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分享

滴滴与美团海外外卖大战升级:滴滴重启巴西外卖业务应对美团进军

文 | 大V商业,作者 | 方文

中国市场的外卖大战再度兴起之时,一场海外的外卖大战正在逐步形成,并且主角依旧是国内的外卖和打车领域的巨头,即滴滴美团

滴滴宣布重启巴西外卖业务,这背后有自身的国际化扩张需求。另外,还有一个较为隐晦的原因,那就是美团要进军巴西了。

两家企业都曾互相入侵过,滴滴需要提防美团在巴西市场可能造成的威胁,这或许是滴滴抢先在巴西开展外卖业务的原因之一。

有意思的是,美团的海外产品 Keeta 的负责人是仇广宇,他曾是滴滴的副总裁。他之前负责滴滴的国际化业务,还主导了对巴西 99 打车的收购,并且担任过过渡时期的 CEO。

99 打车是当下滴滴重启外卖业务的承载主体,99 Food 是其旗下的业务之一。

仇广宇是国内擅长国际化且尤其是拉美市场的操盘手之一。2018 年,他主导了滴滴对 99 打车的收购。2020 年,他离开滴滴并加入快手,负责国际化业务。2022 年,他加入美团,担任出海品牌 Keeta 的负责人。

滴滴和美团,在巴西要打起来?

2025 年 4 月,滴滴借助旗下的巴西子公司 99 宣布再次开启“99 Food”的食品配送服务。

说是重启的原因是,滴滴在 2020 年就借助收购的打车平台 99 推出了外卖业务“99 Food”。当年,在面对巴西本土的外卖品牌 iFood 时,99 的外卖业务遭遇了很大的困难。

巴西外卖市场被 iFood 牢牢占据,其市场份额达到 80%。iFood 对商家实施了“二选一”的策略,这导致滴滴和 Uber 这两家外卖平台难以获取足够的商家资源。

这一策略最终导致了包括滴滴的外卖业务退出了巴西市场。

此次滴滴决定推出外卖业务,其中一个不能被忽视的因素是美团或许即将进入巴西。

巴西媒体 Neofeed 报道称,美团 Keeta 将要进军巴西市场。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美团的高层多次前往巴西,和巴西企业家针对本地市场展开交流。当下,美团已经开始与当地的物流运营商商议合作事宜,并且开始着手构建其在巴西的税务与运营架构网络。

Keeta进军巴西并不意外。

2024年,美团开启国际化,并作为最核心的战略之一。

美团的国际化征程始于沙特。2023 年,美团在香港进行了尝试。到 2024 年 9 月,美团进军沙特,仅用半年时间就成为了沙特的第三大外卖平台。

滴滴和美团这两家国内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巨头,大家都有所了解。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它们分别成长为国内打车领域和外卖领域的巨头。在此期间,二者一直相安无事、互不干扰。然而,直到 2018 年,美团率先推出了打车服务,自此,两家企业的业务开始出现重叠,也开始了竞争。

出行企业和外卖企业产生竞争并不奇怪。实际上,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同一家企业会同时提供外卖和出行服务。其中最知名的就是 Uber。这家全球的打车巨头推出外卖业务后,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 Uber Eats 服务。

拉美地区和东南亚地区以及中国市场存在一大差异。中国市场除了能提供四轮出行服务之外,还有摩托车这一选项。而拉美地区和东南亚地区也有摩托车这一选择。这就为外卖配送提供了更多业务交叉的可能性。

从这一点出发,可以看出滴滴进入巴西外卖市场不是一时冲动。2018 年国内两大平台相互推出对方业务以抢占市场,而程维的回应“尔要战,便战!”带有被迫应战的那种意味。

目前滴滴方面,墨西哥地区和哥伦比亚地区的外卖业务已跑通。进军巴西本应在其计划之中,然而 Keeta 的到来或许加快了滴滴的这一决策。

错综复杂的竞争

美团和滴滴的巴西市场竞争,颇为错综复杂。

巴西的外卖市场存在本土巨头 ifood。2024 年,滴滴的 99 Food 被 iFood 逐出巴西。目前,作为本土外卖巨头的 iFood 占据了 80%的市场份额。

滴滴在本土市场被打败了,全球的出行和外卖巨头 Uber 也被打败了,并且 Uber 的 Eats 业务在巴西也没有讨到好。

过去中国本地生活领域市场存在竞争。先是国际巨头进入中国市场,接着是国内企业展开竞争。像 Uber 与滴滴的竞争,以及 Groupon 与美团的竞争,最终的结局是国内本土企业取得了胜利。

