榜

国内企业开始更倾向于投入基础科研,其动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策的推动,二是战略的考量,三是市场的协同。

“十四五”规划把生物经济和新能源等当作战略重点,配套的资金以及税收优惠能够直接对企业的研发起到激励作用。华大基因得益于基因测序技术的国家专项扶持,其科研论文的产出量有了显著提升。到 2023 年 6 月 30 日为止,华大基因累计参与发表了 1856 篇科研论文,其中 SCI 论文有 1688 篇,CNNS 论文有 152 篇,累计影响因子为 14755.75。

头部企业设立研究院并联合实验室以深化基础研究。腾讯 AI Lab 与钟南山团队展开合作并发表了多篇顶级期刊论文,阿里巴巴达摩院在化学分子模拟领域取得了突破,这些都体现了战略重心向科研前端进行了迁移。

在芯片以及电池等领域,外部的技术封锁使得企业不得不加大自主研发的力度。宁德时代凭借“钠离子电池”的基础研究,成功打破了专利壁垒,并且其相关的论文被自然指数期刊所收录,这直接对其全球排名的提升起到了助力作用。

自然指数就像一面镜子,它映照出了中国企业在基础科研领域的快速进步,同时也揭示出了目前存在的深层次结构性短板。中国企业在自然指数上的表现反映出了两大趋势:其一,优势领域呈现集中化态势,生物医药、能源化工、硬科技成为投入的主要力量,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效应十分显著。一是跨界融合成为常态,互联网巨头凭借技术的向外溢出,为传统科研赋予力量,从而开辟出“AI+科学”的新路径。

然而,挑战仍旧存在。在健康科学等领域,基础较为薄弱,企业的排名处于靠后位置;部分研究倾向于应用导向,在原创性理论突破方面存在不足。未来,需要进一步把产学研协同机制加以完善,鼓励企业朝着“无人区”进行探索,切实实现从“科研参与者”到“规则制定者”的转变。

来源|心智观察所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496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3588888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