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分享

红旗连锁进军机器人无人售货领域,加速技术创新与智能零售布局

东风无人集卡_东风旗下新零售平台_

红旗连锁 视觉中国 资料图

抓住机器人发展的机遇?“便利连锁超市第一股”打算进军机器人无人售货领域。

3 月 3 日晚间,成都红旗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红旗连锁,002697.SZ)发布公告。公告称公司要加速技术创新,正在开展机器人无人售货系统的研发与创新工作。公司通过与领先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展开合作,来打造智能零售解决方案。并且,公司在积极布局 AI 领域的人才战略,着力强化算法优化、机器人自主决策等核心能力,以推动技术的迭代以及场景的拓展。

3 月 4 日下午,澎湃新闻记者以个人投资者身份致电红旗连锁证代部门。公告中提到与人形机器人企业合作一事,接线人员称,公司目前在机器人无人售货领域处于研发阶段,有关合作的机器人公司的详情只有研发部知晓。谈及机器人无人售货的市场前景时,接线人员称,红旗连锁的门店分布较为密集,其覆盖范围较为广泛。并且同行业在该地区对机器人无人售货的投入数量并不多,正因如此,公司在该领域的市场前景相对来说是比较可观的。

截至3月4日收盘,红旗连锁涨停,报5.62元/股。

红旗连锁于 2000 年 6 月 22 日创建。它是“便利连锁超市第一股”。从其官网可知,红旗连锁是四川省以及成都市的“重要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重点联系企业”。每年进店消费的人次超过 4 亿。每年上缴的税收和社保超过 6 亿元。如今,它已发展成为“商品+服务+金融”的现代科技连锁企业。

去年 11 月 12 日,红旗连锁发布公告。公告称四川商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商投投资”)已完成股份的过户登记。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商投投资控制的公司表决权比例为 21.32%。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商投投资。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此前,红旗连锁的实际控制人为曹世如,永辉是其第二大股东。而此次公告意味着,“便利连锁超市第一股”完成了所有权的变更。

研发与落地面临困难,机器人售货应用前景究竟如何?

3 月 3 日,红旗连锁针对机器人售货的布局发布了风险提示公告。当前,机器人无人售货系统项目处于研发阶段。在此阶段,公司将大量资源投入到技术研发、样机制造与测试等环节。并且,该项目距离产品正式投入市场、面向消费者展开销售还有一段距离。所以,就目前这个阶段来说,该项目不会对公司的销售收入产生任何直接影响。

公告提到,机器人售货在技术适配以及运维管理等方面暂无可借鉴的经验。AI 技术应用于夜间售货场景,在算法稳定性方面存在研究风险,在数据安全方面也存在研究风险。机器人自动抓取商品的功能面临挑战,在复杂场景的适应性方面也面临挑战。

公告提及,在机器人自动抓取商品功能的实现方面,商品存在多种情况。有的商品形状圆润光滑,如玻璃瓶类;有的商品形状不规则,像玩偶。有的商品材质轻薄柔软,如纸巾;有的商品材质坚硬,如金属罐头。机械臂在抓取这些不同的商品时,所需的力度、角度与方式都各不相同。这对机械臂的运动精度、反应速度以及算法的实时运算能力提出了严苛要求。当前,机械臂在面对密集货架与异形商品时,其抓取失误率比较高,稳定性急需提升。在场景适应性方面,公告表明,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机器人的视觉识别系统容易产生偏差,会误判商品或位置。系统一方面要保障机器人能够灵活地避障,正常地工作,另一方面要维持数据传输的稳定,确保交易能够流畅进行,这对硬件性能、软件算法以及网络通信都带来了巨大的考验。

公告表明,按照已定计划,样机有望在 5 月正式开始生产并下线。样机下线之后,需要经过多轮且全方位的迭代优化。当性能达到成熟且稳定的状态时,就会安排将其送到分场进行实际环境的测试。

公告中提及了 AI 技术应用于夜间售货场景。一位便利店圈内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透露,一般在南方城市,社区便利店夜间的销售额占比更大,大多是四成左右,部分地区超过了五成,便利店夜间的机器人售货未来或许会更针对外卖订单。

机器人售货的可行性以及市场前景究竟如何呢?一位国内机器人领域的专家向澎湃新闻记者表明,在便利店场景中,能够利用自动化机器人来替代夜间值守的人力,而其相对较为有限的作业强度确实使得智能化改造具备了可行性。

