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和挫折。
随着哪吒汽车换帅、吉越汽车“当场解散”等消息的传出,给2024年的汽车行业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新车的年度展望势必艰难。
2024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强劲,新车注册量占比35.41%。各大车企在推出新技术、新车型占领市场的同时,也在依靠价格战、价值战来生存。车企之间的两极分化日益明显。
新年伊始,比亚迪上半年累计销量突破160万辆,主力车型“荣耀版”;奇瑞、吉利、长安等传统车企营收、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理想和Thalys也成为继比亚迪之后最赚钱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小米汽车进军红海势头强劲,首战告捷。
豪华品牌陷入尴尬、BBA销量减半、经销商退网转型等信息充斥市场;受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浪潮影响,合资品牌整体表现低迷,德日美品牌无奈卷入价格战。
随着时间进入2024年下半年,三季度财报成为各车企的分水岭。比亚迪营收2011亿元,净利润116.1亿元,继续成为净利润超百亿元的上市车企;长城汽车净利润连续三个季度突破30亿元,吉利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至24.6亿元。元。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传统车企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阵痛,净利润严重下滑,净亏损跌入谷底。新势力阵营中,除了理想汽车正在稳定盈利之外,其他玩家都还在追求利润的路上。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下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涌现出一匹“黑马”。 2024年1月至11月总交付量达251,207辆,月交付量突破4万辆,提前完成2024年目标。以25万辆的销售目标,稳居新车厂商周销量榜第二位。它是一款零跑汽车,在造车新势力中并没有很强的存在感。
回顾以往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当人们谈论新车时,即使不提“韦小力”,像小米、文杰这样的新大玩家也是必谈的话题,而且低调的事情像Leapmo这样的甚至有一点点……不知名的新势力很少被提及。不可否认,今年以来,市场上零跑的出现率越来越高。零跑不是“网红”,而是真正的“跑步”。
零运行C16
为什么要零跑?
与其他“网红车企”的“网红老板”相比,零跑汽车的老板极其低调,在汽车行业之外甚至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朱江明。
57岁的朱江明不是初创企业,而是一位拥有30多年大型企业管理经验的企业家。他是大华股份联合创始人,并长期担任大华股份首席技术官。擅长技术研发,带领团队开发了8路嵌入式硬盘录像机(DVR),使公司成功从企业调度行业转型为专业的安防设备供应商。截至目前,大华股份在全球安全领域排名第二。
早在2015年,朱江明在西班牙旅行时,就注意到了雷诺的小型电动汽车Twizy,预见到了其国内市场潜力,意识到大华股份的电子设备积累和自主研发技术对于电动汽车的发展将非常重要。其优势恰逢国家发布27号文件鼓励新能源汽车研发。 “就像火车经历了蒸汽机、内燃机,到现在的电力机车时代一样,汽车基于环保、舒适、智能的需求,也必然过渡到智能电动汽车时代。市场需求是巨大,所以最好制造汽车。” 12月24日那天,朱江明毅然决定二次创业,创立了零跑汽车。
2015年夏天,朱江明萌生了在瓦伦西亚造车的想法。
站在2016年的时间点上,朱江明看到了传统汽车制造企业的短板,缺乏创新和差异化竞争策略。 “如果零跑继续像原来的传统车企一样造车,成功的几率会很低。”因此,零跑汽车决定“坚定走全球自研路线”,以保持核心竞争力。
2019年1月3日,对于朱江明和零跑汽车来说都是一个大日子。首款产品Leapao S01将于同日上市。比第一个模型更重要的是发布会上朱江明举着的“透明盒子”。 “上台之前,我的手都在颤抖,拿出芯片,我更加兴奋了。”盒子里装的是一颗自主研发的视觉图像处理芯片,其计算能力比特斯拉 Model S 使用的 Mobileye EyeQ3 芯片还要强大,而这款芯片的下一代产品就是“灵芯 01”。至此,朱江明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完成了自主研发技术向汽车产品的转化。
接下来的故事对于消费者来说可能会更清楚。首款车型Leapmo S01的市场表现并不乐观。一年的销量增长,加上年底疫情的爆发,给朱江明带来了打击。但此时的朱江明却表现出了一个领导者应有的冷静和乐观。面对当时融资的种种不确定性,他决定和朋友一起从自己的口袋里掏钱,保证员工不被拖欠工资。
第一个产品遭遇市场挫折后,朱江明并没有灰心。 2020年5月,零跑汽车按计划推出了第二款产品T03。这支“老人的音乐”并不被外界看好,但对于零跑来说意义重大。以其极高的性价比优势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虽然Leapao并没有凭借这款车实现盈利,但更多的消费者被介绍给了Leapao,口碑的逐步建立也给了团队很大的信心。
“核心部件自己研发制造,可以节省很多成本,我们也追求较低的毛利润,把利润转嫁给用户。”随着零跑T03获得市场认可,朱江明坚信自己的造车理念,响应市场需求。经过深入洞察,我们规划了两款更符合主力消费市场的纯电动车型,即中型SUV车型C11和中大型轿车C01。两款车型均采用成本定价逻辑,因为朱江明深刻理解,作为一个非“网红”的汽车品牌,消费者在定价和销量之间有着很强的平衡性。