这里面不仅有国内企业更“卷”的情况,还有国外巨头存在水土不服的现象,以及受到文化差异影响的原因。

同样,这次巴西战场的主角变为了中国企业。然而,中国企业此次是以“国际巨头”的身份来进行叙事的。当本土和外资的身份进行互换后,在本地生活领域中,谁更具优势的竞争要素发生了改变。

其次,美团和滴滴竞争的核心人物也非常微妙。

美团 Keeta 业务的负责人是仇广宇。他原先从事投行工作,在 2015 年加入滴滴。他参与了与 Uber 的竞争,还参与了对巴西市场 99 出行的收购。

2020 年加入快手之后,仇广宇参与了快手的海外业务。同时,他也参与了与 TikTok 的竞争。可以说,作为 Keeta 的负责人,仇广宇既对海外市场有深入的了解,又懂得竞争的策略,并且还懂得滴滴和 99。

滴滴这边也很出色。其国际化业务负责人是高级副总裁朱景士,并且朱景士正是把仇广宇招进滴滴的那位老领导。

可以说双方是知己知彼,但谁更胜一筹呢?

第三是巴西的市场和国内大有不同。

Neofeed 报道提及,美团高管抵达巴西后首先沟通的问题为物流和税号方面的事宜。这是由于巴西的税收体系与中国存在较大差异,倘若不解决税号问题,业务几乎难以开展。

另外是物流体系方面,涉及到众包、雇佣以及自由职业等多种经营模式且包含外资的问题,这些情况是美团在国内未曾碰到过的。例如,巴西存在大量的移民和工会,这都有可能致使美团在国内的运营策略失效。

有报道称这几日 iFood 的配送员在进行罢工。这对于美团和滴滴而言,会是一个抢夺资源的机会。然而,从长远来看,作为外来企业,它们能否比 iFood 更好地解决骑手的问题,这是值得怀疑的。

滴滴和美团,会只剩一个吗?

回想十年前张一鸣、王兴和程维在乌镇的那次对话,再来看如今这三家企业的国际化格局,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字节是 BAT 之后最有国际视野的阵营之一,近些年来随着激进的国际化开始逐渐成为“国际巨头”;美团是 BAT 之后最有国际视野的阵营之一,近些年来随着激进的国际化开始逐渐成为“国际巨头”;滴滴是 BAT 之后最有国际视野的阵营之一,近些年来随着激进的国际化开始逐渐成为“国际巨头”。

天眼查信息表明,滴滴成立于 2012 年,字节也成立于 2012 年,实际上美团外卖推出的时间是 2013 年,滴滴和字节成立时间与美团外卖推出时间相差很近。

中国企业在出海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字节跳动,紧随其后的是 TEMU。拼多多是从 2022 年下半年才开始涉足国际化业务的。

实际上,把黄峥加入到张一鸣、王兴和程维的对话中是很有意思的。4 家公司分别对应着信息、电商、本地服务这三个在互联网领域处于核心地位的业务类型。

美团是外卖领域的企业,滴滴是出行领域的企业。二者都属于本地服务范畴。我们回顾 2018 年滴滴和美团的那场竞争并非毫无缘由,在多个地区的产品中,出行和外卖这两个业务是相互统一的。

Uber 在 2014 年就着手推出了外卖服务。一直到 2016 年,它才正式上线了 eats 服务。如今,Uber 是全球最大的外卖平台之一。

东南亚打车企业 Grab 推出了外卖服务,并且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馈。在 2024 年,打车和外卖的应收占比各占一半。

对于滴滴而言同样如此,在墨西哥市场,滴滴具备“出行+外卖”业务。它是墨西哥唯一能提供出行、外卖和金融服务的平台。滴滴在当地为大约 1600 万月活跃用户提供服务,拥有 50 万活跃骑手,并且与 9 万家本地餐厅达成了合作。

回到巴西市场的竞争中,墨西哥模式的成功使滴滴在巴西市场挡住美团更有信心。相反,如果美团在巴西市场站稳脚跟,是否会再次推出打车业务,这也难以确定。

美团和滴滴这两大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在中国市场上未完成的争斗,会在巴西延续并决出胜负吗?

那么问题在于,在巴西、墨西哥等拉美地区,外卖和出行充分竞争之后,市场的情况是怎样的呢?是只需要一家企业且也只能容下一家企业呢,还是可以容纳多家企业呢?这就意味着美团和滴滴,其中总有一家会从这个市场中出局。

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下载钛媒体 App ,也能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551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3588888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