该专家称,机器人售货在技术适配性方面还有诸多挑战。其一,视觉识别系统要能够应对非标准商品的精准辨识;其二,伺服控制模块需完成高频次的存取动作;其三,动态货架管理涉及在复杂工况下的无序分拣能力。

他强调,肯定能够实现,这是没问题的。目前,自主导航技术已经度过了起步阶段,有相应较好的应用案例;视觉识别技术也已度过起步阶段,有相应较好的应用案例;分拣分类技术同样度过了起步阶段,有相应较好的应用案例;柔性抓取技术也已度过起步阶段,有相应较好的应用案例。不过,与存在限制的夜间药房、酒店等场景相比,在便利店应用机器人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仍需结合试点成效及市场推广进程进行综合研判,短期内落地应用可能会有较大难度。

CTR 央视市场研究的总经理虞坚向澎湃新闻记者透露,几年前在新零售时期,无人零售这个概念较为火爆。然而,经过实践后发现体验并非十分完美,所以后续其热度逐渐降低。今年春节以来,机器人以及 DeepSeek 的出圈,确实为零售市场在 AI 大模型和机器人智能化赋能零售方面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此前机器人应用的场景主要集中在货仓,并且主要是为物流管理提供自动化应用。而机器人无人售货目前仍处于概念阶段。虞坚表示,AI 能与机械工程深度融合。这种融合可以承担诸如货架巡检、库存监测等复杂繁琐且具有重复性的工作。在目前开源大模型使用成本降低的情况下,能够快速搭建商品识别系统,以此降低运营成本。还能通过数据实现精细化运营,进而优化消费者体验。当前实体零售成本压力较大,通过大模型实现运营数智化是很有作为的。

虞坚提及,像美国亚马逊安装大量传感器和摄像头的无人超市模式,其对于中国有很多非标商品且辨识困难的超市(如生鲜/散装产品)来说,成本是比较高的。并且,再加上技术维护的成本,消费者是否愿意为这些新技术支付溢价,这也是一个疑问。

竞争加剧成本上升,机器人能否助力零售摆脱困境?

红旗连锁管理层为了迎接新技术所带来的行业转型,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3 月 3 日,红旗连锁发布公告。当前零售行业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面临着传统消费增长乏力的情况,同时新兴消费以及 AI 等引领的新技术给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为了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公司进行了管理层调整,有四名公司副总经理辞去了职务。在调整之后,他们继续担任各自所分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

Wind 数据显示,在过去的近十几年间,红旗连锁的营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并且在疫情之后,其盈利水平也在逐步地恢复。2024 年的三季报表明,在前三个季度,红旗连锁取得了 77.67 亿元的营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65%;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 3.9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 4.21%。其中,公司主营业务的净利润为 3.04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21%。

_东风无人集卡_东风旗下新零售平台

来源于wind,红旗连锁近年来业绩数据

当前,便利店以及整个零售市场仍面临挑战。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在今年 1 月底发布了《2024 年便利店业态发展情况概览》。2025 年伊始,该协会对 60 家便利店企业 2024 年的经营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此次调查涉及 12.4 万家门店。调查表明,2024 年便利店企业遭遇了竞争加剧、客流下降、经营成本上升以及消费习惯变化等诸多挑战。便利店企业仍在保持扩张态势,然而门店经营能力出现了下降。在这些企业中,利润同比增长的企业所占比例不足一半,并且低于 2023 年的水平。在利润增长的 27 家企业里,有 85%的企业销售总额同比有所增长,还有 56%的企业可比门店同比销售有所增长。

今年便利店企业的发展重点方面,调查表明,在 2025 年,便利店企业会继续进行门店标准化数字化改造以及线上业务拓展。同时,持续优化品类结构这一工作,取代了尝试新门店类型,成为新的三大重点工作中的一项。

红旗连锁进军机器人无人零售,这是顺应技术潮流的一种战略选择,同时也是应对行业竞争的必然行动。资本市场对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然而未来需要关注其在实质性进展和落地效果方面的情况。大消费行业分析师杨怀玉向记者表示,从长期角度来看,其成功与否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否成功克服技术难题,从而实现稳定且高效的无人售货系统。一是怎样把技术优势转化成商业价值,让盈利能力得以提升。二是怎样确保新技术能够切实满足用户的需求,使品牌忠诚度得以增强。

实体产业需要在服务层面下功夫,也需要在产品供应链等层面下功夫。老是搞噱头,其意义并不是很大。杨怀玉进一步指出,红旗连锁的这一举措会加速传统便利店市场的变革,能够推动行业朝着智能化、无人化的方向发展。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mjgaz.cn/fenxiang/27472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3588888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