朱江明曾在接受采访时将定价逻辑称为“质价比”。 “我们的产品力将会无限接近保时捷,但仍然会以帕萨特的价格出售。”市场的反馈告诉跃月,朱江明是对的。 2022年,跨越汽车销量将大幅提升,T03占比55.7%,C11占比39.9%。双模式市场策略初见成效; 2023年新车销量将攀升至144,155辆,其中C系列占比73%以上。彻底改善了品牌的“廉价”形象。
“接下来的竞争会更加残酷,只有所有新能源汽车都是新能源汽车,就像智能手机取代传统手机一样,决赛才会到来。”依靠朱江明对行业的预测,零跑汽车并没有放慢脚步。而是加大了全领域的自研力度,强化了原创的产品理念。 2023年,发布“四叶草”集中集成电子电气架构,将动力、车身、智能驾驶、座舱四大域集于一盒; 2024年,推出LEAP 3.0技术架构,成为国内首家新生力量。是全球第二家拥有完全自主研发能力的智能电动汽车制造商。
集中集成的电气和电子架构
2024年对于零跑汽车和朱江明来说也是重要的一年。继2022年在香港成功上市后,今年引入全球汽车巨头Stellantis集团作为公司战略投资者,并成立合资公司Leapmo International,负责Leapmo汽车在所有海外的出口和销售市场。目前,零跑汽车已在欧洲市场崭露头角,并正在向亚太、中东、非洲、南美等地区拓展。
2024年5月,Leapmo国际合资公司正式成立。
在资本市场运转的同时,零跑汽车的产品也纷纷“爆款”。 C10是首款基于LEAP 3.0技术架构的全球战略车型,定位中型SUV,目前月销量在万辆左右。中大型SUV C16在同级别市场中具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 SUV家族的补充,帮助乐跑月销量达到4万+。巴黎车展上亮相的全新SUV B10基于LEAP3.5架构打造。预计将取得比C系列更进一步的商业成功,毫无疑问会大受欢迎。
2024年巴黎车展,零跑创始人朱江明发布全球首款车型B10
一经推出就“大热”,“全球自研”功不可没。与其他造车新势力只注重软件层面的自研不同,零跑汽车实现了智能驾驶及电驱动系统从硬件到软件的全面自主研发。正如朱江明在采访中所言,“力跑自主研发、自主制造的车辆占整车成本的60%,实现了配置更高、品质更好、物美价廉。”
随着研发效率的不断提升和销量的快速增长,乐跑2024年毛利率大幅提升。这位真诚务实的理工男谦虚地说:“我不是雷军、余承东,我也不是雷军、余承东。”有这么大的生意。”流量和知名度都不高,所以我还是在自己的技术和产品上努力。 ”
2025年如何留在牌桌上?
新势力战胜传统车企,靠的不是大规模、高产量的“新三大件”,而是有别于传统车企的造车思维。为了应对时代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不断变化的用车需求,新势力必须以成倍的增长速度鞭策自己。
12月24日,零跑汽车迎来9岁生日。由于成长迅速,零跑汽车的9岁生日更像是零跑汽车的18岁生日。成年的这一刻,朱江明对现状和未来有了清晰的思考和认识。他认为,现阶段年销量50万辆的车企就能生存下来,100万辆就会有相对更强的生命力,但要真正生存下去,最终还是要超过300万辆。因此,朱江明在九周年信中提到零跑汽车未来将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升品牌价值,强化“幸福”的情感共鸣;二是坚持技术创新和降低成本,保持技术领先。三是保质保量打造爆款产品。四是加快拓展全球市场销售和服务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朱江明在信中特别提到了“干部”。 “实现以上几点,需要全体员工特别是干部的共同努力!干部要以身作则,时刻保持危机意识,时刻努力工作。”作为一个有着30多年大型企业管理经验的人,朱江明深知干部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他们的战斗力和执行力直接影响企业的成败。特别是面对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更需要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
9年时间,力跑用7款车型、自主研发的技术和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在拥挤的新能源赛道上“成功跑赢”。凭借过硬的产品实力和性价比,连续实现月销量4万辆、周销量1万辆。正如朱江明在九周年纪念信中所说,“这九年对于零跑来说确实很不容易。我们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经历了很多艰难的至暗时刻,并克服了它。我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另一方面,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令业界瞩目的阶段性成果,在这条极其残酷的赛道上,我们从不利走向脱颖而出。”
九周年之际,朱江明与零跑工程师合影
通过零跑汽车和朱江明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不仅仅取决于某个月的销量、利润等财务数据,更取决于每个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力源的稳定性。在2019年最黑暗的时刻,朱江明已经意识到:“造车是一场马拉松,竞争不在于争第一,而在于保持流量。”
并非“网红”的飞跃汽车,靠的是“务实”的造车精神,有一个“不想当网红”的创始人。从一开始的不乐观,到踏踏实实、稳扎稳打,2025年及以后也正是如此。未来三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桌上不可或缺的优秀案例。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3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